西西河

主题:那就看看谁被收拾 -- 迷途笨狼

共:💬111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继续
家园 哪有那么多计算

2、“180米是美军精心选择着陆点的大坑直径”,说明的是霉菌勘测很差劲!这是错误不是误差

有错误又如何,上面有驾驶员,可以手动操作

,可以修正错误。

服务舱指令舱轨道已知,自己发射位置可以测

得精确。

月球是没空气阻力的地方,手算都未必很困难。

计算机小怎么了,那苏联登陆飞船上升段才

500公斤左右,电子技术更差,计算机还不得

更小,功能更少,却要瞄准38万公里外地球,

有载入角度要求,中间还不修正。。。

而且要多精确啊,第一次地轨对接可是开始差

着一千公里以上的。而且最后飞船最后相对速

度又可以控制的很精确,要什么秒级要求?列

出的对接都是花了几小时完成的。

登月舱很小,有效载重很宝贵(增加了难度),可以参照60年代末的战斗机雷达(很大很重),雷达越小飞船反射面积越小发现距离越短,飞船那么快,也就按秒算。

别自己想当然了,也查查资料不行吗。

不要和战斗机雷达比,那东西又功能要求复杂

多了。对比差不多10年前研制的AIM47导弹,

射程160公里以上,全重才370/360公斤(A/B型

号),也装着主动雷达,作用距离达100公里以

上。

而且这对接雷达工作模式也不同,见如下链接,

与其说是雷达,更象‘发报机和接收机组合’,

发射频率固定,指令舱收到信号后主动以另一

个确定频率回应,那作用距离可就大了多了,

天线指向给出角度,回应时间给出距离,回应

频率已知看多普勒效应给出相对速度差。没干

扰,不要求换频率。。。相对战斗机,导弹的

雷达可简单太多了。对比要求比它复杂多了的

着陆雷达才40多磅重。

外链出处

综合起来,轨道对接使运载同等重量物质难度显著增加,加上4倍重量比苏联多运几千倍物质……

又来了,真是翻来覆去你都不懂啊。

对接成熟技术,消耗燃料很少,使得登陆舱

结构强度要求不高,绝热隔热要求不高,

这就省了一半以上的重量啊。

发射精度要求不高,(直接飞回型可是要瞄

准38万公里外的地球,有苛刻的返回地球载

入角度要求。)对接只需发射到100公里左右

高度,有几小时的时间来慢慢对接,而且有

人驾驶,可以精确控制,修正错误)

轨道速度要求不高(1.7公里/秒,对应苏联

直接飞回型无人飞船的 2.7公里/秒,相对单

位动能才40%,燃料质量/全质量比从2/3降到

50%多点,当然双方肯定都是有燃料余量。)

差4倍重量(明明3倍弱)怎么了,回来质量又

不跟这个成线性关系,月球轨道质量 1.4吨左

右的无人飞船(比如luna 4) 还根本不能有返

回舱,返回质量是0,luna 16/20/24 和阿波

罗系列跟它比,倍数还都是无穷大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