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印度崛起:神话与现实 -- 晨枫

共:💬2140 🌺13348 🌵8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010年一季印度增长8.6

你提到的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

前面提过有2个阶段,第一是会做,第二是做好

你用第二个阶段的眼光来看待第一阶段的事物。那当然会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了。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或许会这样看。这个工厂是否能投产,还需要花费多少。这是后面的前提。投产以后,他的产品有无竞争力。在国内他的产品价格是多少,他的成本大约是多少。他的利润空间是多少。利润空间越大,投资方继续投资的动机也越大。

你提到的问题,大多数原因是员工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经验。标准的解决方案是培训。这个基本无伤大局。因为什么样的工资请什么样的员工。员工技能高了,cost也高了。第三世界里,最好的办法是傻瓜化流水线生产。听过富士康么,他们的每一个员工只在一个生产线上做一步操作,他只会这一步操作。他不知道出问题后怎么处置。他也不知道他这步操作是干什么的。但是富士康做大了,因为他便宜,他请的人工比机器还便宜。相对于机器所能降低的次品率,他请人工做居然还更合算。这就是第三世界。

2000年前后我在家小公司打工赚我的大学学费的时候,我听过一个女工血泪控诉说在东莞某家工厂电路板上焊电容焊的眼睛都快瞎了。我也是自动化专业,有种东西叫SMT。我就不板门弄斧了。

我问他干嘛老板干嘛不用机器做哪,又快又省事。她说她也不知道。后来我专门去问了做SMT相关的人。据说用机器虽然快,但是有初期投资。相比起人工,当时的工资条件下还是人工更便宜。那时候和现在印度一样,好像也是刚过1000美元GDP。这就是宁用人工不用机器的小故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