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略谈中国传统清真寺的建筑风格 -- 江城孤舟

共:💬20 🌺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经典,当然要遵循古兰经里的说法

《古兰经》中的真主安拉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哲学神,无踪无影而又无处不在,经文中也一再强调除了安拉以外任何事物都不能受崇拜,绝对反对“以物配主”的行为。如下文:

这是真主,你们的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万物的创造者,故你们当拜他。他是万物的监护者。(6:102)

真主必不赦宥以物配主的罪恶,他为自己所意欲的人赦宥比这差一等的罪过,谁以物配主,谁已深陷迷误了。(4:48)

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5:90)

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阿拉伯人信仰的大多是传统的拜物教,崇拜神像、树木、巨石等,克尔白天房里就有360多个各部落崇拜的偶像,这是他们的传统文化。为了表示与传统拜物教决裂,伊斯兰教在诞生之初就一再强调反对偶像崇拜,一直持续至今。

当然如您所说,犹太教、基督教、佛教早期都是反偶像崇拜的,然而古代希腊、罗马、印度都有偶像崇拜的习俗,也有辉煌的绘画、雕像艺术与立像文化,像佛教、基督教这样早期以四处传教为手段的宗教想要发展壮大,就不能与主流思想文化过度对立。基督教早期为了抢密特拉教的信徒,把在罗马影响力巨大的密特拉诞辰(12月25日)作为自己的圣诞;在爱尔兰为了扩大信众,还把当地崇拜的女神布里吉特封为圣徒;在斯拉夫等地也对当地信仰作出了一定妥协。这就是为了传教而牺牲原教旨思想,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相形之下,画个圣像倒也不算什么了。

而古代游牧的阿拉伯人没有什么绘画、雕像艺术,在反雕塑这方面的阻力不大,然而对于反拜物教的阻力却很大。即使是穆罕默德在取得了胜利,进入麦加天房捣毁其他偶像后,依然保留了在阿拉伯各部落中影响力极大的黑石,并把它收编进伊斯兰教信仰,成了伊斯兰教的圣物。这也是一种妥协策略。

当然,等到这些宗教已经站稳脚跟后,态度就会发生变化,原教旨思想也就会抬头了。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东正教就搞过一百年的“破坏圣像运动”,而现代的基督教徒也不是没有反对偶像崇拜的。至于伊斯兰教,据说到了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曾吻了一下黑石后说:“你只是一块石头而已。你既不伤人,也给人带不来什么利益。要不是我见使者曾亲吻过你的话,我决不吻你。”

通宝推:赵沐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