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美与物理学 (杨振宁) -- 不爱吱声

共:💬31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美与物理学 (杨振宁)

美与物理学

杨振宁

十九世纪物理学的三项最高成就是热力学、电磁学与统计力学。

其中统计力学奠基于麦克斯韦(J. Maxwell , 1831 - 1879)、波耳

兹曼(L. Boltzmann , 1844 - 1905)与吉布斯(W. Gibbs , 1839

- 1903)的工作。波耳兹曼曾经说过:

一位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后,即能辨认出莫扎特(Mozart)、

贝多芬(Beethoven)或舒伯特(Schubert)的音乐。 同样,一位数

学家或物理学家也能在读了数页文字后辨认出柯西(Cauchy)、高斯

(Gauss)、雅可比(Jacobi)、亥姆霍兹(Helmholtz)或克尔期豪

夫(Kirchhoff)的工作。

对于他的这一段话也许有人会发生疑问: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

实就是事实, 那里会有甚么风格? 关于这一点我曾经有过如下的讨

论:

让我们拿物理学来讲吧。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

它的美和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

和妙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

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他

自己的风格。

今天我的演讲就是要尝试阐述上面这一段话。我们先从两位著名

物理学家的风格讲起。

一、狄拉克

狄拉克(P. Dirac , 1902 - 1984)是二十世纪一位大物理学

家。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譬如:有一次狄拉克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

演讲完毕,一位听众站起来说:“我有一个问题请回答:我不懂怎么

可以从公式(2)推导出来公式(5)。 ”狄拉克不答。 主持者说:

“狄拉克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

只说了一句话。”

这个故事所以流传极广是因为它确实描述了狄拉克的一个特点:

话不多,而其内含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

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

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

狄拉克最了不得的工作是1928年发表的两篇短文,写下了狄拉克

方程:

(D) (略)

这个简单的方程式是惊天动地的成就,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它对

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都给予了新的层面和新的极准确的了解。没有这

个方程,就没有今天的原子、分子物理学与化学。没有狄拉克引进的

观念就不会有今天医院里通用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不过此

项技术实在只是狄拉克方程的一项极小的应用。

狄拉克方程“无中生有、 石破天惊”地指出为甚么电子有“ 自

旋”(spin), 而且为甚么“自旋角动量”是1 / 2而不是整数。初

次了解此中奥妙的人都无法不惊叹其为“神来之笔”,是别人无法想

到 的妙算。 当时最负盛名的海森伯(W. Heisenberg , 1901 -

1976)看了狄拉克的文章,无法了解狄拉克怎么会想出此神来之笔,

于1928年5月3日给泡利(W. Pauli , 1900 - 1958)写了一封信描述

了他的烦恼:

为了不持续地被狄拉克所烦扰,我换了一个题目做,得到了一些

成果。(按:这成果是另一项重要贡献:磁铁为甚么是磁铁。)

狄拉克方程之妙处虽然当时立刻被同行所认识,可是它有一项前

所未有的特性,叫做“负能”现象,这是大家所绝对不能接受的。狄

拉克的文章发表以后三年间关于负能现象有了许多复杂的讨论,最后

于1931年狄拉克又大胆提出 “ 反 粒 子 ” 理 论 ( Theory of

Antiparticles ) 来解释负能现象。 这个理论当时更不为同行所接

受, 因而流传了许多半羡慕半嘲弄的故事。 直到1932年秋安 德 森

(C.D. Anderson , 1905 - 1991)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以后,大家

才渐渐认识到反粒子理论又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里程碑。

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我曾想把

他的文章的风格写下来给我的文、史、艺术方面的朋友们看,始终不

知如何下笔。去年偶然在香港大公报大公园一栏上看到一篇文章,其

中引了高适(700 - 765)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 “性灵出万

象,风骨超常伦。”我非常高兴,觉得用这两句诗来描述狄拉克方程

和反粒子理论是再好没有了: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

“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四

年间不顾玻尔(N. Bohr , 1885 - 1962)、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

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

“风骨超常伦”。

可是甚么是“性灵”呢?这两个字联起来字典上的解释不中肯。

若直觉地把“性情”、“本性”、“心灵”、“灵魂”、“灵感”、

“灵犀”、 “圣灵”(Ghost)等加起来似乎是指直接的、原始的、

未加琢磨的思路,而这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刚好此时我和香港

中 文大学童元方博士谈到《二十一世纪》1996年6月号钱锁桥的一篇

文章,才知道袁宏道(1568 - 1610)(和后来的周作人〔1885 -

1967〕, 林语堂〔1895 - 1976〕等)的性灵论。袁宏道说他的弟弟

袁中道(1570 - 1623)的诗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这也正是

狄拉克作风的特征。“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

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二、海森伯

比狄拉克年长一岁的海森伯是二十世纪另一位大物理学家,有人

认为他比狄拉克还要略高一筹。他于1925年夏天写了一篇文章,引导

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三十八年以后科学史家库恩(T. Kuhn ,

1922 - 1996)访问他,谈到构思那个工作时的情景。海森伯说:

爬山的时候,你想爬某个山峰,但往往到处是雾……你有地图,

或别的索引之类的东西,知道你的目的地, 但是仍堕入雾中。 然后

……忽然你模糊地, 只在数秒钟的功夫, 自雾中看到一些形象,你

说:“哦,这就是我要找的大石。”整个情形自此而发生了突变,因

为虽然你仍不知道你能不能爬到那块大石,但是那一瞬间你说:“我

现在知道我在甚么地方了。我必须爬近那块大石,然后就知道该如何

前进了。”

这段谈话生动地描述了海森伯1925年夏摸索前进的情形。要了解

当时的气氛,必须知道自从1913年玻尔提出了他的原子模型以后,物

理学即进入了一个非常时代: 牛顿(I. Newton , 1642 - 1727)力

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可是用了牛顿力学的一些观念再加上一些新的

往往不能自圆其说的假设,却又可以准确地描述许多原子结构方面奇

特的实验结果。奥本海默(J.R. Oppenheimer , 1904 - 1967)这样

描述这个不寻常的时代:

那是一个在实验室里耐心工作的时代,有许多关键性的实验和大

胆的决策,有许多错误的尝试和不成熟的假设。那是一个真挚通讯与

匆忙会议的时代,有许多激烈的辩论和无情的批评,里面充满了巧妙

的数学性的挡架方法。

对于那些参加者,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自宇宙结构的新认识中

他们得到了激奋,也尝到了恐惧。这段历史恐怕永远不会被完全纪录

下来。 要写这段历史须要有像写奥迪帕斯(Oedipus)或写克伦威尔

(Cromwell)那样的笔力,可是由于涉及的知识距离日常生活是如此

遥远,实在很难想像有任何诗人或史家能胜任。

1925年夏天,23岁的海森伯在雾中摸索,终于摸到了方向,写了

上 面所提到的那篇文章。 有人说这是三百年来物理学史上继牛顿的

《数学原理》以后影响最深远的一篇文章。

可是这篇文章只开创了一个摸索前进的方向,此后两年间还要通

过 玻 恩(M. Born , 1882 - 1970)、 狄拉克、 薛定谔(E.

Schrdinger , 1887 - 1961)、玻尔等人和海森伯自己的努力,量子

力学的整体架构才逐渐完成。量子力学使物理学跨入崭新的时代,更

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工业发展,举凡核能发电、核武器、激光、半

导体元件等都是量子力学的产物。

1927年夏, 25岁尚未结婚的海森伯当了莱比锡(Leipzig)大学

理论物理系主任。后来成名的布洛赫(F. Bloch , 1905 - 1983,核

磁共振机制创建者)和特勒(E. Teller , 1908 -,“氢弹之父”,

我在芝加哥大学时的博士学位导师)都是他的学生。 他喜欢打乒 乓

球,而且极好胜。第一年他在系中称霸。1928年秋自美国来了一位博

士后,自此海森伯只能屈居亚军。这位博士后的名字是大家都很熟悉

的――周培源。

海森伯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共同特点:朦胧、不清楚、有渣滓,与

狄拉克的文章的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读了海森伯的文章,你会

惊叹他的独创力(originality), 然而会觉得问题还没有做完,没

有做乾净,还要发展下去;而读了狄拉克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

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甚么再可以

做下去了。

前面提到狄拉克的文章给人“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受。海森伯

的文章则完全不同。二者对比清浊分明。我想不到有甚么诗句或成语

可以描述海森伯的文章,既能道出他的天才的独创性,又能描述他的

思路中不清楚、有渣滓、有时似乎茫然乱摸索的特点。

三、物理学与数学

海森伯和狄拉克的风格为甚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

的物理学内涵不同。为了解释此点, 请看图1所表示的物理学的三个

部门和其中的关系:唯象理论(phenomenological theory)(2)是

介乎实验(1)和理论架构(3)之间的研究。(1)和(2)合起来是

实验物理,(2)和(3)合起来是理论物理,而理论物理的语言是数

学。

┏━━━━━┓

┃ 实 验 ┃ (1)

┗━┯━┯━┛

┏━┷━┷━┓

┌ ┌ ┃ 唯象理论 ┃ (2)

│ 玻尔 ┃ ┃

│ * ┗━┯━┯━┛

│ 海森伯┤ ↑ ↓

│ └ ┏━┷━┷━┓

爱因斯坦 ┤薛定谔 ┃ 理论构架 ┃ (3)

│ ┌ ┗━┯━┯━┛

│ │ ↑ ↓

│ 狄拉克 * ┏━┷━┷━┓

└ └ ┃ 数 学 ┃ (4)

┗━━━━━┛

图2 几位二十世纪物理学家的研究领域

海森伯从实验(1)与唯象理论(2)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

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因

此他的文章也就给读者不清楚、有渣滓的感觉。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

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因此他的

文章也就给读者“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受。

让我补充一点关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我曾经把二者的关系表示

为两片在茎处重叠的叶片(图3)。 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

者之源。譬如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

(Bob注:原图是仅在底部少量重叠的两个长卵形叶片)

希尔伯特空间、黎曼几何和纤维丛等,今天都是二者共用的基本

观念。这是惊人的事实,因为首先达到这些观念的物理学家与数学家

曾遵循完全不同的路径,完全不同的传统。为甚么会殊途同归呢?大

家今天没有很好的答案,恐怕永远不会有,因为答案必须牵扯到宇宙

观、知识论和宗教信仰等难题。

必须注意的是在重叠的地方,共用的基本观念虽然如此惊人地相

同, 但是重叠的地方并不多, 只占二者各自的极少部分。譬如实验

(1)与唯象理论(2)都不在重叠区,而绝大部分的数学工作也在重

叠区之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重叠区,虽然基本观念物理与数

学共用,但是二者的价值观与传统截然不同,而二者发展的生命力也

各自遵循不同的茎脉流通,如图3所示。

常常有年青朋友问我,他应该研究物理,还是研究数学。我的回

答是这要看你对那一个领域里的美和妙有更高的判断能力和更大的喜

爱。爱因斯坦在晚年时(1949年)曾经讨论过为甚么他选择了物理。

他说:

在数学领域里, 我的直觉不够, 不能辨认那些是真正重要的研

究,那些只是不重要的题目。而在物理领域里,我很快学到怎样找到

基本问题来下功夫。

年青人面对选择前途方向时,要对自己的喜好与判断能力有正确

的自我估价。

四、美与物理学

物理学自(1)到(2)到(3)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 表面有

表面的结构,有表面的美。譬如虹和霓是极美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

以看到。 实验工作者作了测量以后发现虹是42高漫楚A红在外,紫在

内;霓是50高漫楚A红在内,紫在外。 这种准确规律增加了实验工作

者对自然现象的美的认识。 这是第一步(1)。进一步的唯象理论研

究(2)使物理学家了解到这42侦P50升i以从阳光在水珠中的折射 与

反射推算出来,此种了解显示出了深一层的美。再进一步的研究更深

入了解折射与反射现象本身可从一个包容万象的麦克斯韦方程推算出

来,这就显示出了极深层的理论架构(3)的美。

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

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方程和其他五、六个方程是物理学理论架

构的骨干。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1)与唯象理论(2)的

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

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者的诗篇。

这些方程还有一方面与诗有共同点: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物理学

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当初所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举两个例子:上面

提到过的十九世纪中叶写下来的麦克斯韦方程是在本世纪初通过爱因

斯坦的工作才显示出高度的对称性,而这种对称性以后逐渐发展为二

十世纪物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另一个例子是狄拉克方程。

它最初完全没有被数学家所注意, 而今天狄 拉 克 流 型 ( Dirac

Manifold)已变成数学家热门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学物理的人了解了这些像诗一样的方程的意义以后,对它们的美

的感受是既直接而又十分复杂的。

它们的极度浓缩性和它们的包罗万象的特点也许可以用布 雷 克

(W. Blake , 1757 - 182 7)的不朽名句来描述: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这个台湾有一个散文家把它翻译成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在牛顿过去的时候,一个大诗人蒲柏写了这样两句“Nature and nature’s law lay hid in night:God said,let Newton be!And all was light。”,我把这个翻译成“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遂真光明”,这些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物理学的美,当然是描写得很好,可是我觉得不够,一个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结构了解,知道它们能够对于那么多的复杂的现象给一个那么准确的解释的时候,还有一些美的感受,这个感受是诗人所没有写出来的,是什么感受呢?是一个庄严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见宇宙的秘密的时候的畏惧感。那么我想这个所缺少的感,正是哥德式建筑的建筑师,他们在设计哥德式这个建筑的时候,他们所要歌颂的,他们所要歌颂的是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最终极的美。

(注:原文有大量注释和引用文献略)

关键词(Tags): #精品收藏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