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一下中国的财政状况 -- cgangcm

共:💬238 🌺599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些看法

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94年朱搞的税制改革,实际上增值税税率是定得偏高的,但对应于当时较低的征管水平,可以说收到的税刚够支出。但随着征收水平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税收收入不可避免地大幅增长,近几年增幅都在20%-30%左右!以后即使经济增长放慢,但增值税的刚性性质保证了税收每年还是会比GDP高至少5%的速度增长。

财政收入有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换一个定义还有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财政收入去年不到7万亿,今年估计能超过8万亿。这7万亿也好,8万亿也好,都是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不通过审计基本是看不到的,预算内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

实际上,我国有大量的预算外收入。我说得没错吧。这个部分不探讨。

去年开始,有些沿海省份提出要强化税收管理,增加收入。气势汹汹,弄得鸡飞狗跳。为了完成指标,各地的手法五花八门,包括先征后返,提前征收,甚至挖兄弟地区的墙角。先征后返就是名义上征收,实际上返还。征收额很高,支出也很高,在账面走一下,实际上根本没进国库。或者进去很短的时间,马上就出来,还给企业。结果今年鞭打快牛,指标订得更高。怎么征收,底下的人很为难。我这么说没错吧。

不过,尽管这样说,我承认去年收入大幅度提高了。从各级财政财大气粗就能看出来。

所以,第一点我基本认可。但是这种增长势头能不能保持?我认为一旦经济下滑,是保不住的。

2、刚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大大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比如军费、教育经费等,造预算时任何部门不可能将明年预算比今年增长30%!所以财政支出中建设性资金不断膨胀。

这个部分,你讲的是支出。我觉得看支出,不能看预算,也要看决算。更重要的是审计,审计比决算更重要。遗憾的是,审计人员力量有限,不可能知道实际支出真实情况。

建设性资金究竟干什么用了,真不好说。很多情况下,打着建设性资金的旗号,实际作为行政支出。还有很多时候,建设资金很多,但是由于跑冒滴漏,实际没干什么事情。比如某市公款购买两万九千块的笔记本。许多网友大惊小怪,其实应该见怪不怪。

3、大规模城市化使农村或者说贫困地区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欠债高的地区虽然负债相对金额比较高,比如有的地方负债达到300%还多,但实际上绝对值是并不大的,中央如果有心扶持那就根本是小事。

绝对数额不大,这一点我也怀疑。地方究竟有多少债务,众说纷纭。审计署调查了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到2009年底,地方债务2.8万亿。对比一下,去年中央财政收入大约3.6万亿。假设讲,其他省市县都没有债务,全国地方债务就这些了。那么中央想捞他们恐怕也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吧?

4、卖地财政还远未到尽头。上次看到有个河友发数据,说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实际增长比例比美国低!所以房价高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实行饥饿供地政策,高价土地再卖个10多年毫无问题。只有当基本面也就是说城市化完成,计划生育使人口减少时,卖地财政才可能后继无力。

有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但是并不意外着他们有支付能力。这些人是想进城,但是没有支付能力,就没有对应的购买力。

想吃大米的人很多,但是买得起的人很少。如果买得起的很少,米店的生意未必好。大米是刚需,窝头也是,高粱米也是,实在不行观音土也是。

土地财政还能走多远,我不乐观。

5、08、09年中国大量投资,对出口退税,全国推行各种补贴,这一切实际都表明,中国政府不差钱!

既然不差钱,能不能把个税的起征点提高点。有些反对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意见说提高起征点会减少大量财政收入,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个人意见,随便说说。

我这个人过去养成两个不良习惯,一是喜欢读告状的上访信,尤其是内部人员写的。一是喜欢读审计报告。审计署的报告读一读很有意思。

http://news.163.com/10/0624/04/69TR5EVM00014AED.html

希望你能解释一下,消除大家的误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