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隈重信小传 -- 五藤高庆

共:💬8 🌺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size=6]

下篇:龙争虎斗
[/size]

随着欧美列强的炮声,日本的国门轰然打开。为了救亡图存,日本的武士们纷纷睁眼看世界,于是新思潮就和新的生产技术一起涌入了日本。新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大 大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大发展必然带动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于是,上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撼动的摇摇欲坠。整个日本在工具和技术上被变革的狂澜所扫 荡,与此同时人的思想也同样被狂澜所扫荡。当封建主的城堡被阿姆斯特朗重炮的炮弹轰破的时候,那缺乏流动性的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以及它所附带的文化也被 天赋民权,主权在民的炮弹轰得粉碎,从明治6年开始,轰轰烈烈的运动浪潮开始席卷日本,史称自由民权运动。而作为民权派的一员的大偎毅然决然投身于运动 中,给了运动以极大支持。因此他和藩阀派开始了极为激烈的政治斗争。最后因为此导致了他的下野。

[size=5]三院制导入和太政官制度的建立。[/size]

维新开始后,由于在鸟羽伏见战役中粉碎了幕府的军事力量,维新派终于解除了心头大患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但是,幕府政治毕竟存在了数百年,虽然在幕末其力 量大大衰退,而其政治形态和制度还一直存在着。因此在幕末维新思想里对幕府政治多有诟病,维新志士之一的后藤象二郎直斥幕府政治是德川家的“私政”。提议 用由天皇主持,诸侯参与的“公政”代替“私政”。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另一位维新志士,思想家横井小楠更是把“公政”扩大到了庶民阶层,认为庶民也应当有权 参与议政。因此当幕府的军事力量被粉碎后,代替幕府旧有体制的新制度就被提上了日程。

在幕末,维新派开始了新政治制度的建设尝试。首先建设起来的是所谓的三职七科制,三职七科制的理论依据建立在王政复古大号令上。其具体内容是,废除原来的 将军,摄政和关白等旧职务,为之代替的是所谓三职,即总裁,议定和参与。政事的决定权均由这三者联合决定。其中总裁一名,议定10名,参与20名。这31 个职位基本为公卿和萨长两藩阀囊括。三职下设七科〔神砥科,国内科,国外科,海陆军科(后改为军防局)会计科,刑法科和制度科。后添加总裁局,成为三职八 科〕诸科的总管皆为31人出任。三职七科制是维新政府的临时措施,其制度相对粗浅。然而面对激烈的国内战争,此临时制度还是比较有效的维持了维新政府的运 作。使其可以度过艰难的战争阶段。

但是三职七科制本身是一种临时性措施,特别是几乎所有的职务都由萨长两藩阀和萨长派的公卿垄断。因此在明治元年开始起已经显得不太够用了。在接下来的戊辰 内战中,积极参加内战的新藩阀冒头。比如大偎重信的肥前阀,由利公正的福冈阀和后藤象二郎的土佐阀。崛起的新藩阀迫切要求享受权力。因此萨长两藩阀独掌的 三职七科制就不能继续维持下去。而且此时的日本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于是维新派开始起草他们的政治改革宣言。明治元年正月,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推敲 (尤其是字句上的争执)。由福冈藩士福冈孝悌执笔起草了维新派的改革宣言——五固条御誓文*。御誓文根据“王政复古”原则,为天皇的至高地位和近代中央集 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理依据。可以看成是近代日本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接下来根据五固条御誓文的内容和精神。由副岛种臣和福冈孝悌联合执笔起草了第一份制度 改革草案——《政体书》。在《政体书》中,副岛和福冈借鉴了美国的体制,结合日本的传统,创立了近代日本第一个政治制度——政体书太政官制。在政体书中规 定,五固条御誓文是日本国的基本方针。根据其文的精神将一切国家权力划归国家政府所有。中央政府最高长官为太政官,太政官下设两名副相辅佐。废除原来的总 裁一职。一切政令均以太政官的署名和盖印为准。太政官下设三权,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设立正院,左院和右院这三院。其中左院掌立法权,正院和右 院掌行政权。司法权则单设为司法官执掌。左院成员均称为议政官。左院内分上局和下局。上局由原来的议定和参与充任,下局由贡选士*充任。行政权归各官厅。 各官厅均属于正院和右院。其中正院起到内阁的作用,右院是具体执行内阁决议的机关。正院的首脑由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纳言和参议构成。由维新功臣出任。 大偎就是在这个时候做为佐贺藩的贡选士正式进入维新政府的。不过因为他是佐贺藩的首席精英。而佐贺藩确实功勋显赫。所以他直接就被选为参议了。在正院和右 院里设五官(行政官,神袛官,会计官,军务官和外国官)之外另设司法官。专掌司法权。

政体书太政官制是日本近代第一个正式的政治制度。在它成立之后确实有效的让政府政务运转迅速,使其打赢了内战,彻底粉碎了幕府最后的军事力量,解除了维新 派的心头之患。而且该制度内的确具有很多进步因素,比如三权分立。因此还是比较开明的制度。但是政体书太政官制仍然十分粗浅,其制度很不完善。比如在行政 权上,正院在设立后一开始变成了一个公共论坛一样的地方,只有议政权力无行政权力。具体行政都在右院。而在此之后正院权力逐渐扩大。反过来啃噬了右院,结 果最后正院渐渐变为内阁,而右院成了一个协调机构。渐渐变成了一个无用的部门。而在司法权上,虽然规定了司法独立,然而司法官却规定为是行政官员序列里面 的一职。实际上还是规行政官节制。而且由行政官员充任(首任江藤新平是正院参议)。司法独立完全是空谈。在立法权上,左院的权力名义上虽然大,但是实际上 非常受限。首先左院人数有限。而且正院对左院的成员有任免权。左院几乎不能拘束正院的议案。实际上左院已经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宪法草拟机构。正院依然有着至 高无上的权力。正院所有公职全部被维新藩阀和原公卿包下。所以就以当时来说政体书太政官制这并不是非常开明的制度。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制度。

接下来,随着戊辰内战的结束。幕府军事力量被彻底粉碎,维新派终于可以安心治国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原有制度很快显得不够用了,对于权力的重新分配和 职责的明确的要求迫在眉睫。明治2年7月8日。经过一系列辩论。政府决定废除借鉴美国的政体书太政官制,而尝试以变革后的复古式太政官制度替任。其具体做 法是:首先把太政官体系保留下来,所有行政权归于太政官和其下辖诸省官。接着宣布了新的制度原则“祭政一致”,正式把神道教国教化。国家设立祭政官,其待 遇等级和太政大臣平级。在太政官体系中属于最高级别的官员,然后废除原有的五官,改为六省(民部,刑部,大藏,兵部,宫内和外务这六省)六省省卿加上太政 大臣与神袛官(祭政官)构成了早期的日本内阁。随后,设立新的部门如侍诏院(类似中国的中书舍人院,负责草拟政令),弹正台(类似中国台谏院,负责监 察),集仪院(类似中国翰林院,归属左院管辖。负责议政讨论和提供政策咨询)和大学校(类似中国太学,国家学校)等新机关。接下来宣布对官职级别进行改 革,讲原有的官位进行了大幅修改,颁布了新官位表。追加了8,9两位(类似于中国的品,即8品官9品官。)。所有政府内的主要官员一律授位。四位上而职位 由天皇亲自任命的的称为亲任,其他四位以上称为敕任,六位上称为奏任,之下称为判任。实行官等制。亲任,敕任和奏任统称为高等官。所有高等官职官职都由旧 公卿,各藩的藩主和贡选士充任(1887年改为类似中国科举制的国家文官考试),到了明治3年10月20日,为了推进置产兴业政策,又成立了工部省。至此 太政官制正式的建立了起来。

新的太政官体制实际上是较为接近中国传统的制度,其中新制度将三权完全纳入了太政官体系之内。大大强化了行政权。虽然根据政体书制度而成立的左右正院都保 留了下来,但是到此时已经完全变质,左院已经沦为一个咨询机关,右院则变成了一个协调机关。正院独揽行政,司法和立法权。而且全部公职皆由公卿和藩阀包 揽。太政官制的正式建立,实际上标志着近代日本藩阀专制政府已显雏形。

接下来,发生了对日本政治制度改革有极大影响的事件——废藩置县。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的实施,标志着日本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废藩置县里的一个重 要条件是所有公卿,藩主和其他有官位者必须奉还官位。因为这些官位属于旧的封建位阶制。是维新之前由朝廷授予的,与维新后的官等制不相适应。所以必须一律 免去。为了避免可能的反对,大久保等人合谋,把明治天皇搬了出来,实行天皇亲临亲裁的方法来宣布废藩置县的政令。政令宣布后,所有旧官职一扫而空。藩阀派 也借机将反对者(例如激进攘夷派的公卿,非维新功臣的藩阀)全部排挤出公务员领域。将他们全部打为食利的华族或上族。安心去做富家翁去。而所有的公职几乎 完全被藩阀派(包括维新功臣和维新公卿)囊括。其中高等公职全部出自维新的四个藩国萨摩藩,长州藩,土佐藩和佐贺藩。其他藩国的贡选士都被排除(例如福井 藩的由利公正)因为高级公职均是四藩的人,而且还定下了高级公职只由四藩的人出任的潜规则。于是世人把萨长土肥称为四大藩阀。废藩置县标志着藩阀政治在日 本的正式建立。接下来,政府宣布成立司法,文部和神袛三个新省。并宣布废除宫中女官制度。完善了太政官制。太政官制的行政形式是天皇亲临正院,并亲自对政 事予以裁判。三大臣(左右大臣三条实美,万里小路博房和内大臣德大寺宗则)为百官之首,下列各参议(第一期参议是萨摩的西乡隆盛,长洲的木户孝允,土佐的 板垣退助与佐贺的大偎重信四人,后逐渐扩大)为百官次席,负责辅佐三大臣并执行天皇的谕旨。之下就是具体负责的各级行政官员。太政官制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 于行政政府一身,就以长远来看不能说是进步的政治体制,但是对于当时长期分裂饱经战乱的日本国来说,确实是适合的体制。它顺利的帮助中央政府建立了自己的 权威和信用。使政令出于一门而上下一新,从而大大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可以说太政官制的建立为日本的近代化铺平了道路。然而太政官制集诸权于政府一身。结 果引发了严重的腐败问题,而且由藩阀包揽公职的做法,无形中建立极高的门槛。使得政府流动性大大降低。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政权变动,马上就会形成权力真空, 导致政务停滞。而且秉持威权主义的政府在推行政策时往往搞一刀切和特殊待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随着时代的演进,太政官制的破绽越来越多。新的改 革正在酝酿。

*御誓文:天皇亲自起誓的誓文

*贡选士:明治政府规定各归顺政府的藩国根据其功劳大小等选出该藩的藩士做为代表进入政府做官。这些人被称为贡选士(或贡士,因为是天皇亲自下令选拔。故称贡,)大偎就是佐贺藩的贡选士。

[size=5]征韩论战:新藩阀派和士族民权派崛起[/size]

明治6年,太政官制遭到了一次沉重打击,因为财政艰难引发的征韩大论战爆发,政府内分裂称为急征派和缓征派的两派。征韩论战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 国事问题,而是涉及到日本的发展和改革方向上的大问题。征韩与否涉及到武士阶层的最后结局。因为随着俸禄改革的开展,武士们已经迫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巨大 压力。做为新日本的创立者,如今武士却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蓬勃开展,武士们生活日益困窘,其社会角色也日益显得无用。因此征韩与 否,对于武士个人而言关系他是否会陷入困穷之中,是否失去目前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关系到社会生产关系是否会倒退到原先的农本经济时代还是 前进至工业经济时代。对于政府而言,关系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下一步的日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征韩论战的核心。

征韩论战的一个特点,就是两派的成分非常复杂,就以两派的主要成员来说,成分各异。急征派的主要成员有西乡隆盛,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江藤新平,桐野利 秋和副岛种臣。其中西乡和桐野是思想较旧的旧式藩阀派。这一派人虽然支持维新,并鼎立协助,但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国是类似旧中国式的国家。他们赞同统一日 本,但是他们却是小农经济论者。想把日本建设成为中国式的统一农业国。他们也是缓进派的主力,对于急变派的种种举措他们都是不以为然的。板垣与后藤等则是 急变派分子。他们支持日本的近代化。但是他们并不希望武士阶层的消失。他们仍然认同武士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相对开化,对于西方制度和文化理解很 深。但是他们身上仍然保留着保守的一面。他们仍然主张日本应该是武士之国。不大赞同把权力扩充到庶民阶层上。主张保留武士来组织和教化社会。 江藤和副岛则是更为开化的民权分子,他们虽然出身旧武士,但是却很认同西式的三权分立等理论。他们出于保持社会稳定和道德上的原因,所以支持征韩。因为征 韩可以缓解财政危机,这样武士们才能有出头之地。如果不征韩而直接废除武士制度。不但武士们将会掉到社会最底层里品尝世态炎凉。而且还很可能导致暴乱。征 韩反倒可以唤起民族凝聚力,也避免了暴动的危险。而且缓征派的人很多都人品很差(山县和伊藤都贪污腐化严重),这是让为人正直,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司法卿江 藤非常恼火的事情。所以江藤正想借着机会收拾这帮污吏。反观缓征派的主要成员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山县友朋,井上睿,大偎重信,大 木桥任和黑田清隆。其成分也是参差不齐。做为藩阀派的总体首领,大久保长期以来在探寻既能保持住藩阀利益,又可以发展日本的道路。结果在访问德国,面见俾 斯麦后,大久保很明显倾向于德国路线,在新旧藩阀里越来越赞同新藩阀派的想法。岩仓和黑田则是大久保长期以来的政治盟友,特别是岩仓出于建立天皇中心制的 政见而对于武士阶层殊无好感,木户本人是铁杆的急变派,出于担心征韩可能引起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干涉而加入缓征派,虽然木户反对消灭武士阶级,但是木户的心 中对于西方非常崇敬。他非常想把日本从人文到服饰都复制西方。而征韩必然开战,就必然在西方引起不满,也就必然影响木户心中的西方化日本的计划。所以他决 定反对战争。伊藤,井上和山县这些靠官办产业发家致富的新藩阀正是要做大自己的时候,而且他们置产兴业和借机贪污的来源都是从人民手里捞的,这回有机会能 够从武士手里捞钱,他们自然兴致勃勃。大偎和大木这些民权派分子对于旧武士肯定是没有什么好感。而且大偎和大木两人虽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是也都很厌恶 战争。尤其是大偎本人更是不愿意在这个财政困难阶段搞战争。所以两人决定表态缓征。泾渭分明的两派互不相让,导致征韩论战的爆发。

征韩论战的最终结果是缓征派的胜利,急征派近600多名官僚全体下野,缓进派和旧藩阀派一扫而空。随后大久保建立起独裁体制。新藩阀派全面接管了政权。开 始了俸禄改革和更大规模的洋跃进。但是这次政治斗争的胜利的关键不是缓征派以政论压倒了急征派,而是依靠大久保的权术手腕。这就导致急征派对于大久保的这 种做法极为愤慨。下野的急征派纷纷开始筹划反扑。论战之前的不同背景导致急征派的人各自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反政府的方法。征韩论战和随后的明治六年政变, 掀开了波澜壮阔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序幕。也把大偎正式推入了时代的洪峰之上。使其接下来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size=5]<<建白书>>和台湾出兵, 民权派的首次胜利和藩阀派的分裂:[/size]

西乡等旧藩阀派下野之后,开始走上造反之路。江藤新平更是因为对新藩阀派的贪官横行无忌极端愤慨,回到佐贺就开始密谋造反。而板垣退助和后藤象二郎等人回 到土佐后,也积极筹划反扑,然而板垣等人并不想依靠武装暴动来夺权,可是如果想通过和平手段反扑和夺权,就要面对着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阻碍。急征派的提案 是天皇亲口否决的。而他们对大久保的操纵天皇的权术手段记忆犹新。如果还是以旧式的方法,不可能撼动大久保和新藩阀的地位。于是乎,长期接触西方的板垣和 后藤开始寻找能够和大久保对抗的大义名分,以求在道义上站住先手。于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论就进入了板垣等人的视野。天赋人权论提倡的民权至上使得现在是“民 “身份的板垣如获至宝,于是他创造出来了君民共治的理论,期望以民(武士)和君(天皇)共治国政。将大久保等人称之为“有司”,攻击大久保体制是“有司专 制”。认为是群小窃取本归天皇的权柄。而他们起来反扑就是从“有司”手里夺权归于天皇和“民”。板垣的理论在当时看来非常有进步意义,因为这是首次将天赋 民权论等理论作为政治论点而引入日本。虽然板垣和其他等士族民权派(如片冈健吉)把“民”定义为旧武士阶层,但是很快“民”的定义就大大扩大。富农,新地 主以及手工业者乃至一般劳动人民为了取得政治地位而迅速作为“民”的一员而加入了这场运动。迅速形成了平民民权派,在士族民权派失败之后,平民民权派就逐 渐变成了民权运动的主流。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平民民权派的兴盛是日本史上一件非常重大之历史事件,它为日本日后的民主化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板垣在找到大义名分之后,就开始四处搜罗徒党。由于俸禄改革导致许多士族生活窘迫,所以板垣振臂一呼,立刻徒党云集。于是板垣和后藤二人成立了一个政治沙 龙,称为幸福安全社,幸福安全社成立后在野准备反扑的各派纷纷来投。板垣的队伍日渐壮大。于是板垣跑到东京,在副岛种臣家里正式成立了日本历史上首个政治 结社——爱国公党。除了板垣和副岛之外,加入者还有由利公正,后藤象二郎,江藤新平,古泽兹,冈本健三郎,小室信夫。后来又加入了立志社的片冈建吉,植木 枝盛和林有造等。爱国公党的建立,标志着士族民权派的崛起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正式爆发。有了组织的士族民权派马上开始第一波攻势。1874年1月17日,在 爱国公党成立仅4天后,士族民权派呈上了一封在日本历史上意义极其重大的文书——《民选议院设立建白书》,掀起了自由民权运动的第一波高潮。在建白书中, 板垣等人猛攻大久保等人的“有司专政”。称其是“政令百端,朝令夕改。”结果是“言路堵塞,困苦难告”。痛斥为“三岁小孩都知道这样无法治天下” * 认为它违背了《五固条御誓文》中的“万机决于公议“条。因此他们联名请求天皇下谕旨设立民选议院。建立近代议会政治,结束“有司专制”。让“此建白书一 出,马上被当时各大报刊(例如《日新真事志》《东京日日新闻》)转载,日本顿时轰动,正处在困苦不堪境地里的武士们目睹此文,犹如长夜里看见了明灯一般, 随着《民选议院设立建白书》的发表。各种支持建立民选议院和议会政治的政治团体(例如德岛自助社,福泽的交询社)纷纷成立,其中的激进分子甚至已经开始用 政治暗杀来响应板垣对“有司专政“的批判(食达事件*)而潜在的造反分子(如江藤新平和林有造)面对自由民权运动风行全国的大好形势而大受激励。纷纷加快 了造反步伐。1874年2月15日,对政府极其不满的江藤新平终于忍耐不住。在看到全国范围的民权运动兴盛繁荣的情况后误判形势。以为自由民权分子都是造 反者。于是与岛义勇合谋集结了佐贺征韩党党员发动造反,史称佐贺之乱。江藤本指望他的造反活动可以带动其他的造反分子如西乡隆盛和林有造等人一起造反来推 翻政府。但是由于他低估了藩阀派的反应能力和近代工业的先进。结果不到10天就遭到镇压。岛义勇战死,江藤新平被捕后经过了走过场式的审判后处死。佐贺之 乱的爆发,为旧武士们掀开了武装造反的魔盖,随之而来的政治乱局开始震撼着整个日本。

征韩论战带来的一面是士族民权派的崛起和暴动,那么另一面政府内的情况如何呢?大久保等人归来并打赢了征韩论战之后,连庆贺都来不及,就不得不面对征韩论 战给政府带来的损失。由于损失了600多名官员,政务顿时停滞。特别是西乡以及其一干徒党的离去,造成政府的不稳。藩阀政治缺乏流动性的特点马上暴露无 遗。大偎等民权派分子因为站对了队,其政治砝码也大大加重,这是大久保不乐看到的。对于大久保来说。当务之急是立刻重整藩阀派。于是于1873年设立了内 务省,大久保自领内务卿。内务省在职责上无所不管,权力惊人。内务省的成立,让藩阀派终于稳住了阵脚。稳住阵脚的藩阀政府开始继续推进俸禄改革。但是对于 俸禄改革而言,木户孝允的存在成为一个障碍。因为木户赞成板垣等人的理论。因此对俸禄改革持否定态度。正好这时候发生了台湾出兵事件,当时一些琉球渔民打 鱼时遇风,漂流到了台湾,被当地土著杀死。消息传回日本后,武士们更是打了鸡血一样,坚决要求征台 “惩办土著。” 西乡隆盛和他弟弟西乡从道更是叫嚣要攻打台湾。大久保认为两人的叫嚣意味着西乡要搞复辟。但是此次的确日方在理而非征韩一般要搞侵略,大久保也不能说什么 反对意见,为了把事情掌握在可控制范围内。大久保跑去和大隈合伙,决定让大隈和西乡从道两人组织了一个番地事务局来管理这个事情。大隈接手事务局的事情 后,就天天跟西乡从道斗嘴皮子。西乡从道心里一天到晚就是想征台,他企图让征台议程成功以求保住武士的存在。而在这时,木户意识到了西乡从道的图谋,出于 征韩论战时的考虑,木户决定像反对征韩一样反对征台。但是此次问题是日方在理,于是木户的反对就被认为是软弱无能。大久保也正嫌木户对于俸禄改革碍手碍 脚。于是大久保就借机逼迫木户孝允辞职。木户不堪逼迫,最后宣布辞职。 至此大久保独揽大权。之后大久保与伊藤,井上,岩仓,大偎等人合伙成立了大久保专制体制。大久保专制体制建立后,稳住阵脚的新藩阀们决定像征韩论战一样推 迟台湾出兵期限。西乡从道闻之后及其不满,不但拒绝执行,还竟然伙同大山纲良,谷干城等人组织了3000余名武士驾船出海。大隈闻之到场劝阻,但是西乡从 道一向跟大隈不对眼。结果大隈的劝阻自然无效。不得已的大隈只能发信回东京说 “士气振奋,其势难止。” 最后大久保等人不得不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此事。至此,大久保对于旧藩阀派的能量有了新的认识, 视旧藩阀为改革最大阻力的大久保决心猛烈推进俸禄改革。对武士的俸禄全面实现俸禄公债化以对付旧藩阀。俸禄公债化导致越来越多武士生活难以为继。于是为生 活所迫的武士们纷纷加入到反政府运动里。而板垣的《民选议院建白书》的呈上等于是给了武士们一个造反的大义名分。武士们或以结社的形式要求变革国政,或以 政治暗杀的形式行刺政府大臣。或干脆购置刀枪准备武装推翻政府。日本政局日益混乱。

[size=5]大阪会议:立宪政体导入和士族民权派的衰败[/size]

明治7年1月14日,岩仓具视遭到行刺,虽然岩仓跳河逃跑捡回一命,但是必须静居养伤,这对于藩阀政府来说又是一个重大打击。由于岩仓重伤,岛津久光代替 岩仓出任左大臣一职。岛津久光本人是西乡一路的旧式藩阀派(断发废刀令下后他本人仍然拒绝剃发,出门佩刀)。自然对大久保的改革极度反感。于是岛津久光上 建白书反对大久保的改革。建白书一出,旧式藩阀派纷纷起来反对大久保的改革。这让本以为已经把旧式藩阀赶出政府的大久保大为恼火。但是大久保是萨摩出身 的,原来还是岛津久光的臣下。而且作为藩阀派的总帅,对付旧式藩阀派的时候就束手束脚。而这时恰好江藤新平起兵造反,各地士族也纷纷造反。虽然反乱都被最 终平息下去。但是对于政府来说也是弄得疲惫不堪。而且更危险的时,西乡和他的反叛力量还没有起事。西乡手下兵多将广不说,他本人人脉极广。西乡的老巢鹿儿 岛的当地政府都是他的人(大山纲良)。旧藩阀已经成了中央政府最大的威胁。面对此局面大久保认识到如果不做出妥协,很可能他的政权就会在内战中倒台。迫不 得已的大久保,以伊藤博文和井上睿为中人,打算跟木户孝允和解。借助木户的力量对付岛津久光。但是木户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开出的和解条件是让士族民权派重 新进入政府掌权。被两面夹击的大久保头痛不已。一番权衡之后,大久保决定把拥兵自重的反叛性极高的旧式藩阀派列为首要对手,于是大久保启程从东京赶往大 阪。参加木户举行的大阪会议。会议两方是大久保作为藩阀派代表,木户和板垣作为士族民权派的代表。藩阀派代表还有井上睿和伊藤博文,士族民权派代表还有小 室信夫和古泽滋。大久保此来的目的是为了结盟木户和板垣,而木户和板垣的目的则是推进立宪政治。两派一见面就开始了激烈的对立。大久保对于立宪政治一向不 感冒。他认为立宪政治只会造成徒然的议论而实无对策。而当今为了对抗欧美,正是应该集中全国资源大干快上之时。集权于藩阀政府才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木户 不赞同大久保的理论,因为他本人是铁杆的急变派。在他看来,西人已经搞了立宪政治,日本要变成西式的强国,自然就要搞立宪政治。而且他本人对于大久保非常 忌惮,因此才找板垣回到政府里,他的打算是让他和板垣同时回到政府,这样就可以有足以制衡大久保的力量。板垣则是急于搞立宪政治。企图通过立宪政治来恢复 武士阶层的权力。并制衡大久保的有司。大久保意识到了木户和板垣的图谋,心里自然老大不愿意。但是,大久保也意识到,木户和板垣虽然反对他,但是其根本出 发点跟他是一样要求变革日本的。跟新藩阀的利益冲突没有那么大。而西乡和岛津的反对,其根本点是反改革的。所以两害相权当取其轻。 大久保心中决定向改革派妥协。 而这时木户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大久保, 木户认为板垣等人毕竟只是希望引进西方制度的,这与把日本建设为西式强国的维新初衷是符合的。而且把板垣等人留在民间,最后只能成为跟西乡呼应的潜在反叛 力量。如果把板垣请回政府里。则可以分化反叛者的力量。 大久保心以为然。最后在大阪北滨的一家饭店(后大久保等人给饭店题名花外楼以示庆贺)里双方正式达成妥协。木户和板垣回到政府内并宣布支持大久保。而大久 保则同意导入西式立宪政治和议会制度。3月,木户和板垣以参议身份回归政府。大久保获得了长土两藩阀的后援而力量大增,政局开始趋于稳定。

板垣的再加入政府给了士族民权派以极其重大之打击。本来板垣正在出头组织把几个人的爱国公党变成统合西日本地区的士族民权派的爱国社。他的离去让爱国社顿 失灵魂。而变成了一盘散沙。尽管板垣自己认为加入政府更有利于快速建设宪政政治。但是无论是爱国社还是立志社的旧藩阀背景的社员都认为板垣叛变了他的理 想。而且板垣的离去带来不只是组织力量的散失,还有经费来源的缺乏。爱国社和爱国公党很快就因为领袖的离去和经费难以为继而倒台。而在土佐立志社里。经费 困难加上组织沙化使得立志社开始分裂。民权派背景的后藤象二郎则开始积极谋划议会政治,而旧藩阀背景的林有造,片冈健吉等人纷纷踏上造反之路。板垣离去标 志着士族民权派的衰亡。自由民权运动的旗帜开始转入平民民权派之手。

名词解释和材料引用:

*食达事件(原文:赤坂喰違の変)1月14日,高知县士族武市雄吉纠集9名刺客在赤坂行刺岩仓具视,并成功将其刺伤。岩仓在逃跑的时候掉进了皇宫的护城河里。刺客以为岩仓已死而退去。最后岩仓忍痛滑水逃得一命。

*民选议院建白书原文:某等(それがしら)別紙奉建言(けんげんしたてまつり)候次第、平生ノ持論ニシテ、某等在官中屡(しばしば)及建言(けんげんにおよび)侯者モ有之 (これあり)候処、欧米同盟各国へ大使御派出ノ上、実地ノ景況ヲモ御目撃ニ相成(あひなり)、其上(そのうへ)事宜斟酌施設可相成(あひなるべし)トノ御評議モ有之(これあり)。然ルニ最早(もはや)大使御帰朝以来既ニ数月ヲ閲(けみ)シ侯得共(さふらへども)、何等ノ御施設モ拝承不仕(つかまつらず)、昨今民心洶々(きようきよう)上下相疑(あひうたがひ)、動(ややも)スレバ土崩瓦解ノ兆無之(これなし)トモ難申(まうしがたき)勢ニ立至(たちいたり)侯義、畢竟天下輿論公議ノ壅塞(ようそく)スル故卜実以(じつもつて)残念ノ至(いたり)ニ奉存(ぞんじたてまつり)侯。此段宜敷御評議ヲ可被遂(とげらるべく)侯也。

   明治七年第一月十七日

    高智県貫属士族 古沢 迂郎

    高智県貫属士族 岡本健三郎

    名東県貫属士族 小室 信夫

    敦賀県貫属士族 由利 公正

    佐賀県貫属士族 江藤 新平

    高智県貫属士族 板垣 退助

    東京府貫属士族 後藤象次郎

    佐賀県貫属士族 副島 種臣

  左 院 御中

 

臣等(しんら)伏シテ方今(はうこん)政権ノ帰スル所ヲ察スルニ、上(かみ)帝室ニ在ラズ、下(しも)人民ニ在ラズ、而(しかして)独(ひとり)有司(= 維新政府顕官)ニ帰ス。夫(それ)有司、上帝室ヲ尊ブト曰(いは)ザルニハ非(あら)ズ、而(しかして)帝室漸(やうや)ク其尊栄ヲ失フ、下人民ヲ保ツト曰(いは)ザルニハ非ラズ、而(しかして)政令百端、朝出暮改、政(まつりごと)情実ニ成リ、賞罰愛憎ニ出ヅ、言路壅蔽(ようへい)、困苦告(つぐ)ルナシ。夫如是(それかくのごとく)ニシテ天下ノ治安ナラン事ヲ欲(ほつ)ス、三尺ノ童子モ猶其不可ナルヲ知ル。因仍(いんぢやう)改メズ、恐(おそら)クハ国家土崩ノ勢ヲ致サン。臣等愛国ノ情自(おのづか)ラ已(や)ム能(あた)ハズ、乃チ之ヲ振救スルノ道ヲ講求スルニ、唯天下ノ公議ヲ張ルニ在ル而已(のみ)。天下ノ公議ヲ張ルハ民撰議院ヲ立ルニ在ル而已。則(すなはち)有司ノ権(けん)限ル所アツテ、而(しかして)上下其(その)安全幸福ヲ受(うく)ル者アラン。請(こふ)、遂ニ之ヲ陳ゼ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 🙂好文,谢宝 2 嘉英 字220 2010-06-25 23:23:21

      • 🙂六 (完) 8 五藤高庆 字29511 2010-06-25 22:58:48

      • 🙂 1 五藤高庆 字18984 2010-06-25 22:56:17

      • 🙂四 O

      • 🙂 3 五藤高庆 字15432 2010-06-25 22:47:56

      • 🙂 4 五藤高庆 字25265 2010-06-25 22:37:25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