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十六国风云 1.1 -- 应侯范雎
第一章、匈奴建国
一、乱
公元304年是晋惠帝御宇天下的第十四个年头,世事一言以蔽之,曰:“乱。”
晋初武帝司马炎置天下为二十州,分别是东北的幽、平两州,中原的司、冀、兖、豫、并五州,海隅的青州,关中的雍、秦、凉三州,西南的梁、益、宁三州,江汉的荆、两州,江淮的徐、扬两州以及远在天南的交、广两州。
到了这一年,州州硝烟弥漫。
先说西南。位处汉中的梁州与蜀中的益州两年前(公元302年)爆发叛乱,两年来政府军征讨不利,接二连三的兵败失土。到了本年初,负责戡乱的益州刺史罗尚被驱逐出成都平原,躲进大巴山的群山峻岭,由政府军沦落为游击队。
政府军如此颓败,地方割据就不可阻挡。不久之后,叛军首领李雄就在成都称王称帝,建国号为“成”,这就是“十六国”之一的“成汉”政权。
宁州在梁、益之南,梁、益两州既已失守,那么宁州的沦陷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梁、益、宁三州是昔日蜀汉的疆域,天下未乱蜀先乱,西南三州率先脱离控制,不归司马家管辖了。
而西南的塌陷只是个开始,龟裂的痕迹沿着长江向东伸展,整个长江中游、下游都陷入动荡。
一年前(公元303年),为了平定蜀中叛乱,晋朝廷在荆、江、豫、徐、扬五州大肆征兵,扰民太甚,结果蜀中未平,新的叛乱又爆发了。叛乱最先兴起于荆州江夏郡,迅速蔓延荆州全境,然后又顺长江而下,波及江、豫、徐、扬四州。当时长江就像被注满了一江桐油,流到哪里,哪里就燃起战火。叛军首领张昌宣称要恢复汉王朝,因此找来一人假冒刘氏后裔,拥立为皇帝,定都江夏,国号为“汉”,要与洛阳分庭抗礼。不久之后,孙吴故都、江南两大重镇武昌与建邺也先后被叛军占领。
如此一来,连昔日孙吴的疆域也几乎不保。眼看时光要倒流五十年,回到三国鼎立的时代,张昌却很不幸地遭遇了“二刘”。
“二刘”分别是新上任的荆州都督刘弘与豫州刺史刘乔,这二人都与两汉的刘家皇帝有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特别是刘乔,他是货真价实的汉宗室后裔,不过“二刘”一点都不认可张昌恢复刘汉王朝的事业,穷追猛打,张昌很快被打回原形,逃到下儁山做了山大王。
战争持续到本年秋季,刘弘攻克下儁山,将张昌及其同党的父母、兄弟和妻子儿女全都先在脸上刻字,剜掉鼻子,然后割掉双脚脚趾,用竹板打死,砍下首级传送洛阳。如此残忍的刑罚并不是因为刘弘这人暴虐变态,事实上刘弘是个好官,他只是例行当时的法律而已。这一套虐杀的程序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目叫做“夷三族”,重点用来对付那些想与皇帝争饭碗的人。
半壁江山失而复得,捷报传到洛阳,却丝毫不能缓解衮衮诸公心头的阴霾。
因为洛阳正在打内战。比起劫后满目疮痍的南方,中原局势更加惨不忍睹。
此时已是“八王之乱”的白热化阶段,手握重兵的中原诸州都督已经杀红了眼。近年来中原战争次数之频繁,规模之庞大,死伤之惨重,几乎就是东汉末年北方乱世的重演。战火波及朝野上下,连晋惠帝本人也不能幸免,他数次亲临战场,并且负伤流血。
到了本年,战争进一步升级。
先是上年年中,都督关中雍、秦两州军事的河间王司马颙联合都督冀、兖两州军事的成都王司马颖(注:此处是指河间王、成都王两人的实际势力范围,并非指他们的官衔。当时河间王官任“太尉”,成都王官任“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名义上他们都有指挥天下兵马的权力)、都督豫州军事的范阳王司马虓等,发兵数十万围攻洛阳,讨伐当时的执政者长沙王司马乂。
围城战一打就是半年,联军屡屡失利,就封锁洛阳围而不攻。熬到本年初,洛阳城内遍地是饿殍,部分禁军在绝望中反戈,囚禁长沙王,拥戴东海王司马越为主,献城投降。长沙王的结局是用火慢慢烤死。
长沙王既死,成都王变为新的执政者,不过他并未坐镇洛阳,而是回到老巢邺城遥控朝政。这就给政敌提供了可趁之机,长沙王的故将上官巳等人在洛阳四处活动,他们联合对成都王心怀不满的禁军将领,再次拥戴东海王司马越为主,要进攻邺城,讨伐成都王。
于是到了本年七月,就发生了轰动天下的晋惠帝御驾亲征。晋惠帝这个傀儡再次被牵线上台,东海王以他的名义宣布成都王司马颖是社稷之敌,呼吁天下共击之。
洛阳禁军架起惠帝就向邺城杀了过去。一路上,东海王不断吸纳地方上的游兵散卒,竟也凑起了一起十余万人的大军,不过这支军队光有数量没有质量,充其量只是声势浩大的乌合之众而已。
亲征的军队在邺城以南几十里处的荡阴遭遇成都王的五万大军,战斗呈一边倒的态势,成都王的军队刚发起冲锋,对面十余万大军立刻做鸟兽散,连东海王本人也撂下皇帝自己逃命去了。晋惠帝被遗弃在战场上,身上挨了三箭,脸上也挂了彩,做了弟弟成都王的俘虏。
成都王将惠帝带进邺城,迫使惠帝改元为“建武”。成都王之前被立为皇太弟,惠帝亲征之时褫夺了他的皇嗣地位,此时他再次让惠帝册立自己为嗣君。
成都王一向是有野心的,此刻他己经按捺不住,要篡位做皇帝了。为了树立威信,提醒朝臣要识时务,成都王杀掉了曾经违忤过自己的族叔东安王司马繇,然后他又在邺城南效祭祀上天,这算是与上天还有司马家的祖宗打招呼,表示他要举行禅让了。
成都王最终没能做成皇帝,因为没过几天,幽州都督王浚的军队就打到了家门口。
幽州都督王浚与成都王积怨已久,两人交恶可以追溯到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愍怀太子司马遹之死。
愍怀太子司马遹是晋惠帝的独子,也是晋武帝隔代钦点的皇位继承人,不过当时的朝政大权掌握在惠帝皇后贾南风的手中。贾皇后一直将司马遹视为眼中钉,后来终于逮到机会将其废黜,并于永康元年三月派人将司马遹杀死。王浚就是参与杀害司马遹的元凶之一。
司马遹死后不久,贾皇后垮台,贾氏党羽遭到清算。彼时王浚已经被任命为宁朔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远遁幽州蓟城,清算者在洛阳鞭长莫及,被他逃过一劫。
不过成都王还惦记着王浚的罪行。成都王与司马遹虽是叔侄关系,却是同年,幼年又共同在西宫生长,两人感情不错。在贾皇后与司马遹的争斗中,成都王旗帜鲜明地站在侄儿这一边,并且因此遭到过贾氏的打压。
贾皇后垮台时,成都王羽翼尚未丰满,所以无法对王浚实施惩戒,只能把账默默记在心里。
而仅仅一年之后,王浚再一次刺激了成都王的神经。永宁元年(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皇位。作为惠帝的弟弟,成都王随即发兵勤王,同时传檄天下,要求诸镇都督响应。王浚却首鼠两端,摆出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拥兵自重的心态暴露无遗。成都王当时就有冲动要攻打幽州,但是此后中原一直多事,没顾得上。
如此又过了三年。到了本年初,成都王与河间王联手攻克洛阳杀死了长沙王,又有风声传来,说王浚暗地里替长沙王鸣不平。
成都王再一次被激怒了。
此时成都王的声威达到了顶峰,按照他与河间王私下的协定,他即将被拥立为皇帝。成都王不再容忍王浚,打算新账旧账一次结清,他派遣心腹和演去蓟城担任幽州刺史,暗中嘱咐和演找机会除去王浚,统领幽州兵。不料和演机事不密,到蓟城后刺杀未遂,反被王浚消灭。
如此一来,王浚与成都王就势不两立了,恰在此时惠帝传檄天下,要亲征成都王,王浚立刻就发兵响应。当时一同响应的还有东海王的弟弟,并州都督东嬴公司马腾,王浚与东嬴公结成联盟,从幽州、并州两个方向进攻邺城。
这两支军队刚刚出发,荡阴之役就打完了,声势浩大的御驾亲征落了个灰头土脸,连惠帝本人都成为俘虏。不过王浚与东嬴公并没有就此收兵,他们命令军队继续向前推进。
幽、并两州的军队久驻边陲,远非洛阳那支七拼八凑而成的杂脾军所能比拟,其中特别是王浚的骑兵部队,由骁勇凶悍的鲜卑人与乌桓人组成,具有惊人战斗力,所以王浚与东嬴公底气很足,丝毫不受荡阴之役失利的影响。而成都王一方则因为野心暴露,失去政治上的号召力,还因为无故杀害东安王司马繇,导致邺城内人人自危离心离德,实力大为削弱。
王浚军队所向披靡,摧枯拉朽一般,直杀入成都王的势力范围。他推进的速度实在太快,当成都王得知和演刺杀失败,王浚发兵进攻自己的时候,幽州的鲜卑铁骑已经打败冀州刺史李毅,打通冀州直逼邺城了。
成都王得到战报大吃一惊,勿忙派遣北中郎将王斌去狙击鲜卑铁骑,又派出右将军石超作为王斌的后援阻挡王浚,同时,成都王派出了王粹去邀击东嬴公。即使派出了三支军队,成都王依然无法感到安全,他的担忧形于颜色,方寸大乱。
方寸一乱成都王就出了昏招,一不小心,助长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乱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十六国风云 1.1
🙂【原创】十六国风云 3.5(上) 36 应侯范雎 字2979 2010-09-06 15:08:36
🙂能否简介一下西晋漕运的路线? 王树 字73 2010-09-08 20:02:07
🙂漕运问题 1 应侯范雎 字598 2010-09-08 22:18:10
🙂颍川郡并没有水路直接通向洛阳 1 王树 字130 2010-09-08 22:33:41
🙂漕运也未必百分百是水路呀 3 应侯范雎 字1054 2010-09-09 04:04:45
🙂对漕运的实施状况的一点疑问 2 王树 字1086 2010-09-09 11:18:21
🙂兖州,江南 1 应侯范雎 字1296 2010-09-09 16: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