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足球记者生涯(答“你克我服”及其他朋友) -- 长天孤骛

共:💬23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我的足球记者生涯(答“你克我服”及其他朋友)

这个圣诞闲来无事,到西西河观光。偶尔看到网友谈起拉德,不由得发了几句感慨。不想被朋友们连连发问,至今还有好几个问题没有回答。现在我集中精力回答一个,其它问题的答案也在其中了(发问的朋友看了肯定会失望的)。

“你克我服”问:为什么我没有董路李戈的名气大。原因太多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1,我不如他们对足球那么执著。董路是辞掉工作来搞足球的,李戈是从我所在的中国体育报跳到北京晚报的,目的不是为钱,就是为了到那里能成为专职足球记者。而我在报界这几年里,先是跑到北大读了3年在职研究生,又到新东方上T班和G班准备出国,对足球记者这个工作多少有点儿不太珍惜。

2,我是国际版足球记者。我当年在部队服役8年,是电子工程师。人在军营呆长了,特别想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正好当时中国足球报创刊,公开招聘国际版记者。我就去撞大运。选材标准是文笔好,英文好。我是工科出身,文笔平平,但英语还凑合。结果撞上了。那时中国足球报一共有两个国际版记者,一个是我,另一个是马德兴。小马有一颗足球心,对工作真是投入。他觉得只做国际版记者不容易出头,所以逐渐转到国内足球上去了。我却乐得干这种每天只翻译翻译外电的工作,因为我可以有大块的时间去复习北大的考试。

3,我多用笔名发表文章,而且笔名常变。自从与拉德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后,借他的眼,我看到了不少中国足球的问题,因而开始写一些国内足球。但中国足球报是中国体育报的子报,属于党在足球界的喉舌,因此任何批评中国足球的稿件基本上是要被枪毙的。我在足球记者圈内被戏称为“拉德专家”,各报社都向我约稿。我实在禁不住高稿酬的诱惑就从了,但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用笔名发表,因为我不想组织找我麻烦。每篇稿都用不同的笔名真不容易呀。后来我就用酸甜苦辣系列起笔名了。比如酸系列,我用过陈促(陈醋),单乍(山楂),宁猛(柠檬),等等。结果几年下来,读者都记住拉德了,谁记得住我呀。

从以上的文字,您可以看出我并不是一个对足球尽心尽力的称职记者。因此许多朋友的问题我真是回答不出来,在此对朋友们的垂注致谢致歉。

再说几句题外话:

来美国前,在中国当了6年足球记者(1994-2000)。那些年,正是中国足球的“黄金”时段。实际上,中国足球的好日子一直延续到2002世界杯前,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从中“奔逃”出来,跑到美国来读PHD。

我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的高人,可以预测到中国足球今日的走投无路而放弃了当时的优厚待遇来美国预留后路。只不过当时我的直觉让我很不舒服。整个中国足球界陷在滚滚红尘里不能自拔,每一个球员,每一个教练,每一个足协官员,甚至每一个记者都瞪着红眼,急于攫取,急于近利。什么中国第一个职业联赛,什么引入市场机制搞活体育产业,什么中国超级职业联赛,如今,这栋建在沙滩上的速成大厦似乎离隆隆倾颓已为时不远了。

读PHD这几年,我的导师和其他FACULTY用滴水穿石的功夫,把我从一个对本专业只知皮毛的入门者调教成脚踏实地的研究型学人。我的PHD训练教会我:浮躁是成功的天敌。从甚嚣尘上的功利世界一下子转入这青灯黄卷的幽遂天地,颇有在酷暑三伏天啜饮透心凉的冰冻可乐的清爽之感。现在我在一所大学做ASSISTANT PROFESSOR,心平气和地教书做学问。当年在中国当足球记者时筹斛交错的日子,宛若隔世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