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续三:怎么写好诗? -- 张墨
三 怎么写好诗?
受着现代教育成长起来的现代人,所掌握的古典文学知识比起前人是大大不如了。具体一点说,就是许多僻字不认识,许多典故不知道。但这其实并不成为古诗创作上的障碍。古诗是一种文体,规定了大体的形式:句式,韵脚,平仄等等;内容上则是非常自由的。诚然,有不少古诗有难字僻典,没有相应的知识就读不懂,他们也似乎因此而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些高深的气质;但明白易懂的好诗更多。随便举几个例子: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于鹄 :《挽歌》
阴风吹黄蒿,挽歌渡秋水。
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
辛弘智:《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梁尘静不飞。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容辉。
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这样的好诗还可以举出很多。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上说,简明而有内容的诗比单纯堆砌典故辞藻的更好,前文已有详述;考虑到当下大众群体的知识情况,也应推重前一种。一种文体要发展,总要人们能读能写,爱读爱写才行。要敢于运用新词汇,描写新事物。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我们眼中所见,早已不是旧时的市井山川;在诗歌创作上,也应该有志于反映时代的面貌。举几首网友的诗作为例:
中秋北望天茫茫,无云无雁无故乡。
夜来风寒泡包面,却见明月映面汤。
这首诗是某游戏论坛网友所作。熬夜玩电脑,以泡面充饥,是当代许许多多年青人都有的经历;当此之时,却见明月映面汤,转思家园故国,独在异乡,怎能不有泪盈眶!诚为画龙点睛之笔。
窗台不见旧盆花,换了垂帘密密遮。
知否有人楼下过,十年尘土未停车。
这首诗写的是经过故人楼下,心有所感。用字朴实无华,而感情自然流露,有汉魏古诗的风味。
抱枕人迟起,居家发懒梳。
蓬头且作小妖巫,卜卜将来那个是儿夫。
已自心中有,如何命里无?
刷新之后再重输,不信这台电脑总欺奴。
孟依依是知名网络诗人,这首词写得非常可爱。描写的是居家即事的寻常情景,其中刷新,电脑等新词用的信手拈来,毫不突兀。
写诗不可作茧自缚,在头脑中画地为牢,限制了自己使用的词汇和手法;然而,太过随意又会走向反面,变成口水。李清照说,学诗谩有惊人句;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应该是简洁凝练,真切动人,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梁启超语)。
总之,第一要有内容,有新意思,这是用力的方向。形式上则可以放宽要求,免得缚手缚脚。押韵宽严皆可,推荐用新韵,平仄可以不讲究,只要念起来不要太拗口。
入门上手,以对仗为宜。对仗是古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好诗特别是长一些的诗,往往要靠对仗来撑起全篇,流传的名句中对仗也很多。古时启蒙,也要对对子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声律启蒙)。单说对仗,已是一门学问;但要注意的是,对仗发展到后来有一种倾向,过度追求新奇技巧,比如嵌入人名史实,拆字拼字,如此已近似猜谜游戏,形式重过内容,于诗道并无补益。
中华诗歌自诗经始,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赋比兴,这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比就是比方比喻,借物以喻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兴就是触物兴词,感物以起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可以借鉴学习的。
作为写诗的入门指南,本文到此,就拟结束;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没有讲,那就是多写多练,多看多想。启功论书法,要把写好的字挂在墙上,时常看看,检讨得失,作诗亦当如此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原创】续三:怎么写好诗?
🙂真是值得学习的一篇好文! 青青树叶 字0 2010-06-05 02:47:16
🙂拜读拜读,学习学习。花之…… 一的W一 字0 2010-06-05 01:25:22
🙂这篇写得时间更久 张墨 字62 2010-06-05 00: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