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说我和我们这一代 -- 酥油茶
刚刚又看到了抱朴仙人的文章抱朴仙人:三十二年的感慨,后悔吗?,不知不觉中就流泪了。一直以来想了很久的事情都在脑海中反复,却又不知如何说起,只能用我这只拙笔,能写一点就写一点了。
“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体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生活际遇。”
——C 赖特 米尔斯(编注:Charles Wright Mills (1916~1962) 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转自葡萄)
在我刚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十一亿人口。我们这一批孩子被称为“小皇帝”,因为家里往往只有一个孩子。我这一批还算是“小皇帝”中比较小的,在电视上大张旗鼓宣传中日较量小皇帝们惨然败北时,我们还没有上学。
也就是说,我算是所谓的85后,为什么要把85前和85后分开呢,我之前不明白,现在也许弄清楚了一点。
如果说80前是赶上了好时光的一代,90后是彻底无零头一代,80后就是中间的一代,但以85年为分界线又有不小的区别。作为85后一代,我们尚在懵懂之时就已经被日美动画片席卷,父亲尚能回忆起我中国话还没说利落就开始跟着动画片《一休哥》唱日语歌,模仿能力一流的样子。当时的电视频道上似乎对任何日美动画片来者不拒,鼓励国产动画片的政策许多年之后才出台。
日美动画片不但好看。而且,它不会灌输大意义和大道理给你,只会把你带到一个个或者美妙或者玄幻或者恐怖的故事里面。这些故事构成的世界也就成了我们这一代的世界。
所以幼年和童年的我们,是毫无政治观念只有无零头观念的,我们心目里的世界基本是阳光的、和睦的,天下太平的,中国当时无论是排第多少名,我在我的世界里看的是和日本美国小朋友同步的动画片,吃玩既不缺,精神世界与他们无异。当时的社会氛围整体似乎也是一种去政治化的状态,虽然父母给我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我到了四年级也没弄懂为什么国家主席不是小学课本里的刘少奇。
有于年龄所限,米事件在我的同龄人脑海里没有留下一点印象,很多人(90%以上?)至今闻所未闻。生活第一次受到政治事件的影响是三年级正在和表弟表姐们看动画片时突然被打断,哀乐声里一个沉重缓慢的男声宣布:邓小平去世了。大人们聚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看,议论纷纷。我们开始发泄不满“邓小平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不放动画片了?”以及各种我们隐约知道可以让大人哭笑不得的言论。于是我姨夫又一次发表他对我们这帮小孩重复了多次的预言,“共产主义,肯定要断送在这代人手里”。
在我们听来,这几乎是对我们疯狂表现的一种鼓励和夸奖,于是更加兴奋的表演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坏现象,还是好现象呢?是价值观的消解吗,还是新的精神世界和价值系统的诞生?
笑,哈哈大笑,似乎是我们童年的常见状态,这是从当时直到现在的精神状态,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美国,笑,都是我们对付顽固不化的官僚政治系统的反应。
我们先用笑和学校系统斗争,当被强制几个小时在阳光下站立等待“少年科技馆”开馆仪式结束时,领导老头们却在科技馆里呆着不出来时,旁边的男生说“爷爷们啊,怎么还不出来? 干脆改名叫‘老年科技馆’好了”一片大笑;当扫墓时被要求默哀三分钟的时候,旁边的男生(当然不是同一个)说“为什么不打一个半折呢”,周围的人都笑出了眼泪,倒是超额完成任务。
笑也是对待顽固不化的老师的办法,这一代人和上一辈中不思进取的那一帮人的隔阂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根本没什么可交流的。当这帮人做了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要大家背诵毛主席诗词,或者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泥湾”,或者用“少年犯”“班主任”时代的模范教师与调皮学生来看待自己和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笑。就像在美国,当傻乎乎的美国人开始抱怨“我们好像不再是自由世界的领导者”,或者“耶稣基督不灵了”,当看着ABC,韩裔/日裔/台湾裔同龄人们种种故作姿态,我们也只能笑。
我们这一代是无信仰,无零头的垮掉一代吗?在这一代没有执掌大位前,也许可以这么说,因为边缘化的一代人必然是反叛的一代人。但和前几代人年轻时的消沉,贫乏,和彻底否定相比,我们的笑里,除了解构旧体系之外,是否包含着新的模式和世界的种子?
不过童年对任何一代人来说,就算是再长,也是短暂的,教育、前途,壮年的父母开始老去,现实世界的残酷迟早都会压上来,我们也必须要找到自己人生的重心。不过这个重心对我们这一代来讲,似乎总会多少是有一点自我的。
无论是为了挣钱,为了兴趣,还是什么都不为,这一代人在树立目标时,都多多少少地把出发点放在了自己身上。看着各地青春偶像剧,与各个国籍的青少年同哭同笑的我们,这个世界似乎早已天下大同,政治似乎离我们是一件不能再遥远的事情。
所以我的同龄人中,有书读完后就靠父母荫庇在家中度日,做个小生意,顺便把婚事办了的。
有工作了一年不喜欢于是要求父母卖一套房子供他出国的。
也有一大部分继续深造镀金的,其中至少一半在海外。
有进投行四大的,也有在家乡让父母帮忙找个小工作的。
当然也有很多人象我一样,为了兴趣或者其它开始学术生涯的。
我们对世界的粉色想象总要碰上现实,只是有些人早些,有些人晚些。
对我个人而言,碰撞从学校里开始。
我们长大后面对的外部世界也确实同我们的成长经历一样,是一个价值与意义体系消解分化的时代。当我们上大学时,面临的不再是讨好学校以分配到好单位,而是普通大学以就业率为指标,不管黑猫白猫;重点大学以学生有本事折腾,能留学能创业为荣。但这事实背后的背景都是一样的,学校基本放弃了给学生一个体系,而是把主动权给了学生自己,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内,有了独立安排自己人生方向的空间。
这种环境让很多人迷失,也产生了史上最折腾的一代人。
我一开始选择了学术。
在我所在的学校里,还是有不少人选择学术的,学术意味着清苦,但是独立而且心灵自由。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一代比之前的几代人都更加享受自我。即使是家庭条件平常甚至贫寒,我们成长的环境基本也是大量时间独处,成长过程中被极度关注,从来不缺信息和娱乐的。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这代人有坚固的本我,遇到挫折,就可以干脆地退缩回去。在外界看来,这种行为或是过于自我,或是自暴自弃,或是根本意料之外。但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来看,这样做至少保证了我们的独立性和个人空间,这也是习惯独立的一代的安身之本和快乐之源。
但是选择学术是有专业限制的,在中国,适合做扎实学术的领域首推人文学科,尤其是国学传统领域。
理科呢,潜得下心的教授和同学还是有的,但是深入下去几乎都遇到了一个问题,话语权。
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的中心还是在西方,我们照猫画虎,还因英语不好被笑话。
这个问题是如此严重,以至于英语不好的天才也会被判定为没有前途,不少人就手去中小学或者培训机构当老师了,他们的选择没有错,但如果都这样选的话,这门学科在中国就等同于传销了。
即使英语好,流行的气氛依然是出国,几乎所有立志学术的人都默认,不出国就“毁”了。
我才逐渐了解,中国和西方之间,鸿沟仍然巨大。
按照对世界的粉色想象,曾经作为小皇帝的我们,在父母的鼓励下立下宏图大愿的我们出发,却遇上了冰冷的现实。
我的第二个志向是从业余爱好开始的,正如ID,鸭子胜于人的长处在于,天然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于是开始加入保护自然的圈子里面。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许多,感悟到了许多。从小耳熟能详的“绿色和平”,在中国的运作是分三层的,白种男人,香港女人,大陆志愿者。政府支持的所有保护部门,怎样和媒体合作,记者怎样制造新闻,而动物怎样作为道具被摆弄,被宣传,作为申请资金的依据。同时,也认识了很多似乎只有在那个圈子里才能认识到的高人。并有幸和他们并肩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也了解了他们为世人所不能理解的选择。
但是我还是决定往前走,原因来自崇拜的教授的一句话“只有先解决人的问题,才能解决动物的问题”。
我们有问题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在和美国学生老师合上的教室里,在他们搞“卧虎藏龙”的PPT背景里,在教授无法理解 “个人竞争和比较可以是社会组织之本”的辩论里,可以看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依然是很大的异类,这种判断直到最后达到了顶峰,两个中国学生的论文被发现抄袭,引来了对中国抱着理想情怀相信孔孟之道的教授老头的总爆发“中国是一个’每个人与每个人为敌’的地方!”,他写文章到了美国教育某杂志上,据说“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这样的交流,是脆弱,而且荒唐的,而这样一个一动就成新闻的环境,是极易让人浮躁,无法冷静的。
政治,看来是个重要的东西,从保护-环保-碳排放-清洁发展机制,最终的落脚点也是政治,但是政治,我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在又一次会议上,与不同国家地区学生的交谈让我发现,一切的分歧和深层记忆,竟然都可以归于二十世纪的大战和动荡,战争,竟然是如此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右派的细节叙事似乎一开始就合乎85后的口味,而对过去的打倒也暗合我们这一代从小积累的历史虚无感。虽然在青少年时期,我们为了港澳回归,加入WTO,申奥成功这样的进步而自豪,但过去的历史在那个年代似乎是被刻意遗忘的。
不过也许是这种刻意遗忘,让我们在面对西方的时候从来没有如此被震动过。震动的原因不是他们如此发达,而是他们对我们状态的了解如此少,成见如此多。我们也许忘了,媒体这种交流方式的本质不对等性。而这种不对等性本身又带来了双方对对方的严重误读。这种差异在08年集中爆发,也是80后留学生崭露头角的一年。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无论持有左还是右的观点,都至少保留了独立的自我和头脑,和对国家身份的正常认同。在直接的赤裸裸的不理解和异类的眼光中,我们傲然站立,打开自己的一片天地,也颠覆了西人的传统认知。
而在欧风美雨中,旧时世界的面貌轰然倒塌。不同于喝狼奶的一代人,中国教育对我们这一代的教育几乎是老母鸡翅膀下的庇佑,和平,发展,世界是平的。自命为佼佼者的人以进哈佛耶鲁,摩根高盛为荣,以成为世界精英为傲。但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是最敏感的,长春藤名校里的前辈的落寞,理想到头的迷茫,这个世界的灰暗与不平之处,逃不开我们的眼睛。现实与认知的极度差异,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已经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这一代人无需上山下乡,但相当一批人要在报酬并不让人羡慕的私企中外企中找到他们的运命,要在海外打拼出他们的天空。
我们是这一代打开国门后直接面对世界的中国人。虽然我们面对的世界和平台是在前辈建设平台上的,但是奋起或者沉沦,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该如何自处?也许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加入“他们”,然后在利益分享中可以来一杯大的。也许有一部分人看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却尚无力自保。也许更多的人只是为努力上升而奋斗,但是,我们的世界到底是共存共荣还是动物庄园呢?无论真相是什么,我只能说我永远记着祖母的歌谣和自己的来路,无论结果如何,我,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奋斗的。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说说我和我们这一代
🙂www....我辈85果然是豪杰辈出 haaghhs 字0 2011-10-08 13:41:44
🙂好孩子! 飞天鸭 字8 2011-08-27 23:17:46
🙂84年的非典型80后 28 Skoll 字1479 2011-06-15 08:11:17
🙂飞天鸭总结的生活跟我这个85年的生活完全不一样 5 jyzh 字302 2011-06-14 12:55:31
🙂这么说你是乡下长大的孩子了 酥油茶 字26 2011-06-14 12:57:25
🙂鸭鸭的状况我感觉和我这70末也差不了多少,那阵子真的感觉 4 白浪滔天 字178 2011-06-15 09:21:29
🙂同感,85年底生人,感觉属于85前多点 3 江南无影手 字618 2011-06-16 06: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