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锅37》数字危机(二) -- 本嘉明

共:💬20 🌺1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李锅37》数字危机(二)

这一段先跑一跑题,免得大家误会小本对韩寒一分为二的看法。

(一)

<TIME>的票选,揭示了一个互联网世代的新特点:

海量的中国用户涌入,要么改变游戏规则;要么改变游戏面貌;或者,二者都改变。如果二者都不许中国消费者来改变(哪怕是一点点),这个游戏会迅速没戏。

GOOGLE想主动从中国人的脑海中消失?在希拉里的唆使下,“被自杀”罢了。

〈TIME〉的票选,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北京的〈环球时报〉一样可以摆个平台,由全球自由票选。在〈TIME〉那边,全球来讲捧场的人多点,伊朗反对派的穆萨维可能是NO。1;那么在〈环球时报〉一边,倒可能是内贾德第一,至少中东的网民,比较放心到〈环球时报〉投票,不会被你任意篡改。

如果真有这么两个票选结果,我认为〈环球时报〉更反映了事实,因为内贾德比穆萨维,在这一年里更加有效地影响了世界,这跟你讨不讨厌他,没有关系。

而至于韩寒,如毛主席所言:“我影响不了中国,只能影响北京附近一小块地方。”

事实是中国大陆的用户,完全不顾评判的标准(影响世界),狂热地投票。这个游戏的面貌,就被完全改变了。

这好比在巴黎的一次美食大赛上,一众资深评委正沉醉于最正宗的罗宋汤里,突然有个中国大厨跑来,要CHANGE,在汤里加了整罐的豆奶。

加了豆奶不一定不好喝,不一定没营养(事实是更有营养),但这确实也不是那一百年来的罗宋汤了。

无疑地,美国有人想借重韩寒的“公义性”,谋己之私。而面对美国“巧实力”的挑战,中国ZF只要“一力降十慧”,招招扎实,就没有大碍,倒不必刻意去做什么。

回到杭君,我认为他做得相当好了,好过我的预期,但还不是最好。小本说过,主席当年革命的原则是:“先保存自己,再消灭敌人;不能保存自己,绝不消灭敌人------哪怕你是日本鬼子,老子也不上当。”

在那样复杂的环境里,人欲横流的首善之区,韩君能既保存好自己,又不断地打冷枪,还要注意不能失手打中要害------不然人家真急了,105坦克炮也是会拉出来的------这是要很大智慧的。我们可以说,如果杭君因为嫖娼被北京市局刑拘的话,基本上公安部和真理部会暗暗开个联合表彰大会,那位破案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女警员,直接升少将倒不至于,二等功是铁定了的。

(二)

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西方的“品牌”。

首先,什么一线二线,都是唬人而已。就拿各位姨娘们疯狂不已的皮鞋包包说吧,早一百年的时候,也就几个家庭小作坊,天天担心生存糊口的普通个体户而已,只不过因缘际会,皮匠正好姓“陈”,鞋匠正好姓“郑”,街坊们好记,玩意儿弄得也上心,自有一班太太小姐,需要昭告天下:“老娘御用的东西,都是教授专家定做”,于是花花轿儿人抬人,弄成今天的江湖地位。您要真被他两个金灿灿的大写字母唬住了,那您的情商,也就在铁岭老农民,本山他二舅之下了。

但反过来,美国人的事,放在台面上,你还真不能说他全错,彻底是垃圾。比如美国攻击欧元,本质上,欧元有自己的毛病,美国是见势而起,并不是无端生事。比如《TIME》的评选,基本上还是选的正面形象,即便是杭君,并不是罪犯人渣。美国当然夹带私货,但出发点,还是有摆得上台面的底线的,不至于引起全世界一片怒吼。

杭君只嘲讽社会问题,不能解决问题,这不能怪他。首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又要打冷枪,又要躲炮弹,实在压力大了,还要分心去合法飙车败败火,连看书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你再要人家写部《天龙八部》,去拿个诺贝尔奖,暂时不行(将来人家要硬给,也不是不可能)。其次,人的阅历是有限的,马克思也不是完人嘛。我们看好杭君的将来,希望他能自我加压,变个轨道,毕竟年轻嘛,早晨十一点半的太阳。但你不能永远这么愤世嫉俗下去,总要让位给后来的叛逆者,捉弄朝廷的游戏,大家轮流玩玩,以免罪名昭昭,招摇过市,市井相传,传票伺候。

要杭君踩倒鲁迅这个事,杭君当然是半推半就,乐得被人拥上宝座(要换了小本,直接宝推鼓励大家一下下)。真正下三滥的,是国内的摇旗呐喊者。你是弄文字吃饭的,不明白鲁迅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是彻底的“不见世面”。拿今天说,李敖坐过大小蒋的政治监,算是老三老四了,如果他跟鲁迅都放在1960年的大陆的话,鲁迅会被枪毙十回,李老色狼会因为告发郭沫若而当上康生的秘书,在文工团左拥右抱,这就是文人之间的差别!

国内有那么一车皮人,不是孤陋寡闻,而是刻意视而不见。杭君陷在这批人里头,凶多吉少------当然人家杭君甘之如饴,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你酸葡萄嘛。

本嘉明:【原创】《李锅37》数字危机

关键词(Tags): #李37-2通宝推:曾自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