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洛阳风物记之周南 -- 古城老农

共:💬76 🌺86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洛阳风物记之首阳山

首阳山镇位于偃师西侧,与洛阳东郊相邻,而有很长时间,这里曾是洛阳城的所在地,有“九朝古都七在偃,五朝建在首阳山”之说。按说在这里留下痕迹的名人大事很多,为什么至今还要以首阳山为名,让人首先想起的还是伯夷叔齐呢?这个困惑,早在两千年前的司马迁就有过。

太史公著《史记》,以伯夷叔齐为列传之首,这篇文章不仅文采飞扬,深雄雅键,经常被各种古文选本所选,甚至被郭沫若认为是古代文章第一,而且思深情重,集中阐释其毕生“究天人之际”所得的。只是,现在看来司马迁对天人之际的思索和结论还有欠缺。

司马迁以为“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以为“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以为伯夷叔齐之得名,在于孔子之称扬;许由、务光之高洁,不下伯夷叔齐,因未得孔子之赞美,所以名声不显。其实,他还是没有真的明白,伯夷叔齐乃至孔子何以大名鼎鼎的原因。许由、务光,让位轻富贵而已,伯夷叔齐,则不仅如此,更在他们以饿死而坚守信念,不为汹汹潮流所动。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而大小相等。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与整个时代对抗而不被击垮,那么他就获得了与整个时代同等的力量和名声。当文天祥面对征服整个世界的蒙古大汗而长揖不拜之时,他也就具备了与全世界相当的分量。

孔子之名,得之于当天下将不宗周而独以宗周为荣;伯夷叔齐之名,得之于当天下宗周而独以宗周为耻。名人之成名,或引领潮流而不疑,或抗衡潮流而不屈,皆独立而未尝依赖于人,司马迁以为附借于青云之士,则不知其所谓青云之士又附借于何人也哉?

附《伯夷叔齐列传》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通宝推:花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