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来说说邓小平的功过 -- 达雅

共:💬1329 🌺7870 🌵17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理科背景,文科从事中

看了这么多年的资料,对西方这些东西越发觉得拎不上手。

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中国在某些西方学者眼里还是很有神秘感的。有些西方学者会感慨于中国之神秘以及当时之落后。

李约瑟,的确对中国古代文化很崇拜,不否认这点。但是,就在那个时候,就连耶稣教也能说是现代文明标志的时代,李约瑟并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背景做出什么判断。那个时代的生物学,大家也知道怎么回事,远没有达到科学层面(以具体学科内数学计量工具使用程度为衡量)。记得放血疗法那个时代还是很流行的吧?技术史,我认为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人能准确描绘的。

经常性的回顾这些时代,看看到底他们怎么描述他们眼中的历史,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一些才从中世纪蒙昧时代过了几百年的人,描绘有着2000多年文字历史国家的技术历史;从海盗转行没几百年的人,就可以描述现代文明该是什么样子... 我认为世上荒谬之事莫过于此

至于你用来赞同李约瑟的几个例子,我还是有些存疑... 比如,17世纪出现的微积分和宋朝比,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回回炮,这种要用三角函数的工具,记载里面宋朝中国没有造出来过。但是到底当时中国数学落后于西方世界多少?九章算术可也是宋朝出来的。就算到了明朝,被元朝糟蹋了快100年之后,虽然有些技术逐步落伍了,还是很多人热情的把西方一些科学研究成果翻译成中文。徐光启之辈不少。如果没有蛮族入侵,会不会继续发展出中国自己的蒸汽机时代之大明帝国?

到底是中国现代人对于自己的历史挖掘不够深所以没有认识到自己历史上科技的领先,还是本来历史上科技就已经落伍? 我不是学历史的,希望以后中国历史学家可以写点这些资料给大家看。各朝各代搜罗一遍,应该很有价值。

谈到19世纪的洋务运动,我认为未尝没有成功的可能。可惜是大国暮年,再加技术落差过大,外忧内患,最终失败。可是却也给中国留下了几百万产业工人的底子。实在话,技术和体制关联有时候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俄罗斯就是个好例子。彼得大帝一代人就把俄罗斯给旧貌换新颜。

19世纪的中国文化,的确僵化过分,无法容纳新东西。这是由于清朝统治原因造成的。但是不是说这样就要一脚踢开。反而要学毛泽东,从这些传统文化里面吸收营养,结合新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人类间关系的变化,重新把这些传统文化解释,使之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中国的古代文化,绝非仅有理学这种诡异的伪君子文化。举例而言,春秋战国这种全国乱战时刻,是各类思想爆发的源泉。要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文化,不是粗通中文的外国人能做的事情。

毛泽东大致做到了这一点,可惜后面的人似乎都钻在共产主义这个概念里面。我认为毛泽东思想,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了西方思潮的产物,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地化。当然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再谈谈香港相关的问题。

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那句 全球围剿共产主义 有点过头。

不过让我们看看实际情况吧。80年代我虽然年龄不大,却也知道港灿们,台胞们回来之后怎么看本土乡亲的,就像我们现在看朝鲜一样。思想上对于共产主义国家的蔑视,我说的有错么?

也许你从国家层面研究当时的国际关系,认为要和中国合作对抗苏联,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就会让中国一把。当时美国新闻报纸把中国吹得很圣洁,没错。但是和对共产中国的人实际接触的时候,还不是资本家(个人认为就是高级流氓)天性,该捞就捞,什么时候给中国人占过便宜的?

说香港资本家那个时代会听共产党的话,我实在难以置信。你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么?当然霍英东这些红色资本家除外。

我还是那个比方,如果说李嘉诚当时忠诚于共产党更甚于英国女皇,他要造反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