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青蒿素到底是由谁最先提取发现的 -- Silvia

共:💬29 🌺14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青蒿素到底是由谁最先提取发现的

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和发明,是建国后医药研究方面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组织和与实施该项研究的523项目也因此被誉为医药界的两弹一星。在参加研究的众多科学家中,屠呦呦无疑是宣传得最多的,具有最高的知名度。根据大多数的报道,是屠呦呦首先发现青蒿低温提取的奥妙,并进一步提纯活性成分发现了青蒿素。但令人奇怪的是,屠呦呦迄今为止,既非科学院院士,也未在工程院院士中挂名。这与建国后其他的重大科技成就,如两弹一星,胰岛素合成,杂交水稻及激光照排(后三项与青蒿素并称为当代新四大发明)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2006年原523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剑芳编辑出版了《迟到的报告》,详细回顾了青蒿素发现和发展的历史。书中令人感兴趣地提到,青蒿被确立为研究重点是因为中医研究院屠呦呦课题组发现了青蒿的低温提取物具有神奇的抗疟功效,但青蒿素本身是由云南药物所(1973年4月)和山东中医研究所(1973年11月)首先提纯得到的。

2007年为纪念523项目立项四十周年,《环球人物》刊登了“拯救5亿人的中国抗疟药发明家”

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6/114912443499.shtml,

其中对屠的贡献也只说到“屠呦呦对青蒿的研究和发现,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为此屠呦呦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自己是“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

作为回应和反击,屠呦呦在2008年出版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从中医研究院的角度,详细描叙了自己课题组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经历和贡献,明确自己在1972年11月就已分离得到青蒿素。

这些回忆性书刊的出版,让青蒿素发现权的争执公诸于众,一时引来不少热议。罗泽渊(云南药物所)和李英(蒿甲醚的发明人)都明确质疑屠的说法。目前正反双方都在网上建立了博克:

http://blog.sina.com.cn/actstopmalaria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index1.aspx?typeid=127282&userid=396469

http://blog.sina.com.cn/qinhaosu

双方的支持者也纷纷到对方的博克上打擂台,砸场子。

除去常见的人身攻击和一些枝节性的纠结,如获奖证书,论文署名,专利和国外评价(老外难道比国人知道得还清楚?)等,最主要的争议在于屠呦呦1972年提取的青蒿素II是否就是后来的青蒿素。青蒿素II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被发现有明显的心脏毒性。这在当年几乎导致青蒿的研究方向中止。而云南药物所和山东中医研究所1973年所提取的黄蒿素和黄花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则完全没有心脏毒性,从而挽救了青蒿。后两者因为依从中药的名称,现被称为青蒿素。当年中医研究院派人分别前往昆明和济南,特地交流了心脏毒性的问题,并索取到了样品。罗泽渊还进一步提出中医研究院的提取工艺有问题。加上所用的青蒿品种所含青蒿素成分很低,因此1975年初当云南和山东按事先约定提供1克样品时,北京却以文革运动为籍口爽约。

青蒿素的研发经过,在中国医药史占重要的一页,对我国医药业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希望有科技史研究人员对有关原始档案和记录进行认真研究和考证,还这段历史以本来的面目。由于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已逐渐老去,像周克鼎和魏振兴这样的关键人物的辞世,这种保留还原历史的工作变得更加急迫。

关键词(Tags): #青蒿素通宝推:快刀浪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