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周秦引弓之族 -- 狂草舞茅

共:💬62 🌺7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的确,齐、鲁、燕等国地理布局是合理的,

诸侯的权力是在管、蔡事后扩大的(《史记》载“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邵)康公(奭)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左传也借管仲之口载此事;伯禽伐淮夷、徐戎有《肸誓》为证。)。

但如果仔细观察武王伐纣-武王去世-管蔡乱这3年内发生的事,就会发现:

1、所谓三监,邶、庸、卫三国仍是殷商遗族之国。(管)叔鲜、(蔡)叔度等只是被武王任命为国相,监视武庚。这个任命与武王令武庚继承商祀同时生效。而叔鲜、叔度的封地在管、蔡,发生在齐太公、鲁周公获封之后。叔鲜、叔度自然是有实权的,但比较自己的封地,仍缺少一项权力:大规模的殖民权。

管、蔡伙同殷商遗民叛乱,借口是周公不利于成王,实则是管叔鲜想继位,武庚想复国。按殷商之俗,管叔的确可以继位。但按周俗,早在古公亶父之前,周朝就形成嫡长子继位的传统了,否则吴太伯等不必逃亡,让位季历。管叔产生非分之想,可以说是被商人唆使;但也可以说是少量文化落后之周人生活在多数文化先进之商人中间,不自觉被同化了。

邶、庸、卫位于周地与齐、鲁、燕之间,如果此地周人被同化,则周与齐、鲁、燕之间联系,就不方便了。东征期间,齐、鲁只是各自为战,未闻燕起作用。

周公东征后,就把最顽固的殷商遗民迁至洛邑,其余分散分配给诸侯,又把邶、庸、卫合并封给(卫)康叔。卫康叔治下仅剩7族商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大规模殖民了。卫地加强后,前线诸侯国齐、鲁、燕就更巩固了。

2、如果分析一下武王的心理,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首先他希望严格执行文王的策略。虔诚到了自称太子发,奉文王的牌位出征,连年号都不要改。而文王的基本策略就是趁殷商和东夷大打出手,极力招致诸侯,扩大地盘。远方荆楚之祖先都被文王拉拢了,根据左传,直到康王时代,熊绎还在服事周王。为了致远,文王的策略中包含了太多前代圣王的主张,用于建立、巩固新征服的基本盘则显得太软了。

武王既然继承文王策略,自然会沿袭传统。比如伐纣胜利时,商人皆再拜稽(qi)首(类似于三拜九叩大礼),武王亦用同等礼节答拜,显示的是部族之间的平等尊重。武王优先封纣王后代,其次封夏禹、尧、舜等先圣之后。但如果封纣王后代是迫于形势,封先圣之后则无非挣些舆论分,于实则无补(到了楚汉纷争时,也有人劝刘邦封六国之后,思路如出一辙。被张良点破后,汉高祖评语:几败乃公事)。

武王封完先圣后代,才去再封功臣、同姓(准确地说,是同姓功臣。武王并未大封同姓),以及筹建洛邑等。齐太公、鲁伯禽就任,屁股还未坐热,叛乱就爆发了。

总之,武王一方面遵循文王之教,遵循古道,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有后患。他一面裁军、一面忧心忡忡、非常苦恼。但他始终突破不了思维定势,很快病逝了。

周公要硬朗的多,把成王抱在膝盖上摄政,让三哥、诸弟、群臣都来朝拜他(七年后成王就亲政了,难道当时自己不会坐?)殷商遗族该拆散就拆散,该分配给诸侯就分配;调遣诸侯出人出力修筑洛邑也是雷厉风行,一年就搞定了。大封同姓,成王剪了一片桐叶给幼弟叔虞,周公就借机封了唐国(估计成王此后不会再轻易做手工了)。

通宝推:种植园土,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