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过去30年为什么中国没有被问题压垮,还取得了不断的进步? -- 笨笨猪

共:💬216 🌺418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

[ RAM1 ] 于2010-03-22 20:46:0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实事求是的分析】是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

在大陆解决吃饭问题,被说成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一大成效,这是违背事实的。改革前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广积粮”政策,吃饭问题的解决经过了三个重要步骤:防灾减灾、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

第一是减灾防灾(修水库和防洪堤、排灌站)

这时主要精力放在减灾防灾上面。1958年“大跃进”中的兴修水利,修水库和大堤是非常积极的,成绩很大,计修筑了80000座水库和上万公里的大堤,全国水利工程的设计灌溉面积已达十亿亩。其间经历文革和大跃进时期,大跃进虽然有些失误,但堤防和水库到今天还在受益,现在长江大堤的高度就是那一时期留下来的,1998年长江大水,湖北嘉鱼牌洲湾溃口受灾人数是4万而不是400万乃至上1000万,就是因为当时已经把大堤修成网格状。

这一时期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却是一系列的运动,人民公社大锅饭养懒人的时期,这是极不正确的总体印象,严重违背了历史的真实。那些年农村的平均人口大约6 亿,80000座水库意味着每7500人就要修一座,而中国当时人口构成轻劳动力占人口比例小,在7500人中,劳动力大概只有2000人左右。而且在缺乏技术人员和可信的水文资料的情况下,为确保工程安全就只有提高安全系数,这更加增加了水坝的工程量。那时,每年冬天,村子里就只有些老头老太太,每家只能留下一个大人照顾小孩,其他人一律上水利。(老田)小时候经常听说的一些地名:张榜、大同、太平、白莲河等都是水库工地。每年冬天农民都得挑上铺盖、口粮和工具,步行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用最原始的方法修筑水坝,有些地方太远往往一天还走不到,有些吃奶的小宝宝也要跟着妈妈去工地。到春节才有几天假回家,过完春节继续上,到春耕季节才下马,就是把人力资源调动到这样的极限状态,也是用了接近三十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一过程。今天从统计数字看,大陆占 40%的水浇地提供70%的粮食产量,但达到这个40%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

第二农田基本建设

从70年代初期起,这一时期主要着眼点在于农田基本建设,建设大田大地为机械化耕作做准备。在“农业学大寨”的背景下,全国掀起了一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高潮。平整土地、治河修渠、坡地改梯田、治理盐碱地、打井抗旱、兴建水电站、生产农业机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现在一些人无耻的攻击人民公社,说那时养懒汉,可是不说懒汉的比例,大家知道农民种的地里,不是光长粮食,也是长草的,总不能因为长草就不种地了。有几个懒汉就否定了人民公社,是比较蠢的做法。

实际上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年出工日期为300多天,经过30年的时间,建立了大量的水库,平整了大量的农田,以及各种水利设施,道路、桥梁、房屋、工厂。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为中国的工业化劳苦功高,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资产。

可是现在呢,农民的年出工日期不到80天,首先是吃基础建设的老本,同时造成了大量的人闲置、无所事事,有力无处使,浪费了大好青春,耽误了国家的建设,倒是没有懒汉了(成了流浪汗或者饿死街头),这有什么效率可谈?造成现成的人力资源大量浪费,不是犯罪吗?要知道人力资源是不能存储的,是有寿命限制的、受生老病死的规律的制约。由于农民重新陷入无组织的状态,无法进行有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只好到处流动,即使有着乡土南离的制约,仍然有1亿多的人成为农民工出来打工,结果造成了很多其他的问题,如交通,治安等,这些问题已经相当的严重。

第一和第二步在七十年代末已经完成,直到进入21世纪,中国现有水利设施的80%以上仍然是70年代以前修建的(新华社2000年6月10日讯)。

第三改善农业生产技术

提高播种面积,主要是造田和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双季稻和间作),推广优良品种,化肥和农药的大量应用。

第三步也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当时大陆已经有超过 1100家的小化肥厂在运作。袁隆平等人于1973年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开始在南方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夏玉米单产世界记录的李登海,也是这个时期开始进行杂交玉米的研究。

这个时期的生产力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很大改善。1978年与1957、 1962年相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了96和14.5倍,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2.7和12.4倍,农村用电量增加了179.7和14.7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是巨大的。灌溉面积与1957、1962年比增加了64%和47%,而且质量有很大变化。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的大幅度提高,1978年与 1957年相比,由每亩98公斤提高到169公斤,增产72.4%。

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低于1952年的 395斤的例子,常常被用来说明“文革”经济的“崩溃”。实际上,即使在普及合作医疗、医疗卫生条件大幅度改善人口增长很快的“文革”时期,这个时期粮食也是持续增长的,全国人均占有量从1965年的544斤提高到1976年的615斤。至于人均消费量降低,主要是当时“备战备荒”政策的需要,和经济无直接关系。

为了适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从1977年起,国家采取了大量进口粮食的政策。1977年至1983年年平均进口104.5亿公斤,是建国以来的一个高峰期。1978年12月,《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粮食统购价从1979年夏粮上市起提高20%,超购部分再加价50%,粮食征购指标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稳定在1975年的基础上,并减少25亿公斤,净征购率只有15.6%。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

年份 中国粮食产量 (万吨) 增长(%)

1969  21095

1974   27525   30.5

1979  33210   20.7

1984   40730   22.6

解散人民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并不是一年就完成的,最初从落后地区开始,一直到新的一次理论突破,就是在集体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可以联产承包,这就已经到了 1983年了,从数据可以看到,没有全部解散人民公社实行联产承包以前,15年的时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的奇迹增长年代是1970年代而不是别的时代,是人民公社制度而不是别的制度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现在分析1978-1984年的农业的改革:粮食增长与化肥增多和品种改良同步前进,与粮价的上涨以及过去深挖洞广积量的余粮出清部分相关;大量进口粮食并造成大量的赤字,84年以后就不管农村了。这个效果立杆见影,农村城市的人很快就体会到了,从吃地瓜、窝头,开始大量的吃馒头。

政府公开的结论就是1984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高峰,从那时起,中国农村改革就徘徊不前,90年代就开始陷入困境。而这一年正是全国的人民公社解散,全部实行了联产承包,分田到户。

八十年代以后,在农村所做的工作非常之少,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从10%降到不到1%,从整体上讲,经济建设的中心业已转移到城市了。从城市立足的视野里,活跃的城乡集市贸易使城里人的菜篮子丰富起来。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这一阶段解决了少数城里人的“吃菜”问题。

从这个50年的大周期理可以看到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源,用粮食的生产周期来比喻,就是前30年开荒,耕地,播种,生长期,这段时间需要大量的劳动经济投入,但是收获是没有的,后20年是收获蒸馒头的时期,劳动投入很少,但是收获很大。但是必须记住,不能忘了下一轮的耕地、播种、生长期。

现在就到了这个关键的时期,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要加大合作力度,这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