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民工荒真相猜想:中国特色的滞胀已经来了吗? -- wqnsihs

共:💬1801 🌺5377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减少也是重要因素。

前2天路过一个很小的路边小服装店,橱窗上贴着招营业员海报。待遇1千, 后边写着,每天8小时,每个月休息8天。

街头小店的招聘广告出现这种信息,耐人寻味。1千的待遇实际上很低,现在看路边的小店招聘广告,营业员之类已经大量出现1500左右的广告了。而这家小店只开1千,但确写上每天8小时,每个月休息8天。

看报纸上说,昆山仁宝(全球最大笔记本代工厂)工厂给工人加薪15%,一般来说,台湾人最抠门,能省则省,主动公开的大范围大幅度加薪,是因为他们发现不这样真的招不到人了,而订单不等人。

前边分析过了,95年中国总就业人口7.25亿(官方数据,含农业),我们很多专家在分析就业压力的时候又犯了胡乱接轨的老毛病。美国可以只有几百万农业人口,中国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农业第三产业比他们发达。

呵呵,估计有河友改把茶水喷出来了。怎么可能?只是你仔细想,就会相通。同事出差去美国几个月,回来后让他老婆在家天天做回锅肉,一连吃了1个星期,解馋。美国的肉并不贵,特价的时候1,2美元就能买磅肉,肉基本比菜便宜。问题是,美国的肉不好吃。因为他们是直接电死的,没有放血这道程序,肉很腥。而中国人吃的肉,几千年来都是由屠户先放了血在加工的。所以至少,中国要比美国多很多屠户,毕竟给活牲畜放血机器干不了的。

而有数据说,中国不到全球20%的人口,生产并消费了全球85%以上的蔬菜。这是什么概念,剩下全球50多亿人,包括欧美日俄等发达国家的7,8亿人,只能分剩下的不到15%的蔬菜吃。大部分蔬菜是不能机械化大生产的,我知道的比如大葱,就有到扶正还是怎么的程序,很废功夫,没这程序就长不起来,会倒。这个好像是要一颗一颗的扶的,机器就不用指望了。中国18亿亩地,如果光种小麦,玉米,土豆,机械化足够高,也许1,2千万人就可以够用了。问题如果你想吃那各种各样的蔬菜,哪怕有1亿人务农,1人18亩地,很多戏法菜估计就没戏了。全球85%的蔬菜生产实际上对应着全球85%以上的蔬菜生产劳动要由中国农民来做,这个机械替代不了。

我估算,中国至少要有2亿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1个劳动力9亩地,6千平方,如果冬天搞大棚,1个劳动力估计还伺候不了9亩大棚的。

美国人买菜基本靠去超市,一个星期买一次,拉一车。而我们中国人更喜欢天天买菜,新鲜。身边的集贸市场,蔬菜批发基地,这里边送菜,卖菜的劳动力估计全国也需要有几千万。如果再算上农资化肥,各种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比如屠夫等。那么估计农业一个行业至少要需要3亿劳动力。所以我说,中国农业三产比美国发达,放过血的肉,天天买的新鲜蔬菜,路边小摊的新鲜水果,这些都需要劳动力,或者说一天至少需要26亿个小时的劳动时间。

而现在就业压力减轻后,很多人就不会那么拼命了,你让俺一天干12个小时,那俺去找个一天干10个小时的地方去,钱还未必少。这样总趋势就是即使就业岗位数没有变化,但因为许多血汗工厂开始从一天12个小时变成10小时,再变成8小时。社会总劳动时间还是大幅度的在下降的。体制内的,高端岗位的可能没有这种感觉,但最低端岗位,应该还是很明显的。建筑工地以前可能天亮着就干一天,现在中午天热也要休息了。在劳动生产率不可能特别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增加雇佣岗位来应对这种状况,这是个相互促进,相互加速的过程。民工越短缺,岗位越好找,让人家免费加班就越难,劳动时间减少,必须多雇人,更短缺,劳动条件更改善,8小时工作制真正实现。

回到昆山仁宝工厂,为了应对民工荒,仁宝加薪(原来已经基本都2k左右了)15%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重开越南工厂。越南工厂它早就有,但因为越南基础设施差,越南工人还喜欢罢工(有趣吧)。仁宝现在又开了它,但仁宝管理层的说法是,越南厂是不能指望的,工期紧,要求高的单子都不能往那放。停水,停电,机场港口设施不行,基础设施不到位,就容易因为各种不可预料的因素延误。工人如果突然来个罢工,生产中断1个星期的损失可能几个月都补不回来。所以仁宝在昆山照样进行2厂的建设,招不到人,就继续加薪就是了。

通宝推:乌金沙,西瓜子,曾自洲,wqnsihs,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