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周秦引弓之族 -- 狂草舞茅

共:💬62 🌺7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公刘

公刘登上豳(读Bin)地南岗,俯瞰这片广袤的土地。每一块山林、旷野、泉流、湿地,他都亲自考察过多次了。自后稷(Ji)为尧舜负责管理农业以来,公刘的祖辈世代充任充任稷官,故而也称为姬姓,直至他的祖父不窋从夏朝弃官潜逃回来。不窋逃回了老家邰,但邰地方太狭小了,所以公刘计划带领族人迁居。公刘对豳地的气候、土质无比满意,唯一的不安是北面的狄人部落和西面的戎族部落都距此不远。但此刻,温暖湿润的和风吹拂脸上,扈从族人兴奋的议论回响在耳边,令他忘掉了戎狄的威胁,更忘记了家族在夏朝的不快。

显赫一时的夏朝早已无以挽回的在走下坡路了。

天下诸侯的数量已经从大禹时代的5000多降到了3000多,但诸侯间的关系却更加错综复杂了。许多诸侯加入了善长贸易的商族势力圈。这个圈内,诸侯贡赋低不少,且可以获得优质的制成品和低价的物流服务。缺什么东西的话,打个招呼,商族就会派牛车源源不断地拉过来了,然后把本地出产运到别的诸侯部落交易。有了这种便利,谁还希望头上顶着一个吆三喝四、水利包工头出身的家族呢?毕竟,洪水数百年前就已消退了,土地因之更加肥沃,农牧产品产量增加了,自然而然,人们对青铜、织物等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了,而后者恰恰是商族的强项。

夏王向越来越少的盟友征收越来越多的贡赋,以对付数量不断增长的敌人。然而,军事征伐越多,盟友负担越重,就会反过来促使越来越多的盟友加入竞争对手的阵营。如果夏王恭行仁义的话,凭着高贵的血统与传统的影响,完全还可以再维持一段时间。

不幸的是,夏桀比仁君们要聪明能干得多。他要走捷径,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夏桀喜欢用奢侈的排场和煊赫的武功,来威服他的敌人。可惜他的胜利越多,排场越宏大,他就对农牧工商越忽视,他的支持者因而负担越沉重,怨言就越多,敌人反而更强大。后来,夏桀征调属国九夷之师讨伐商族的时候,九夷都不愿出兵了。最后连夏桀自己的族人和朝臣都无法支持他了。有人甚至诅咒“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个太阳何时灭亡,我愿意和你同归于尽)。

夏桀的敌人有很多,商汤的对手却只有一个。商汤誓师,简选良车70乘,必死6000人,联合各部落盟军,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鸣条(山西安邑)从西侧攻击夏朝都城,桀仓促应战,被彻底击败。桀撤退归依于属国三朡;随之汤乘胜攻灭了三朡,桀率少数残部逃往南巢,不久病死。汤回师西亳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地位,从此夏朝宣告灭亡。

公刘对这些并不关心。他的家族僻居西陲,是炎黄子孙从事农业开发的最西线:再往西和往北全是戎狄了。能够在这里坚持农业很不容易,游牧射猎反而更顺便些。事实上,公刘的不少亲戚,无论是父族的姬姓和还是母族的姜姓,都保留了戎狄的生活方式,称为姬姓戎和姜姓戎。所谓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本来就是个相对概念。没有‘华夏’、‘中国’、‘中原’,何来四夷?西到赐支,东到海滨,大地上本来活跃着成千上万个诸侯部落,大的上千人,小的百多人。这些部落或农或牧,或者农、牧都不懂,只懂采集射猎。分散在深山密林之中的部落,则完全接近蒙昧状态。直到黄帝,中原各部落才逐步固化以农为主、兼顾畜牧、工商的生活方式,规定了典章制度,发明历法、天文、阴阳五行、甲子纪年、文字、医药等,逐步和周边部落区分开来,才渐渐有了夷夏之别。

如果以生存方式区分夷夏,尚有几分可取之处的话,那么以血统区分夷夏则属于完全谬误了。夏桀之子带父亲群妾逃到北方,变夏为狄;后稷之子孙也多有混迹西戎者。投靠公刘的人群中,也多有戎狄。商汤景亳大会上,3000诸侯,几为华夏?几为夷狄?诸侯时常迁徙,又彼此通婚,他们的后代,又何以辨别华夏夷狄?

华夏之人,常常贬低戎狄贪而无信,无礼仪廉耻。其实草原之上本来就无须礼仪廉耻。如在华夏,村落之间数十、数百年彼此为邻,不守信、不遵礼仪则必遗子孙之累。草原之中,迁徙无常,弱势部落须臣服强者,然后随同掳掠,分一杯羹;如果强者衰落,则下属或叛逃,或反目为敌,反手杀戮抢掠之。草原的一切就是为了生存。故而草原之上,强者往往更强,然后忽而解体,神秘消失。唯有土地不变,淡淡地迎来下一批主人。

公刘既然以戎狄为邻,自然明白这些。但公刘的逻辑很简单:无论戎狄还是华夏,都需要吃饭。于是,这个20多岁的青年,精心为族人迁徙到豳筹备了充足的干粮,迅速建立了定居点,定居之后又迅速开展农业生产,储备了大批粮食。稳定的食品供应对周边居民产生了无以抗拒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公刘的豳邑。这个小小的城市,将会扩展到泾、渭流域十数个县,它的影响将会扩展到整个华夏区域,将改变东亚这片土地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

通宝推:种植园土,铁手,随意溜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