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占豪:《近期中美国际肉搏路线图》 -- dolong

共:💬129 🌺5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新大秦帝国(第一部)》交流

占豪兄:

笔耕不辍,持之以恒,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每日拜读兄长博文正如一日三餐,在汲取兄长智慧营养的同时表示个人深深的谢意!

最近从网上下载观看了《新大秦帝国(第一部)》,观后总觉荡气回肠,甚是感慨,再次提笔抒怀,望请兄长多多指教!

《新大秦帝国(第一部)》这部影片描述了大战连年的战国时期一个极贫羸弱的西部小国(秦国)如何在秦孝公的带领下,重用能臣、革新变法、锐意进取、大气磅礴的不凡一生!描述了时代巨子、法家的践行者卫央审时度势、气吞山河、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传奇一生!虽然此片没有在央视播出、并带有一定传奇色彩,但我认为确是一部难得的史诗巨片,更是激励国人、奋发图强的励志大片!

影片内容不再详述,建议国人用拿来主义细品此片!

观后,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国家的改革创新要远比打一场战役更艰辛万苦

所谓改革就是要遵循历史(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处理政事国务,就得有破有立,势必会触犯部分既得利益者,如何明确改革的方向、精选改革的团队、平衡错综的利害,维护社会的稳定等等,确实不是一件易事,甚至是举步维艰。但有一点,那就是无论再难,作为一个国家也好、一个部门也罢,决策者都应有改革的勇气的胆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趁势而为,做一个顶天立地、慷慨大义的弄潮儿,重要的不在于说了多少,而在于做了多少!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正在变革中前行!作为民众也好,作为官员也罢,当有为改革牺牲自我的觉悟(民众在这点上做的显然优于官员),民族的复兴需要几代人、数十年的隐忍、奉献、甚至牺牲。因此,为官者当以天下为公,为民者当以大义为重,我中华民族方能内圣外王,彰显四方!

二、要想国强必须心齐,要想国盛必须民富

俗语常说“中国一人是条龙,十人十条虫”!此言虽有些偏激,但也说明了一点:中国人不遇危难时人心不是很齐的。因此笔者特别喜欢《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经历过5000年文明史的炎黄子孙、特别是当代的中华儿女更应常怀忧患之心、而不能安于现状、乐享其成、纸醉金迷、内耗消沉,应当承担起做(男)人的责任、齐家的责任,像占豪兄一样持之以恒,忧怀天下,凝聚万民之心,吾国安能不强!

笔者认为,国家强盛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民富:民为水肥、国为树木,水肥不济,树木岂能强大!树木成长的初期,需要水肥全力的供给来保障成长之需,水肥是慷慨的、无私的;当树木长成,能够庇荫一片的时候,树木必须用根须固牢水肥、枝叶反哺水肥,形成良性循环,大树才能生生不息,越高越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目前实行的一系列民生工程,正是夯实民基、增加民富的有效国策,虽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需要时间、毅力和大智慧来化解。笔者认为,当下增加民富的思路有三点:其一教育为基,增强国民的精神智力财富——开放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把好根基,不可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其二民生为本,增强国民的物质福利财富——重点应合理配备社会资源财富,采取多种措施缩小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由于人口庞大,短期内的社会福利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贵在坚持!其三科技为柱,增强国民的科技财富——首先要拿到科技制高点(如航天技术、反导技术、生物技术),其次是加大科普力度,不仅仅要宣传好、还要普及好、应用好,努力增强全社会学用科技的良好氛围(而不是全民整天抱着高科技的电脑打游戏!)

三、今天的时代需要更多的民族脊梁

古往今来,我中华民族具有民族脊梁的仁人志士曾出不穷,各个铮铮铁骨、独领风骚,屈原、卫央、包拯、文天祥、谭嗣同、鲁迅、钱学森、袁隆平... ...不胜枚举!当然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仁人志士,他们都是民族的魂魄、是国家的脊梁!当今的时代,仍不乏这等义士(工人、农民、学者、官员...),以民族、国家的荣辱兴衰为己任,不求名、不争利、心系民众、胸怀天下,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无形地推动着国家、民族事业蒸蒸日上!我等晚辈自当感恩致谢,并继承发扬!

然而时下,社会当中却弥漫着趋炎附势、急功近利、居功自傲、安逸享乐等浮躁气息,这或许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阶段,但我认为此时需要更多的是仁人志士—— 勇于树正气、敢于讲真话、真心办实事,挑起国家的重任,挺起民族的脊梁!作为民众,客观条件虽不能让人人都做斗士,但都应承担起自己的那份人格责任、工作责任和家庭责任,因为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国人当倍加珍惜!

最后,还是用央视记者柴静小姐在首都女记协大赛上演讲的最后一段作为结尾————“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些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向占豪兄和厨娘问好!

布衣书生

2010年2月6日

交流:

任何一个国家从弱小到强大都是必然经历一个励精图治的过程,这个励精图治主要是时也、机也、运也!时机运不好再励精图治也是没用的,就像明末时崇祯那是多么希望通过励精图治来实现强国,可惜他的祖先造得因已经积重难返,也别说一个崇祯,就是十个崇祯也救不了大明。所以,一国也好、一人也好,其命运有多大造化都是时也、机也、运也!

中国自宋以来经过数百年逐渐由盛转衰,虽然清朝强盛但与汉唐仍相去甚远,清后半期的闭关锁国更使得宋以来积弱得以彻底的爆发,两百年的混乱直到1949年中国才重新回到正轨,迄今六十年终于使得数百年积弱的中国有了一个新的上升期。这就是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一个重新走向强盛的历史阶段。当前的这种因实际上在光绪时已经种下,经过数代人的不断播种,终于到了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背负着让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强大的历史使命,所有明知道而不愿意背负这个使命者死无颜面对先人,活无颜面对子孙。

关于民族的脊梁,其实我一直认为脊梁是老百姓,没有老百姓上面说的那些人都等于零。一个国家仅靠几个人那一定是要完蛋的,一个国家靠的是一个民族,一个民族整体的能量,那才是民族的脊梁、支柱。上面的人物列表我认为其中一些是无法提上台面的,虽然说冠冕堂皇的地位很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那是时代的政治产物,与实际高度相差太远。至于是谁,我这里就不点名了,战友们可琢磨一下。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国人就应该尽一个国人的本分,一个国人的本分就是要有民族精神,有多大头戴多大帽子,站在适合自己且自己又能站得住的位子上。其实,承担好自己应有的责任就是民族的脊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