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水浒之石秀故事 - 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黑道大哥 -- 无斋主人

共:💬40 🌺2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斋兄、柠兄说得都有道理

正如柠兄所言,武松、石秀再相似,毕竟还是可以找出许多不同点来。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在水浒中找出一位与武松最相似的人物,那么应该非石秀莫属了。

归纳一下两人的相似点:

1 都是出身微薄;

2 都有精细的一面,也都颇知进退之道;

3 都爱抱打不平;

4 都有那么一段叔嫂的麻烦

再看看两人的不同点:

1 武松突出的是个“傲”字,虽然他也有短暂地趋附张都监的经历,但其一生之主线,是绝对对得起这个“傲”字的。(当然智深也是)

而石秀的性格方面,却没有太多“傲”的因素,而是突出了一个“敏感”和“乖觉”。当然,“狠”和“拚”是他性格中的另外一面。

粗看之下,“傲”和“敏感乖觉”都基于一种强烈的自我尊严意识。但细究起来会发现,前者是一种天生的、从骨子里带出来的自然而然的东西,而后者则是后天艰难生存环境打造出的一种性格特质;另外,前者还基于一种自视极高的心理,而后者则基于一种普通平民的心理。

应该说,武松虽出身微寒,但骨子里却是个贵族!而同样出身的石秀,在心态上则与平民相差无几。我以为这种深层次心态上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外在表现的不同。

因为这个傲,武松可以在一文不名又寄人篱下时,仍然不甘人下、不受委屈,以致被柴进所疏远。其实武松之所以会酒后动粗,还是因为他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个贵族,应该得到贵族般的待遇,而一旦有人视其为普通的寄人篱下者而慢待之,自然会令武松恼怒发作。

敏感乖觉而平民心态的石秀,却决计不会弄到这个局面。

因为这个傲,武松又多了几分狂放,所以会在“三碗不过冈”痛饮十八碗!

精细而理性如石秀者,却多半不会如此狂放。

因为这个傲,武松遇虎警而终不返,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也因此成就了柠兄所言之小概率事件)

精细、理性而平民心态的石秀,也会因为怕人笑话而偏向虎山行吗?多管不会的。

因为这个傲,武松时而精细时而又表现出不设防和任性恣肆的情况,所以武松会栽在张蒙方手里,所以武松会在酒后跟条狗较劲而跌在水洼里挣不起身,最终被孔家庄客拿获。精细理性的石秀则从来都没吃过这种亏。(大名府那次是石秀故意而为)

2 虽然两人都有精细的一面,但石秀明显更胜一筹,因为他完成的计划比武松的难度更高,需要更多的算计、城府和忍耐。石秀的临机应变能力也应强于武松。

3 石秀的“狠”劲儿和“拚”劲儿,似乎也在武松之上。或者说,整套水浒中,恐无一人能在“狠”“拚”方面与石秀相匹。

武松的武艺显然是高于石秀的,而且应该说武松的习武资质可能是梁山好汉中最高的。另外,武松的体貌形象也是极其长大壮猛,属于千万人中你一眼就能看见的那种,明显就不是普通人!大概因为这些原因吧,武松一向自视极高。说实在的,凭武松过人的武艺和豪气,即使没有打虎这个偶然事件,武松总可以评价其他机遇扬名立万、获得统治阶层中一些有识人之能的人物的赏识。

石秀的武艺没有武松那样出色,体貌特质也很平民化,所以他没有武松那种自视极高的心态,也较难通过正统途径获得统治阶层的认可。因此石秀只好更多地靠一个“拚”劲,来维持生存和争取发展空间。

在这一点上,我是比较同意斋兄看法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