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年政治经济展望之三:动荡年华(一) -- 井底望天

共:💬366 🌺309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杰弗里加滕:美国需要调整对华政策

华盛顿向台湾出售武器,已致使北京方面威胁将予以报复,但中美关系曾经受住了更严峻冲突的考验。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制造的问题要远大于此。目前美国的做法是,在双边会谈上拍着胸脯做出种种保证——类似于早些时候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和小布什(George W. Bush)任内的战略。鉴于当今世界已经改天换地,这种战略已经落伍,也没有成效。

在克林顿任内,美国军事实力处于鼎盛时期,而且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商业扩张。当时美国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世界,美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被奉为全球领袖。而另一方面,中国刚刚从落后中崛起。因此,美国对华政策具有浓重的双边色彩是符合逻辑的。美国有迫使中国开放市场、放松银行监管的资本。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Commerce and Trade)以及一个类似金融事务论坛的创立,占据了中美关系舞台的中心。

作为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沙皇,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于2006年建立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这一论坛兼顾贸易与金融事务,而且较之其所取代的前两个论坛,涵盖的话题范围更广,涉及的部长级官员也更多,不过仍然是一种完全双边的机制,所依赖的前提假设是山姆大叔依然有能力强迫中国调整政策。

奥巴马(Obama)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就是给这个核心论坛重新命名,称之为战略与经济对话(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目前由美国财长和国务卿与中国同级别官员共同主持相关会议。不过美国依旧以为,自己有能力劝说中国改变政策。

继续以惯常的力度推行这种双边主义的问题在于,与十年前相比,美国如今已式微力衰:财政状况失控、银行体系失信、军队则因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筋疲力竭。无论过去二十年美国占据了怎样的道德高地,如今都已失不复得。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令人震惊: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数亿民众摆脱贫困,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不仅与亚洲国家加强外交来往,与拉美和非洲国家同样如此。但或许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已累积了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债权国。

双边关系与行动非常重要,例如奥巴马政府建立起的能源合作。但美国过分倚重于这种机制,已经开始有些弄巧成拙。美国的筹码不断贬值,而中国对此心知肚明。单靠华盛顿来敦促北京对人民币重新估值、或是签署气候变化条约、或是接受网络自由,效果甚微。要撼动中国根深蒂固的立场,唯一可能有效的政策就是编织一张多边协议的大网,既符合中国的利益,又能够约束中国。当然,在这些协议的制定方面,中国也必须拥有很大的发言权。

现有的最佳范例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在这个组织中,中国必须遵循众多主要国家都赞同的行为准则。该组织还拥有一个有序的裁定程序。尽管美国依然拥有领导力,但应该将努力重心放在为其它类似的协议谋取多边支持上面。美国应竭力推动一个以多元货币为基础、更为强大的新全球货币体系的创设,为货币管理制定中美两国都认可的强制性规则。华盛顿应加倍努力,与一系列国家共同起草一个可执行的气候变化条约。还应该就互联网管理的全球安排谋求其它国家的支持。

美国不能独自制定协议条款,但通过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鼓励欧洲、日本以及特定的新兴国家接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规则,它就更有希望说服中国也加入其中。这需要美国换一种思维来看待中国,所需要的时限也不是以年、而是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但尝试一下不会有什么损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