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占豪:《近期中美国际肉搏路线图》 -- dolong

共:💬129 🌺5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印度阿三和高丽棒子的称呼>

关于时事的评论,有人认为分析中称印度为阿三不妥。关于称呼,笔者想随便侃侃,其实网上很多人不但称印度为阿三,还称韩国为棒子,还称日本为鬼子、倭人,还称俄国人为长毛,还称欧美人为“鬼佬”。这些也就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而已,但笔者不会用其它称呼去称呼非洲人、印第安人、土著人。不过,难道说只能别国的人称我们为支那人、东亚病夫我们就不能称他们别的?更何况所有如上有称呼的都不是没有渊源。今天就顺带侃侃印度阿三和棒子的渊源,还是蛮有趣的。

话说七、八十年前,上海还是个租界,所以老外非常多、尤其是英国人,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维护上海租界的治安,所以英国人找了很多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来当保安警察(当时的名词叫做巡捕)。

这些印度佬的皮肤都很黑,加上宗教信仰之故,头顶上都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一开始都叫这些印度警察为「红头黑炭」。

不过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详见成龙的警察系列电影,不是都叫警察为阿SIR或是警SIR吗?)。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于是印度警察就被叫成了「红头阿三」了。

后来又过了几个月,上海人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印度人都是缠着红巾的锡克教徒,印度还有很多不缠红头巾的其它宗教人民。所以上海人索性就把「红头阿三」改成了「印度阿三」,于是这个不礼貌的浑号就一直沿用至今、几乎华人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还是习惯叫印度人为「印度阿三」。

另外还有一种可信度颇高、已经被列入俚语辞典大百科的说法!就是当时上海租界的民众经常要与这些印度警察沟通,不过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腔怪调,所以当时上海的「警民沟通」可说是鸡同鸭讲、非常地不顺畅!

不过上海人居然从这种鸡同鸭讲式的沟通上,又找到了新的乐子。因为他们发现印度警察每回遇上了舌尖嘴利的上海民众的时候,总是会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喜欢结结巴巴地反复讲着:「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警察的经典结巴名句:「I Say」、用上海话来发音,又变成了「阿三」。

客观地说,称印度阿三的确还是客气的,因为他们的确有点二,自己称要造航母,自己造不出来买零件也要DIY一个;自己造不出飞船就是买俄罗斯一个也要上天;如果我们也这样那我也会骂我们的人二。印度阿三怎么来的呢?

  下面是关于高丽棒子的由来:清末开始,觊觎东北的日本人开始向东北进行大规模渗透和殖民,在9.18东北沦陷后更是达到高峰。而要进行殖民最重要的就是移民,尤其初期日 本在华人员多数是军人,日常统治和管理也需要人!但限于日本本国自然状况,也是因路途遥远和经费等问题,所以从日本本土不可能调来足够的人手,于是,日本 就从当时早就与日本“合并”的朝鲜半岛征调大量的韩国人(当时叫什么的大韩帝国,屁大点的地方还能称为大韩?)来华,这些韩国人在接受了所谓“日韩同祖” 的教育后,来华后开始为虎作伥。但是日本人对韩国人根本不信任,所以这些朝鲜警察手里没有任何武器,还不如中国的伪警察,伪警察还发一根警棍呢。无奈之 下,这些二鬼子就用朝鲜妇女洗衣服的洗衣棒当打人的武器。由于这些二鬼子比日本人还凶,所以老百姓背地叫他们高丽棒子 。

 那些韩国警察,就随身带根棒子,稍见国人不顺眼,就用棒子一顿毒打。已经无法算清当年多少国人惨死于韩国人的棒下。无奈之余,国人背后把他们称做“高丽棒子”!

在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时候(就是伪满州国的时候),人分为四等。一等的,当然就是日本人了。二等,是满州人,这个大家都理解,好歹满人统治过中国,溥仪那时还是伪皇帝。三等人,就是韩国人。第四等,才是汉人。

而那时最欺负汉人的居然是韩国人!那时的下层伪警察全是韩国人,而且在打中国人方面的狠毒程度还超过日本人!那时大家都是亡国奴,就因为他们比我们早当了几天亡国奴?于是中国都叫韩国人为:高丽棒子!一来是表示轻蔑,二是因为他们都是用棒子(警棍)打人,那时满州的中国人都非常狠他们,给他们的评语是:阴险狠毒!

而且棒子也的确挺棒槌的。比如韩国,那么大点个国家非要称“大韩民国”,地图上竟然把自己国家的名字写到中国境内。更搞笑的是,竟然称自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什么孔子啊、老子啊、秦始皇、曹操啊什么的都是韩国人,反正只要是在中国有点长成就的都是韩国人,就差说中国的一切都是韩国的了。叫棒子冤枉他了吗?不过,韩国历史上本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直到清朝还是这一点毫无意义,包括国旗都是用的中国太极图,文字用的汉字。

再比如,鬼子、倭寇、倭人、长毛、鬼佬这些到历史书上都可以找到的称呼颇有渊源,笔者称呼一下又能怎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