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肖斯塔科维奇的面具(一)wer ist wer -- 道孙吴

共:💬106 🌺14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肖斯塔科维奇的面具(二)1905

一个人出生的时代对一个人有多大的影响??一生中经历了7年战争,美国建国,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德意志民族崛起的沃尔夫冈。歌德对之的看法是,它塑造了我。而1905年也是这样一个年份

1905年在梅特涅和俾斯麦体系中享受着自己历时100年黄金时代的欧洲人不会想到,他们的瓦尔哈拉即将崩塌。

崩塌的开始照例是那个“欧洲宪兵”,貌似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亚利山大二世的改革虽然帮助了俄国工业的大发展,可被土地赎买费压迫的破败的农村和没有任何保障的工人所得到的只有嫉妒与愤怒。在20世纪初,革命一词对渴望新生活的俄国工人来说,充满了魔力。

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资本主义势力的盲目扩张,为我们带来了罢工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这股新浪潮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到达了第一次巅峰——1905,某个叫托洛茨基的人如是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沙皇尼古拉二世

沙皇陛下-上帝的使者,是英明而睿智的,是仁慈而宽容的。为了使竞争不过西欧工业品的俄罗斯工业品有一个良好的倾销地,在沙皇陛下的好兄弟,德意志皇帝陛下的鼓动下,与东方的小矮子,仍未“进化”成人的日本打了一仗,结果大败。全欧震动,当年3月31日威廉二世访问丹吉尔来表示德国对抗法国在摩洛哥的兴趣,导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当年12月26日,受俄军战斗力的“鼓舞” 施里芬计划,这一施里芬伯爵的传世之作,问世。

国内当然也不好过,国内矛盾国外化已然失败。这时一位叫加邦的牧师带领了一群工人及家属上冬宫情愿,希望他们心中仁慈而又睿智的沙皇陛下能赐予他们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政治改革。那天沙皇不在家,又授命近卫军乾纲独断,于是流血事件发生了,死亡名单中有150名工人及无数工人对沙皇的忠诚。

老肖在第11交响曲中对之这一事件加以描绘悲剧的舞台就是白雪覆盖的空旷的皇宫广场,军号,战鼓和工人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阴郁,凝滞,肃杀并充满张力的气氛。当时列宁在苏黎世与其战友听闻此事所唱的送葬歌曲《你如受伤者倒下》穿插其中。

与以往作品的隐秘沉思不同,在第10交响曲至第13交响曲以及第8弦乐四重奏等作品中,肖斯塔科维奇更多地直陈自己的思考。其中第11交响曲,被看作是其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标题性作品,它的四个乐章都各有标题,分别是“皇宫的广场”、“1月9日”、“永恒的怀念”和“警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交响曲中,肖斯塔科维奇引用了不少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的旋律,例如《听吧》、《囚徒》、《你们倒下牺牲了》、《发疯吧,暴君》 和《华沙革命歌》。在第一乐章中,首先出现了《听吧》的旋律,其主旋律由长笛吹奏,副歌由加弱音器的小号吹响,同时,加弱音器的长号和低音号与之相呼应。 在这首歌中,把沙皇的背信弃义比作黑暗而寒冷的秋夜,它再次出现时,主旋律转由加弱音器的小号演奏,并自由地加以展开,其间还含有一个小小的高潮,在这个 沉重的乐章中显得尤其鲜明。接着,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歌曲《囚徒》的旋律,歌曲的词描写了一幅阴森可怖的景象,将黑夜比作锁住监狱大门的另一把锁。这一 旋律再次出现时,由长笛和单簧管演奏。

`

此 后,前面出现过的那些素材以倒叙的方式简短地逐一再现,先是大管奏出《听吧》的旋律,接着是开始的那个皇宫广场主题,定音鼓机械的敲击,预示战斗的号角, 如祈祷一般的皇宫广场主题变奏。其中预示战斗的号角声异常激烈,由两只小号吹奏而出。这一乐章的最后,伴随弦乐演奏出的带着忧郁与痛苦的旋律,小号轻轻地 吹奏出《听吧》副歌的回声,结束了整个乐章。

第 二乐章“快板”是交响曲的核心,它戏剧性地记录了“血腥的星期日”这一历史事件,先描写人民的游行行列以及他们向沙皇的请愿,然后描写沙皇军队的镇压。中 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如旋风般的急速演奏拉开帷幕,表现了涌动着的游行队伍的海洋;不久,在此主题背景上,出现了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的较具歌唱性的另 一主题,具有俄罗斯民间风格,表现了深受压迫陷入无尽痛苦的人民的形象,它引自肖斯塔科维奇自己的合唱长诗《1月9日》,这一旋律所配的歌词是:“哦,沙皇,我们的父王,看一看您的四周:沙皇的侍仆令我们的生活无以为继,我们无力抵抗他们……”。

主题的丰富变奏形成如涨潮和退潮般的两个高潮,在第一个高潮之后,小号低声吹奏出一个新主题,也出自合唱长诗《1月9日》, 并成为交响曲的主要主题之一,它在这里出现时仿佛预示着悲剧的降临。在更加强有力的第二个高潮之后,圆号和大提琴以更坚定的方式再次奏出经过变化的这一主 题,它由不同的乐器重复奏出,并随着“哦,沙皇,我们的父王”这一主题尾声的渐弱直至平息,由木管乐器演奏的冰冷无情的皇宫广场的主题出现了,它将音乐引 向对沙皇军队的镇压的描写。

定 音鼓与小号宣告了屠戮的开始,小鼓的敲击突然闯入,暴力与死亡的时刻降临了。肖斯塔科维奇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赋格主题,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以最强音奏出,它 将本乐章引至一个最大的高潮,在大鼓与锣的击奏中,小鼓强劲而急促地敲击着,整个乐队以最强音奏出皇宫广场的主题,铺天盖地地倾泻而来,顷刻间吞噬了一 切。主题已经被改变得面目全非,而当这一主题猝然中断,在各种打击乐器的背景上,定音鼓以最强的力度敲击出赋格的主题动机,宛如枪炮的疯狂发射,此刻,先 前冰冷的黑暗,在瞬间转为残忍与流血。然后,是再一次皇宫广场的主题,再一次疯狂的发射,广场上已经血流成河。前面出现的那个小号低声吹奏出的以合唱长诗 《1月9日》为基础的主导主题,由乐队全奏两次,而这一次,悲剧已经成为现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士兵向示威民众开枪

定 音鼓疯狂的发射嘎然而止,弦乐的颤音以最微弱的声音演奏出皇宫广场的主题变奏,不过非常接近于其最初的样子,仿佛是人们的轻声合唱,和低声的哭泣。在弦乐 颤音的背景上,第一乐章中那个预示战斗的小号吹奏,如祈祷一般的皇宫广场主题变奏,经过变化的《听吧》的旋律,宛如过眼烟云般地流逝而过。最后,随着弦乐 背景上定音鼓的轻轻滚奏,结束了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柔板”,是对1月9 日 被屠杀者的哀悼,它可以看作是一首葬礼音乐,以当时流传的一首送葬歌曲《你们倒下牺牲了》为基础。它以一阵低沉的拨弦开始,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气氛 抑郁,色彩阴暗。随后,加弱音器的中提琴奏出歌曲《你们倒下牺牲了》的旋律,它未加改变地被引用,背景的持续不断的拨弦伴奏越发显得阴郁,加强了悲伤的情 感。歌曲的旋律第二次出现时,变得更为个性化,情感的表达较第一次要强烈,旋律线更为宽广,悲哀的色彩也更加浓重。

铜 管乐的出现,使音乐在加强阴沉效果的同时,也渐显微弱的光亮;随后出现的弦乐合奏,先是以平静而忧伤的姿态出现,然后逐渐变得高亢,最终将乐曲引向高潮 ——弦乐发出最强音,定音鼓的重击随之响起,与铜管乐器一起将高潮推向夺目的顶峰,这一段音乐有着近似颂歌的特点,让人联想到对牺牲者的颂扬。大管将音乐 再次带入低沉的氛围中,伴随着低沉的拨弦,弦乐的演奏充满了哀伤。这一乐章的尾声与开始相呼应,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拨弦作为结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抒情乐章中,作曲家并没有将思路停留在哀悼的情感上,而是将哀悼化作颂扬,并宣示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你们倒下牺牲了》这首歌的引用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年被放逐在苏黎世的列宁和他的战友们,在听到1月9日屠杀的消息时,唱起的就是这首歌,并孕育出1917年的革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乐章所表述的内容,可以将第11交响曲与第12交响曲联系在一起。

末乐章“不过分的快板”以歌曲《发疯吧,暴君》的第一句旋律开始,铜管乐器与低音木管乐器奏出最强音,并如急风暴雨般地行进,不时响起定音鼓的敲击,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高潮处,由圆号和小号演奏出第二乐章中小号低声吹奏的出自合唱长诗《1月9日》的那个主题,但这次不是预示悲剧的降临,而是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乐章的中间部分主要以《华沙革命歌》的曲调为基础,以弦乐快速地演奏;接着,小号吹出苏联作曲家T斯维里多夫的歌剧《亚洲金莲花》中一段描写工人们唱着歌走向街头的旋律,它引发一种非同寻常的愉快情绪,那是对战斗所带来的快感的体验。

《发疯吧,暴君》的主题随后不断扩大发展,整首歌曲的旋律出现,由低音木管乐器、铜管乐器与弦乐演奏,与之同时出现的是小号与圆号吹奏的第一乐章出现过的那个战斗号角。接着,弦乐和木管乐器以最强音在《亚洲金莲花》那一旋律上演奏出高潮,第三乐章中那个颂歌特点的旋律闪现而出,然后又是小号与圆号快速吹奏的号角声,它引出了最后的高潮。

这一乐章终曲高潮的力度非常强大,采用的主题是“哦,沙皇,我们的父王”,它具有典型的肖斯塔科维奇式的悲壮,带着强烈的愤慨和斗争的精神,但却没有一丝哀伤的情绪。这一高潮猝然中断之后,弦乐轻轻奏出皇宫广场的主题,接着是合唱长诗《1月9日》中那个最初预示悲剧的主题,它的旋律抒情而悠长,在悲壮的高潮之后出现,显得格外的哀伤。随后,低音单簧管随后以强音演奏出第二乐章开始时那个如旋风一般的主题,象征人民的愤怒,以及人们消灭暴君的决心。这个旋风愈演愈烈,圆号在背景上响亮地吹奏出前述《1月9日》的那个主题,其它乐器随后融入其中,这一主题无限扩大,发展成一股巨大的洪流,象征了人民的力量不可阻挡,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英雄的性格;钟声随之四起,仿佛是一种警示,而定音鼓的不间断敲击,仿佛是一种战斗的召唤,交响曲就在这样的钟声与鼓声中结束全曲。

以这一屠戮为导火索,当时正在与日本交战的俄罗斯,其境内的动乱火焰愈烧愈旺,可谓内外交困。5月份,受到日本重创的俄罗斯舰队再也无心恋战,于是爆发了叛乱,其中波坦金号战舰全体士兵发动兵变的著名事件恐怕已经尽人皆知,这里就不详述了。9月,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到了10月,俄罗斯境内已经因罢工而告瘫痪,同时,学生的示威与工人罢工相呼应,其中特别是自由派知识分子十分同情这样的行动,而肖斯特科维奇的家庭就属于这一阶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舰波将金号,爱森斯坦导演

沙皇的统治风雨飘摇,不得不签署了《十月宣言》,被迫同意赋予人民以公民权,并承认任何阶级都有参与国会的权利,未经国会同意的法律视为无效,同时也呼吁遏制动乱,恢复平静。人们聚到圣彼得堡大学前欢庆胜利,然而这却是一个不完全的胜利,在随后的12月,莫斯科的一次工人起义遭到无情的镇压,最高当局下了一道格杀勿论的指示,以此作为报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民群众欢庆革命"胜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05年5月7日大臣会议,百年纪念

1905年发生在俄罗斯大地上的事件基本就是这样。革命尚未成功,可日子还要过下去。一年后也就是1906年。化学工程师,门捷列夫的同事德米特里·伯勒斯拉夫维奇·肖斯塔科维奇与其妻子业余音乐家索菲亚·瓦西里耶夫娜·肖斯塔科维奇的儿子德米特里出生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