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制造是否已经超越德国老爷车 -- 唐鸢

共:💬271 🌺619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点非常的赞同!

讲一个例子:我们公司是给德国HK做过产品的,对啦,就是那个H&K公司啦,做MP5的那个。但我们做的不是军火。电器类产品。有一次一个新开发的产品做完第一批量产,对方告知:铭牌侧面颜色不对,应同先前生产的产品一样。我们说,这个是按你们后寄给我们的样品进行的,并且,我们打样时就是这样的,你们也没有提出异议。现在我们已经有库存20000多个,你看怎么办吧!一般这种情况,小日本的做法是:如果不能改的话,都是用runing change(自然替换),因为日本人认为不影响功能和使用,就不需要额外花钱,再说自己确认过的东西,如果要报废的话,工程师对公司怎么交代,这种细微问题,工程师不讲,不会有人能注意得到,其它人还以为新产品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但德国人回复的非常快,那还只是一个品管工程师。现场就作出决定:全部销毁掉。为了怕我们以后弄混,他要求,当场当面全部销毁掉。虽然也就几万块钱,但他对于公司品牌的维护和细节的注重,并且不怕承担责任的这种作风,给我们的印象还是非常深的。

还有一次,在这个型号给我们生产以前,我们也试生产过他们的另一个系列:QUANTUM(老品牌了,不少人都听说过吧),一系列是5个产品,经过样品---试产以后,我们都马上要进入批量产了,但在最后一步,被叫停了。他们实验室最后还是认为给我们做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我们生产的产品,批量品质波动较大。那次可是个大损失呵。包括各种模具+原材料一共有150多万。他们说报废就报废了。并且他们那边从采购到品管工程师,没有一个受处罚的。

那两人后来在其它产品合作时,还来过我们公司几次。

这两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的深:一是德国人作为个人对公司品牌爱惜和自觉维护,另外一个是德国公司对于个人的一种宽容。可能这两项都是我们国内许多个人和公司都应该学习的吧。

(不好意思现在才补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