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民族主义(一) -- 井底望天

共:💬374 🌺1619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歪楼致歉

按说不该在井大的帖子里插队歪楼的,只是我个人实在不喜欢宋朝,尤其是宋朝文人和现在对所谓高度发达的宋朝的吹捧,所以一激动昨天才写了这么多歪楼。既然已经歪了,索性今天再歪一把,井大莫怪:)。

前边是论武,今天来说文吧。 先从2首诗歌说起

第一首

羽林郎

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第二首:

陌上桑

作者: 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这2首诗都还是很有名的,中学课本后边貌似都有。应该都是讲的汉朝的事,尤其第一首,霍家奴冯子都这个是史书有载的,应该就是描写公元前80年左右,被司马光骂成秦始皇第二的汉武帝死后几年左右的事情。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个酒店的胡女服务员,应该算不上什么社会上层人物吧,但从这几句看,貌似生活条件不错,至少打扮的很好。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从这几句看,去年邓玉娇遇到的事情这位胡女招待也遇到了,而且是地位极高,当时权倾天下的霍家奴冯子都。 只是胡女貌似不惜红罗裂就把冯子都赶走了,不像邓玉娇那么惨烈。 胡女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一点不给霍家奴面子。

而第二首秦罗敷拒绝太守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我理解秦罗敷这段话是对自己老公将来发展的展望和信心,那意思就是按我们汉朝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我老公将来会这样发展,你现在虽然是太守,但我选的老公,将来会比你更强。

另外诗中“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从这些场景看,当时汉朝老百姓生活的还是不错的,秦罗敷穿戴打扮很上档次,有品味。而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貌似都是可以有闲情逸致的观赏美女,只是回家再抱怨,不像被压迫的苦大仇深的样子。

至于宋朝是什么样子,那水浒里有。80万禁军教头的老婆因为长的漂亮,上了次香被衙内之子看上。堂堂禁军教头就被害的风雪山神庙,逼上梁山。 说起来,堂堂禁军总教头夫人比汉代的酒家胡的地位高多了吧。但酒家胡可以“不惜红罗裂”就把冯子都给顶回去了,而林冲尽管已经够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也还是逃不过妻子不保,落草为寇的命运。也许那只是小说和诗歌,但小说诗歌肯定是来源于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反映,生活在汉朝的酒家胡,秦罗敷面对权贵的调戏顶的理直气壮,如果当时的社会没有一套严密的制度让冯子都和那位太守畏惧,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那陌上桑和羽林郎还能流传下来吗?即使今天,邓玉娇面对邓贵大这个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项目招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最后确是用剪刀才能保护自己,她为什么不能像汉代酒家胡那样可以义正言辞的拒绝就可以把对方打发走?

而宋代的文人墨客虽多,确没有出过贾谊那样的人物,没有人能写出治安策那样的有思想深度的雄文。《六国论》 三苏可是一人一篇,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而苏轼的六国论则更绝,认为如果六国支持韩魏,那就不会有事。

把三苏的六国论读完,就会发现他们从没考虑为啥不学习一下秦国的奋发,而只是一味的叹息,埋怨六国。比较起来,贾谊的《过秦论》则要客观的多,至少充分肯定了秦国图强的过程,也肯定了商鞅变法。“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而三苏对六国如何对付秦国的观点,尤其最有名的苏洵的。我感觉就是《中国可以说不 》的宋朝版,就是只要我们起来说不,就可以说不的样子。至于如何说不,凭什么说不,如何面对辽和西夏的骑兵,不好意思,一概没有。

而贾谊在《治安策》里提出的治国建议则不是空话,而如何对付匈奴,则是“五饵三表”,与单于争其民。也是葡萄老大提到的战德。就我们今天来说,井大写的《大国游戏》和其他很多文章,就有《治安策》的味道。宋朝的文章尤其词是很优美,但没有汉唐的那股气象,多空议,少实践甚至没任何实践意义。

通宝推:好知明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