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古今白领能力水平功劳的考核标准(一) -- 迷途笨狼

共:💬8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古今白领能力水平功劳的考核标准(二)

论“忠”“孝”合一

“凡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我大清”“以孝治天下”,子告父,子亦有罪。为什么“忠臣”“孝子”会结合在一块,“忠臣”“孝子”的标准是什么?混世魔王刘黑七是出名的孝子,他是“忠臣”的好胚子吗?

所谓“德才兼备”、“有才无德”标准往往不是个人品质,而是服从精神,分别表示有能力而且服从,有能力也有叛逆精神,后者“只可利用,不可重用”。很多因为“有才无德”出局的人,第三方评价往往好得惊人,不少提拔上去的家伙,内部的口碑也臭名昭著。组织欢迎的是安心多干少拿(哪怕是表面上),把光环留给领导(或上级),把过错自己承担的成员。既要马儿少吃草,吃差的马料,也要马儿多干活,再好的“千里马”除了必要的口粮以外也不能多得。戴着马笼头,忍受皮鞭时一声不吭的才是主人欢迎的好牲口,因此越是好马越难以驾驭。任何嫉贤妒能刻意压制人才的领导,都不是有德之辈,与他们相关的“德才兼备”无非是武大郎选材时候的高跷,跟自立贞节牌坊的表字没有任何本质不同。

“才德兼备”,也要注意不能抢领导(和上级)风头,功高镇主时要夹紧尾巴,甚至用自诬求得保命。教育是从小开始的,奴才教育放到家庭普及率和普及深度最高,还结合了家长利益,能充分调动起家长们的积极性。如果被统治者个个像狗一样的听话,像牛马那样下力,像猪那样吃饭,饭量还不大,思想教育才算最成功。“顺者为孝”,“受大棒”也不跑才是奴才的好坯子,才能在“君要臣死”的时刻坦然受之还“谢主隆恩”。孔子主张“受大棒则走”,棍棒下打出的“孝子”肯定是孱头,“棍棒底下出孝子”跟孔子理论截然相反。靠自己奋斗而非运气或祖宗荫庇发家的成功人士,家庭相对民主,“领导眼里的老黄牛”往往只会拿老婆孩子出气,很多时候管孩子有“不教而诛”的味道,只是现实中的“猴子摘香蕉”试验。“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吃遍苦中苦,可能还要继续吃,民工吃苦多,现在和未来还是要受罪。只有吸取“苦中苦”的经验教训才可能成为“人上人”。“苦中苦”是穷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就像女演员和剧组成员都睡遍了,也未必能成为女明星,只要和制片方老板勾搭上了,基本一炮走红。

统治者看重的“德行”,无非是驯服的态度,有几个主子没专门提拔并庇护一批小人呢?曹操发布“唯才是举”的招贤令,“偷金盗嫂”等统统不要紧,杀孔融的罪名却是“不孝”。

比起官民关系,父子、母子、夫妻之间更亲密,家庭内部都不能平等相处,指望社会民主是妄想。如果父母逼迫身为公务员的子女腐败,“无违”的孝子就是贪官,还是忠孝不能两全有利于国家。百万富翁施舍一袋米和乞丐分给同伴半个馒头,意义是不等同的,明朝政府拖欠、变相克扣工资是家常便饭,不是勋贵和财主出身的干部,自己温饱都是问题。提拔干部,该选搞腐败行孝的贪官还是让父母忍饥挨饿的廉吏?孝是美德,不贪也是美德,对于老百姓,显然前者更重要,为什么会突出后者而不是前者呢?两千多年前,吴起的才干和不孝都是出名的,重用他可以强国,冷弱他可能衰弱,这样的不孝之子是否该驱逐出政府?蒋介石侍母至孝,毛泽东经常和父亲冲突,是否该认为老蒋道德更高尚,更适合统治中国?

“有国才有家”是经常看到听到的字眼,不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描述,先有家庭,然后是部落最后才诞生国家。“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让人感动,有的时候也是社会安全的必须,不过似乎很少从官员队伍中产生,也许他们相对人民可以说是人性本恶。

禁止自由恋爱、男女不平等是奴化教育的重要支撑,试想一下,如果女子都听丈夫话,几代以后,他们的子孙该是何等的听话啊!过去包办婚姻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肯接受包办婚姻的女子驯服,接受包办婚姻意味着也接受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婚姻是长久的卖淫”,如果要的高额彩礼不是嫁妆组成部分,嫁闺女等于把闺女卖给终身嫖客。“结婚证”像是合法通奸执照,大概是发证机关对领证人生活不放心,还要考虑“事实婚姻”、“婚内强奸”问题,同时增加离婚的难度,要是能像驾照年审那样对两口子年审就热闹了。

据说现在中国每三对登记结婚的就有一对离婚,大城市相对更高,现在当媒人有人情,以后恐怕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有压迫就有反抗”,扭曲人性的伦理制度私下里遭遇反抗是正常的。历朝历代造反者的行列并不缺乏孝子。在清代,不孝可能被凌迟,福临把多尔衮鞭尸,胤缜把一父同胞的兄弟们称作猪狗(阿其那,赛思黑),弘历把他老子呕心沥血的大作禁毁。据现实了解,清末至今,对婆婆不孝似乎是代代相传的。

谈“孝”间,伦理灰飞烟灭,寻“宝地”长期不安葬父母是常见的打着孝旗干不孝勾当的行径。韩国儒术治国600多年,现在流行和子女签赡养和继承合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