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全球变暖是大骗局 -- 陈经

共:💬113 🌺3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可信度的问题

看起来IPCC还是很慎重的。IPCC对于如何使用各种可信度的描述有很明确的规定,和一般论文还是不同的。

这里是IPCC的介绍:

IPCC在准备其气候变化评估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一致和透明地处理不确定性非常重要。第1.6节论述了对以前评估中不确定性处理方法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加。为了促进三个工作组对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保持一致,已要求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作者们遵循一套简单的关于在评估中确定和描述不确定性的指导意见2。本框图综述了第一工作组应用这些指导意见的方式,同时涉及到一些特定的对本报告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根据其来源,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对不确定性进行分类。两种主要的类型是“数值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数值不确定性源于对特定数值或结果的不完全确定,例如,资料不准确或者不能充分代表所感兴趣的现象。结构不确定性源于对控制特定数值或结果的过程的不完全认识,例如,用于分析的概念框架或模式没有包括所有相关的过程或关系。通常使用统计学方法来估算数值不确定性,并用概率来表示。而结构不确定性则通常是根据作者们对某一结果准确性的信度的集体判断来描述。在这两种情形下,所估算的不确定性本质上是对知识局限性的描述。由于这一原因,所涉及到的也是专家对现有知识水平的判断。另一种不同的不确定性源于本质上是混沌的或不能完全确定的系统,这限制了我们预估气候变化的能力。

这里评估的科学文献使用了各种不同的不确定性分类方法。与“随机误差”相关的不确定性具有随着更多观测资料积累而减少的特点,而与“系统误差”相关的不确定性则不具有此特点。在处理气候记录时,更多关注的是识别系统误差或者因资料样本问题以及分析和综合资料的方法所引起的无意识偏差。已经开发出基于定量分析的专门统计方法来进行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归因,并预估未来的气候参数。相关章节已经综述了这些方法。为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不确定性指南首次描述了科学认识信度水平以及特定结果可能性之间的精细区别。这使得作者们可以认为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掷骰子两次都得到六点)是高信度的,也可以认为或许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掷硬币正面朝上)是高信度的。这里使用的信度和可能性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应用时通常是相关联的。

IPCC关于不确定性的指导意见中给出的用于定义信度水平的标准术语是:

信度术语 结果正确的可信程度

非常高的信度 至少有九成机会结果正确

高信度 大约有八成机会结果正确

中等信度 大约有五成机会结果正确

低信度 大约有两成机会结果正确

非常低的信度 少于一成机会结果正确

注意“低信度”和“非常低的信度”只对特别关注的那些领域使用,在这些领域,基于风险的判断被认为是合理的。

这样的情况下,对其信度的描述进行指责是不方便的。IPCC本身是在做综述,其数据的选择、筛选原则,处理方法,都是有公开的方法的;其信度的评估,原则也是公开的。可以指责其信度确定的原则,也可以指责其数据的筛选有问题,甚至指责其报告并没有遵守其原则,但这些都需要一整套的数据和方法论支持。简单的概念性的指责对于IPCC的结论是没有影响的。

IPCC的确通过这个方法把反驳的门槛提的很高,但是的确要想反驳IPCC,如果没有类似的严谨性,结论是很值得怀疑的。对于我们这些并不是相关领域专家的人来讲,进行资料总结的人的严谨性是非常重要的。其过程严谨,那么其结论就更可信。我现在倾向于相信IPCC的报告,基本上也是基于其严谨性。反驳的资料里面,我还没有见到有如此严谨的数据处理。

具体的模型问题,内容在详细的技术报告里面,没有中文版的,我有计划看,但是刚刚开始,所以不清楚IPCC究竟在说什么。不过2007年版报告已经出来两年了,有批评,公开文献早就应该有了。如果您关心这个具体问题,能否查一下相关的评论做个总结?应该是受欢迎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