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初论理想、现实与利益 -- 葡萄

共:💬1143 🌺5599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诺斯替

并不能说诺斯替主义源自基督教。首先,有形的诺斯替宗教最强盛的二、三世纪基督教自身并未成型。其次,的确,诺斯替跟基督教共有部分重叠的来源,譬如希腊哲学以及中东地区的思想,但诺斯替主义不是新教这种从基督教内部来的异端,它跟基督教是异母同父型的兄弟而不是父子关系。

基督教里面的有形诺斯替异端持续的时间还很长,中世纪的波黑地区的鲍古米尔教派就是受到诺斯替影响的基督教分支。所以波斯尼亚王国跟正统东正教、天主教会的关系一直都不好。

另一方面诺斯替宗教在基督教以外还有不少,在维吾尔帝国地区也有受诺斯替影响的摩尼教出没。总不能说摩尼教是基督教的异端。

诺斯替主义是始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的宗教、哲学、科学混合主义潮流中最伟大的混合主义,不仅是两希文化的融合,而且是两希文化与印度文化相交融的产物。她也是出于那个时代人们深刻的内心需要,出于回归精神家园的强烈愿望,企图在各种宗教与哲学中找出关于拯救的共同性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回答宗教神秘主义和哲理性宗教中所提出的一切重大问题,如:世界和物质的起源、人的来历和命运、恶的起源和消灭的问题、灵魂的上升和下降、人从命运和有限中解脱出来、获得永生的方法等等。

诺斯替主义一般寓于新柏拉图主义、斐洛主义、犹太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与哲学派别之中,不构成对所寓之宗教与派别的威胁,但情况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积极的能量会独立出来与现存宗教相对立,从现存宗教中分离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以取代现存宗教及其教义;而这一般是通过对原宗教教义与历史的寓义解释来实现的。经过这一阶段,她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独立的宗教原则,把自己看作是所有宗教的真正的核心和灵魂,各种宗教形式只是她的外衣。她把自己看作是与神直接交融的手段,感到自己独立于所有宗教组织,拥有完整的内在确定性,以致于可以不在乎任何宗教身份。这是她的根本态度,无论其成员外在地属不属于宗教团体都不会变的。从此以后,与神交融 、成圣、忘我成了她的真正的和唯一的主题。

这个主题表达了神秘体验的抽象内容,它是一切内在的真正的宗教过程的普遍本质。然而,这种类型的与神交融,要求有一个普遍的宇宙论以保证拯救的可能性和实现的方式。它也要求提供从这一理论出发的、获得神秘体验所需的技术。于是就设计了种种理论,旨在解释神与有限灵魂之间的分离是如何造成,而这种分离的消除又如何能通过与神交融而得以消除。其中,神圣的火花或灵性的种子的理论即是这些理论中共同的核心。这些理论要表明有限的事物都是源于上帝而复归于上帝,因为上帝与人的同一感即使在人神分离的状态下也是一直存在的,并且这种同一感正是重新实现与神合一的途径。这些理论明确了生物堕落和复归的层次;而对于这个堕落与复归的过程的思考和理解本身就是宗教体验。这个理智的过程就是宗教体验的过程,并且,通过这个理智过程,宗教体验解释和澄清了它自己的观念。从这里产生了体验层次,即,理智的过程转化为灵性体验,直至理智与体验完全一致所经历的阶梯。

诺斯替主义由此成了一种独立的宗教哲学,她把宗教过程看成是无限与有限之间的联系的表达和意识。她独立于具体的流行宗教,但以这些宗教为外衣,隐藏于历史之中。由于她把感觉和有限存在看作是造成超越的神与内在的神性(人心内的灵性的种子)之间的分离的障碍物,因而主张放弃自我,与神融合为一,所以会导致禁欲主义。但是又由于感觉与有限最终是来源于无知,随着无知的被克服,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分离会自然消除,因此,禁欲主义与纵欲主义是克服二元论处境的手段,是她达到与神合一过程中的一个阶梯,并非她的目的和本质特征。

早期教会是她的栖身之所,她与教会之争的实质是:它强调了耶稣宗教中神秘的一面,把内在需要的普遍的宗教意识置于有历史基础的信仰之上,由此,减少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差别,使基督教的历史存在受到严重威胁。

“辩生于末学”,这也许是宗教发展之规律。继创世者之后一定是伟大的组织者,继富有想象力的思想者之后的必有学者式的教义系统化者,诺斯替主义也存在这种发展趋向。在基督教的信仰退化为对于信经和教条的认同的同时,诺斯替主义也于三世纪以后走向愚蠢、荒诞,并伴随着希腊人理智上的骄傲情绪。在初始阶段,诺斯替主义与教会之间有更多交流的余地,在宗旨上有较大的一致性。

由此看来,诺斯替主义是古代晚期汹涌于东西方之间的一场独立的精神运动,“对于克服二元论处境的拯救性知识的追求就是希腊化晚期的诺斯替主义的时代精神,这是一条新的精神原则,它超越种族与教派的界限,体现在当时的整个浪潮之中。”(42页)这说明诺斯替主义远非早期基督教的一个异端派别,相反在诺斯替主义的哲学式研究的开创者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看来,早期基督教恰恰是诺斯替主义的首要代表之一。“他把诺斯替主义的领域分成两半,即基督教的一半与异教的一半,其中基督教的一半‘也许是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半。’”(313页)在早期基督教中,诺斯替主义一度成为具支配地位的精神原则,大教会与诺斯替主义之间关于“正统”与“异端”的斗争,是基督教会及其中世纪得以确立的前提。《诺斯》对于这些基于精审研究而得出的结论的引介,使我们了解到古代诺斯替主义运动的精神内核及其广泛性,极大地拓展了我们认识古代晚期精神世界的学术视野。特别是将早期基督教运动放在诺斯替主义的精神背景下来看待,势必会开拓教父学研究的全新方向。

诺斯替主义”则被当作这样的一个定义,它指称的是公元二世纪的诺斯替主义体系这种独特历史现象,这个体系拥有一系列的连贯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总结为如下的一个理念:人里面的神性火花,从神性领域而来,落到这命运的、生与死的世界,需要自我神性的对应者来唤醒,以便能够最终重新成为一体”。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当然张新樟的抄袭是不能不提的,毕竟不是宗教学的研究者看不出张说法正误,只能姑且信抄袭源头的外国著作一把。问江城还可能说得出一二三四五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