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看书】细细碎碎《万物简史》 -- 月色溶溶

共:💬161 🌺27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嗯,你们初中化学讲的挺深的嘛

我上学那会儿,泡利不相容原理连高中都不需要讲。我还是从老版本的教材上看到的呢。

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我觉得科学家中还是性格正常的人居多。当然,如同泡利那样性格举止有特点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科学家中性格怪异的人的比例,是否比其他人群高呢?我觉得倒是未必。好多人觉得科学家里面怪人多,这可能是因为有些科学家成就斐然声名卓著,所以他们一旦有些异于常人的举止,就会很容易被大家流传和记住吧。

我个人并不欣赏泡利那样锋芒毕露的性格。不过物理学家中,还有些人有其他的突出的性格特点,我是很欣赏的。比如我们已故的理论物理学家,我国两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彭桓武先生,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他一生都在执着的追求物理,可以说几十年来心无旁骛,以至于他物理之外的生活,有的时候,也采取研究物理那样的单纯的方式,比如他二战中在英国,后来想回国,一开始打算坐船回来,但是听说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肆虐,随时可能击沉商船,于是就学习游泳,为的是一旦落水可以自救。后来又准备坐火车绕道苏联回国,于是为此而学习俄语。他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就自己看医书,然后根据书上的指示,每天早上看舌苔的颜色决定一天中饮水的方式(我多年前从彭先生自述中看到的,记不清了,貌似如此),如此坚持了数月,竟然真的把病治好了。

彭先生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似乎遇到任何事情,他的处理方式都想解决物理问题一样,目标明确,单刀直入。但是如果因此认为彭先生思维简单,不谙人情,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彭先生一生中在为人处世上,大的关节都是原则鲜明,义无反顾,从不含糊。比如在学成回国的问题上,他就说过“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是大事。小事情上也是如此,比如下面这段理论物理所刘寄星老师的回忆

比如1987年9月,彭先生去湖南长沙参加计算物理会议,会后游览了湖南张家界和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地,然后回京。我久等不见彭先生来所报销旅差,只好去家里找。当我说明来意后,彭先生的回答是:“报销旅差费?旅差费报销总该有个规矩,我的规矩是出席学术会议必须作报告,有了贡献才能报销。这次会议我又没有作报告,会后还玩了许多地方,怎么还能报销呢?这是我的自费旅游,还是我自己掏腰包吧。”然后他又以他惯有的幽默,笑着对我说:“嘿,你这个业务处长,得把所里的钱管好啊!”一番坦诚话,公私两分明。彭先生这番话,令我感动,长记至今。当然也希望今天的年轻同志,特别是得到了国家大量基金支持的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知道彭先生这个花费公款的标准。其实,这也是个国际标准。

我个人觉得,在生活中,彭先生和一般人的不同,其实在于,普通人也知道每件事情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的,才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往往碍于自身的惰性,欲望,或者人情世故的顾虑,所以不能在实际中选取正确的方法。而彭先生则是对生活中的事情,也拿出理论物理学家面对问题的态度,一旦确定了最优的解法,就毫不动摇的贯彻下去。

通宝推:陆合,明心灵竹,说几句,子系走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