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棒槌之中国房子怎么办 上 -- 萨苏

共:💬358 🌺1120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一些人眼里,房子已经不仅仅是房子了

从小在北京长大的老萨可能无法理解某些外地人的北京情节,原来这种情节的表现形式是去一趟北京,在天安门前照张相,吃一顿烤鸭,游一次长城或者颐和园或者故宫,现在这种情节的表现方式是在北京买套房子或者是让后代能在北京生活。对很多外地人来说,自己的子女在北京工作生活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我身边有很多这种例子。

以我的几个同学为例,他们有的是考到北京的大学,有的是大学毕业后进京,现在最少有一半已经在北京买了房。老萨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单纯用纸面的数字去计算小两口有多少收入,房价是多少,然后得出一个房价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结论。实际上,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很多时候,为了一套房子,不是两个人在战斗,而是六个人甚至更多人在战斗。我的同学基本都是这样买房的,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双方父母各拿出20-30万的积蓄,小两口再凑点儿,50-80万的首付就有了。剩下的就靠银行贷款,100万30年。小两口加起来可能也就是10-15万的年收入,还起来肯定是吃力的。由于中小城市生活成本低,双方父母每年再各拿出一个人收入,加起来大概就有4-6万,这样还贷款就不成问题了。

我不知道在北京有多少买房者是这种模式,但是考虑到中国庞大的规模,这样的购房者应该是占一定比例的。这种模式的危险性在于,短期内是能够支撑房价的,甚至可以看做是刚需。但是长期看,一旦小两口本身发展情况一般,收入水平没有太大增长,而双方父母年纪增大自身医疗费用上升甚至死亡,平衡就会打破。如果加上小两口要养育孩子的因素,这种危险性就会更大。

对未来的盲目乐观加上“北京情节”,可能是很多人冒险的主要原因。我和同学交流过,他们自己未必不知道这种危险,到二线城市工作生活,生活质量可能会更好,但是一旦进了北京再出来就会觉得没有面子,即使自己想这样,双方父母、妻子也未必同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