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我接触的国内知识工人的近期思想动态观察 -- wqnsihs

共:💬2350 🌺13088 🌵2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么就来谈谈国企。

我曾经在国企中层做过。我对国企最大的印象是,派系斗争激烈,官僚习气严重,喜欢搞人斗人,而不是做好企业。国企其实是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的,只不过没有什么人真正懂市场,懂产品开发,懂得在自由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和竞争,没有把资源利用好。大多数的高层领导年轻时都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训练出来的,他们已经习惯在计划经济环境下管理企业,很多人在生产管理方面还是很厉害的。他们的困境在于,他们的知识结构老化,头脑里没有“市场”这根弦。当外部已经是市场经济后,适应不了而已。(我有时候觉得,南方的电子厂、衬衫鞋袜厂的小老板都比某些领导强,因为他们脑子里有清晰的市场概念)

所以我的意见是,改造国企,首先应通过社会招聘,把管理层更新。(好像青岛啤酒)

我从来不认为,在轻工业的领域中国不能做。我在国内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国企、外企、私企都呆过。我的看法是,轻工业的市场目前的确已经丢失,外资品牌占据了垄断地位。但是只要找到真正懂市场、懂产品营销的人才,撬动市场,打破外资的垄断,绝对不成问题!说老实话,根据我的经验,只要给钱给人,把财务和人事权力放给中层,我没见过撬不动的市场。

您说品牌的问题,我的意见是,根据产品定位:

1、低端产品不用特别运作品牌,只要价廉物美,肯定有市场;

2、中高端产品当然需要品牌运作,只要找到有经验、懂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人才,这也不成问题;(譬如日化的佰草集,我lp一直在用)

轻工业其实不用国家投入太多,只要把一个精干的管理层搭起来,后面的事情不难。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地盘,我们自己都不能抢回来,那完了。营销人员稍微动动脑筋,在xx区域搞点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对各地的分销渠道做点工作,撒点银子。工作做到位,没有搞不定的。渠道基本上是只认银子,不认品牌的。

当然,如果中央和各地政府能够配合一下,不管明的暗的,给点政策,给点补贴,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操作的。政府关键需要做的是,防止外资利用资金优势,低价倾销。政府作为管理员,必须维护自由市场的秩序,决不允许外资垄断。我们看到,日本、法国这类工业强国,他们都没有放弃轻工业,为什么我们要轻易放弃掉呢?

放弃的后果是,

1、外资获得垄断地位,它就一定会追求垄断价格,严重损害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2、国内存在大量失业人员,浪费人力资源,而且还造成财政负担和社会的压力;

3、消费市场萎缩。

对资本主义市场而言,多一个失业人员,市场就少一分购买力。这点政府高层和很多经济学家似乎根本不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指标从来都要统计失业率的,失业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不仅是关系社会动乱的问题,主要还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依赖消费市场。失业率提高,国外股票马上就大跌,因为那些投资者立刻明白,消费市场必定萎缩,企业库存要增加了,效益肯定不好。中国领导人搞什么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把农民工赶回老家,都不当回事,媒体还拼命叫好。我每次吃到贴着菲律宾牌子的香蕉的时候,我都明白,海南种香蕉的农民肯定吃亏了。政府还动不动宣布对美国、台湾、东南亚开放农产品市场,我真晕啊!tmd政府根本不把中国农民的利益当回事!这要搁国外,什么法国、韩国,那都闹成什么样了。因为这些国家的农民懂资本主义,他们很清楚,外国产品进来,肯定要挤压国内产品市场,未来的日子一定会难过!只有中国农民,最老实,政府说什么就是什么。

现在世界金融危机了,外贸出口大幅下滑,政府终于想到农民了!“家电下乡”,希望农民帮着解决家电企业的库存。结果呢,你发现效果不佳。为什么?你不维护农民利益,农民哪里拿得出银子?有什么能力帮你消化家电库存?不是搞笑么!你把几千万的农民工赶回老家,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他们自动退出消费市场。别说你只是13%的折扣,你就是50%的折扣又能怎么样?

还记得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吗?其实原因都一样,就是政府不保护国内市场。最终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其实都是政府自找的。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