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阿唐的故事ZT】京华沉浮---(1)初进京城 -- 裙裾飘飘

共:💬3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阿唐的故事】京华沉浮 第二卷21-22

阿唐的故事

京华沉浮录

第二卷

阿唐

[email protected]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转载不得删节)

二十一 十字路口

上苍似乎终於开始怜悯起苦难深重的阿唐,我在被老杨干掉后下一个星期里,接连收到两个面试的电话,都是小芬转告的。

第一个是中国经营报,第二个是天翔公司。我的简历都是在北京市的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递交的,因为其后的六四及余波影响到两个单位的运作,所以拖迟到现在才又不约而同的开始招人,而我早就忘记了这会子事了。

事后来看,老杨开除我实属多余,不然,我也是走人了。

我首先来到西直门外北方交通大学门口的中国经营报,一位姓贺的副总编面试了我,过程很顺利,双方都很满意。

接着是笔试,这是我参加过的考试中,最别开生面的一次。

题目的范围很广,立意很巧妙,如欲采访一个人如对方拒绝怎么办,读一篇短文给出标题,修改一篇文章的语法错误,“收官”是什么术语,“11码球”是哪一项运动的术语等,这些统统是我的长项,答的异常轻松。只有一篇韩非子的“说难”,我是第一次看到,委实费了半天劲才弄懂是什么意思。一共忙活了2个钟头才做完了所有的题。

贺副总大略地看了一遍我的卷子,抬起头来笑着说,“真看不出来,你这理工科的答得比很多文科背景的都好,尤其是这篇‘说难’译得好!”又问我愿意来报社做什么?我说,记者。

他又问,如果来做编辑,意下如何?

我说需要时间考虑一下。

贺副总接着介绍了一下报社的情况,刚成立不久,三十来个人,都是年轻人,无拘无束,很想搞出一个不同于传统报业的新局面,很希望我这样的有经商背景的新血加入。

我当时差一点就脱口而出,同意加盟!不过本能的咬了咬牙,说回去考虑考虑。

中午随便填了填肚子,然后就直奔京西的天翔公司。

天翔公司在一个地铁站附近的一座大楼的二层,进了大门是一个走廊,尽头墙上撰了几个大字“天翔计算机应用公司”,在顶蓬上的装饰灯的辉映下闪着金光,笔势酣畅,似乎是什么名人的墨宝。后来知道,是黄苗子写的。

走廊上的三间房子锁着两间,我走进最里面的第三间,是一个会客室,摆着一些浅色的日式沙发和茶几,很是典雅。不过还是没有人,会客室的另一边是一个开着的门。

我只好再走进这道门,又是一个房间,摆着几个办公桌,依然是没有人。如果不是进门时看到“天翔”那几个字,我真的以为自己走错了路。

房间的尽头还是一扇门,我只好又进了这道门。这是一个走廊,应该是和刚进门的走廊相同,不知为什么堵了起来,却在两个房间里穿堂而过。

走廊很高,也很长,一侧有5,6个房门。看来这楼应该是50年代的俄式建筑。

我沿着走廊走到第一个开着的门,终於看到了第一个人,一个清清秀秀的小姑娘,她正坐在一台电脑前,电脑的屏幕上正跳出“天翔”两个大字。看到我,她问我,“你找谁?”声音清脆极了,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

我心里话,这天翔也真怪,上门都是客,我在东四的时候就反覆告诫小芬,见到陌生人进来要问对方,师傅,您需要点什么?

我说,“我是来找刘经理的。”

小姑娘很热心,马上站起来说,“那我带你去找她!”说着,一窜一跳地就跑在了前面。

很快就到了一个房门前,她朝里面喊了一声,“刘经理,有人找你!”说完,回头冲我一笑就回去了。

我进了房间,里面一个人站起身来迎过来,握着我的手,自我介绍是刘诗风,天翔公司经理。

俄式房子就是高大,除了刘经理外,房间里还有一个女孩,显得空空落落的。

刘经理50来岁,一付典型的技术官僚模样,只是气色不大好,人很瘦。他说话很和气,有一点派头,不过没有架子,阿唐素来善於和这种类型的人打交道。

刘首先问了我的情况,特别感兴趣的是我为什么从高校跑出来去经商。我告诉他开始只是想过渡一下,不过时间长了兴趣倒是真的上来了。我从电话里知道天翔是在招销售人员,自然不敢不说没兴趣。

刘又问了一点有关销售方面的问题,我是对答入流,这一年多确实不是白混的,倒把刘经理听傻了。不过,歪的邪的那些个我是纹丝不露。

刘又问我是如何在学校里入的党,我顺势将过去的辉煌重温一遍。听得刘经理两眼放光,忍不住也扯了一段他年轻时候的大学生活。一时间,房间里一片温馨。

最后,刘大致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天翔是中央某部级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是一家集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身的高技术公司。目前拥有已开发的文字处理软件产品和开发中的激光印刷硬件产品,有固定客户20来家。

我一边听,一边盘算,嗯,不错,不是一家皮包公司,这年头皮包公司可太多了。

最后刘经理让我到外面会客室等一下,等一会儿有一个软件部的经理再和我谈一下。

坐在会客室里大约10分钟,一个瘦瘦的30多岁的人低着头走了出来,自我介绍叫易森。他长得有点儿南方人的特徵,高高的额头,活不多,人显得很平静。

我们大约谈了10几分钟,易森问得多,谈的少。

多年后回忆我和易森的谈话,谈不上感觉好还是坏,很平淡,内容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他问过我多大年纪,是否结婚?

之所以记得这个,是因为从没有人问过这个。后来我们成为死党后,我曾经问易森为什么问我是否结婚?他说,结过婚的男人比较可靠,心理成熟一些。

我认同这一说法,阿唐在婚后确实感到心情平和许多,少了很多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谓冲动。

易森后来告诉我,听我说我才25岁时,他当场吓了一跳,他原以为我是30多了。不过,当时我是没有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他的内心活动,他一贯深沉,很难从外表看出他在想什么。

当时易森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有教养,文弱,说话细声细语,待人礼貌而和气,有一点拘禁,不是那种见面熟的人。当时我是一点也没意识到眼前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人所具有的内涵和背景,更没有想到他至少对阿唐的生涯产生了至少长达5年的影响!

我和易森谈完后,他进去找刘经理去了,几分钟后刘经理出来又把我叫进了他的办公室。

刘经理显得很兴奋,告诉我,他和易森都觉得我很不错,如果我愿意加盟,将担任公司销售部经理。

我尽力压制心中的起伏,问了几个我认为关键的问题,销售部目前的人员组成,公司的组织结构,我的人事档案安排及可能的住处及收入水平。我不想重蹈东四的覆辄。

刘说,销售部目前有三个人,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两个小年青。公司目前有四个部门,1) 软件部,10个人,是最大的部门,也是目前公司的唯一的收入来源;2) 硬件部,2个人,正研制激光印刷设备;3) 管理部,4个人,包括刘经理,办公室主任兼库管小慧,及会计和出纳;4) 销售部。全公司共有人员19人。公司内少部分人的编制在总公司,大部分人的档案在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保留全民身份。至於住处则很难,我要自己考虑租房住。全公司的收入水平在200~400元之间。

不能不说,人员很是精干。

最后,我问了一个想不通的问题,相比其它部门,销售部门的力量是否太弱?那时中国的销售部门同时肩负技术支持的责任。

刘经理咧了一下嘴,笑着说,“没错,这就是为什么请你加盟的原因!”

我看着刘经理,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人,电影“南征北战”里的国军张军长,神态象极了。

我还是那句话,先考虑考虑,然后拿着刘经理给我的一些资料,坐上地铁回东四。

路上我研究了资料,虽然资料设计的不是很专业,不过还是可以看出,这个产品的投入相当大,是一个很大的系统。我很纳闷,这不到20个人的公司,如何能做出如此庞大的系统。

一线地铁在复兴门转环线地铁,坐上北上的地铁后,我接着研究,直到一阵嘈杂声将我惊醒。抬头一看,天哪,北京站!早过了东四十条!忙不迭站起来往外冲,到了对面再上回头车。

后来,这样的故事一再重演,不是因为看书就是因为睡着了而坐过头,往往是到了北京站才发现,还好从没有发生被拉回到车库中的丑事。

何去何从?

是回归全民所有制的中国经营报,还是继续下海前去全民所有制下属的自负盈亏的天翔公司?

前者是又走回了我毕业时本应走的路,做一个编辑,成日里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同的是出版社换成了报社;后者是在商海里继续下潜,甚至连住处都没有。

真难哪!上苍为什么要给人以思考能力呢?我开始羡慕起蚂蚁们的幸福了。

二十二 君子结党

很快,我做出了抉择,答案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继续下海。不然,阿唐的故事就结束了。嘿嘿。

如此抉择的主因是,阿唐骨子里不安份的个性。

天翔的产品实在对我太有吸引力了,那年头的公司大都是倒来倒去,很少有自己的产品。如果能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那可是真正的一手货啊,想赚多少就赚多少!(呵呵,开个玩笑,首先得有人买。)

我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显然是适合就一个具体的产品,制定相应的销售政策,通过一系列的策划,组织人员具体实施,从而完成整个产品的市场行为。空手道不是我的长项,也不应该是中国的未来市场之路。

首先我给经营报的贺总打电话说不去了,还是想继续下海。他笑着说,祝我游泳愉快!

又打了电话给天翔的刘经理,告诉他我愿意前往就职,又问他档案如何转。

刘很高兴,嘱我下星期一先来上班,档案的事不急,以后慢慢再转。

我当时差点儿没背过气去。当初我在XX学院为了这劳什子调动,搞得惊天动地,不就是为了一个档案吗?!如果档案调动是不急之事,那时大可逍逍停停走人,你不放我,OK,攥着我的档案吧,三年两年你就得求我快快转走吧,我的爷!

种种的人事及户口限制都是建立在被施加人身在体制内的前提下,如果跳出五行之外,这些就不管用了。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要在精神上打碎这一枷锁罢了。

我没有去找联社的柳书记告知此事,他如果还有良心,就让他先内疚几天,东X电子一条街的昏话让老杨去实现吧。另外,我还想先在这院里多住几天。

转眼到天翔已经半个月了。

这天我和易森两个人去XX部机关演示我们最新版的文字处理系统。

易森和销售部的小牛和阿瞒两个不大对付,一般有事只来找我和馨儿,馨儿就是那天引我去见刘经理的小姑娘。

这些天来,我拼命地消化资料,熟悉软件系统,忙得昏天黑地。

阿瞒是个二十不到的小伙子,和馨儿差不多大。他在偶然指导我使用软件时,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天翔公司刚刚发生一场严重的内讧,几乎所有的开国元老都和易森闹翻,愤然离开了天翔,回总公司去了。其中有销售部经理,硬件部经理兼主设计人,软件部字库生产主负责人等,当时几乎半数以上的人都站到了易森的对立面,包括阿瞒和小牛。

总公司派刘诗风出任天翔经理,撤了易森的公司经理职,只负责软件部一个部门。造反的人留下的只有无路可走的阿瞒和小牛。一句话,易森胜了,不过是惨胜。

我听得肚子暗暗发笑,内讧难道是中国人的专利吗,到处都是人斗人!

XX部机关大楼也是一个俄式建筑,楼下有一个硕大的厅,我和易森就在这里演示。

这是一个最新版本的软件,全新交互式的文字处理系统,我不熟,易森坐在电脑前操作。我看他只顾操作,偶而说两句,声音又太小,就接过话头做讲解。

阿唐平时讲话的声音不大,但人一多就来劲,声音宏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我有一个特点,书面语和口语差别不大,基本上阿唐现在敲下的文字就是想要说的话,因此,很适合做公开讲解。

我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词汇解说,并且尽可能的站在非技术背景的用户角度去思考应该说些什么。

如此一来,干的干,说的说,演了一出好双簧!

中午饭后,易森邀我到外面走一走。

一路上, 易森说了一些他当初组建天翔的想法,如用国际潮流管理公司,技术上追求高精尖,想人所不能想,做人所不能做;经营上要大胆,敢於大手笔先期投入;凡事不能小家子气,目光要放长远,最好一步到位。

阿唐的反应可以归纳成四个字:耳目一新。

老实说,我那时的企业经营理念还停留在量体裁衣的阶段,有多大实力做多大的事。易森这种超前式经营的思维构想委实给我以很大震撼。

不过,我这人虽然不固执,但也不是跟风的人。易森的理念虽好,但要有环境做支撑。如果内部环境好,如拥有上千万的自有资金,可以率意而为,加大前期投入力度,先声夺人,抢占市场;如果外部环境好,用自己所有的钱,猛烈地向夜空放一个大大的璀璨的烟花,於是群雄逐鹿,资金滚滚而来。而当时的中国显然是缺乏这种外部环境,而天翔也没有这么多的钱。

我这才明白,天翔公司奇怪的门面布局的企图:一进门走廊堵住,应该是一个接待小妹坐在走廊尽头的金字招牌下,来客将在会客室等待会面。通常国际上都是如此做派。问题的关键是,当时中国的皮包公司太多,客户被骗惯了,想当然会认为这又是一家皮包公司,只有三间房子做幌子。此种做法立意新颖,但不可取。

另外,我在库房里发现5000套使用手册内芯,1000套烫金硬皮手册外壳,和当时原装电脑的使用手册一模一样。管库的小慧说,这统统花了1万多元。这同样不可取,因为销量不可能如此大,软件又不断更新,马上手册就不适用了。

易森也谈到了天翔公司目前的困境,婆婆干涉太多,刘经理在经营上胆子太小,内部分配趋于平均化。

基本上,我同意他的此番分析。刘经理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官僚,正直清廉,坦坦荡荡,但为人刚强,揽权过多,又缺乏市场经营经验,自己不知应该如何去做,又不怎么放心别人去冒险。刚进来时,我知道公司有流动资金20多万,却从未做过纯粹的硬件生意,感到很不可思议。当时中关村的大部份公司是苦于资金不足,要不然谁天生爱玩空手道。

另外,公司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高干子弟和关系户太多,其中有中央某副部长公子,将军的公子,将军的儿媳,XX部科技司司长公子,某某处长老婆等等。

接下来,易森很神秘的问我,是否听说过CCDOS?我说,那当然!80年代搞电脑的没几个人不知道CCDOS,那是中国第一个汉化DOS,是XX部XX所的肃抗美的杰作。(此人是中文软件的开山鼻祖之一,现在是中国某著名中文门户网站的技术总监,他当时是易森的朋友。)

易森嘿嘿一笑,“你知道肃抗美已经下海去了保利集团吗?500万投资,做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没有婆婆,一切自主。”

易森有一种顽童般的天真,会将自己的异想天开以故作神秘的方式说出来。这也是他吸引我的地方,37岁的人,童心未泯,总是有旺盛的精力冒出无穷无尽的天才泡泡。

易森是高干子弟,其父是中央副部级,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在XX部XX所搞CAD,期间做出一套彩色文字图形处理数据库,并借鉴CAD的技术,使软件设计采用分层模块化方式(类似今天的DLL),后到中央某部级公司旗下创建天翔公司,并于87年在该数据库基础上做出第一套交互式文字处理软件,又用CAD中的优化算法,设计了一套中文字库的压缩还原算法,一举做出了当时中国最高精度的实用型电脑用汉字字库。

天翔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借鉴苹果电脑的理念设计的,当时天翔公司里就有一台Macintosh II,市值人民币3万元。我们后来还拿这台电脑考面试的新人,规定时间里画出一个东西来。因此,在DOS时代,天翔的技术是超前的。

当时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是四家鼎立局面:X大,X通,X研和天翔。在技术上,只有X通和天翔有一拼。昨天阿唐上网检索了一番,X大自然还火火的,据说这是国产软件中最后的几个坚守阵地之一。意外的是X研还有售,或许是行业保护?技术最先进的X通和天翔早就烟消云散了。X通的技术骨干之一,就是后来大大有名的X志东。

那天中午易森和阿唐的谈话,结局是阿唐一面倒,尽管彼此都没有明言。

我说过我是一个入世的人,长久的隔岸观火,不是我的个性,要想做点事情,一定要有所选择有所牺牲,第三条路是行不通的,记得老毛在46年就说过这样的话。

再者,以易森的成就和实力,推心置腹,朋友般地和一个没有多少历练的年轻人交谈,没有几个人会抵挡住这种诱惑。我也从未就这种选择而后悔过。

10月的北京街头,阳光明媚,秋高气爽。25岁的阿唐和37岁的易森开始了彼此接近的第一步,由此展开了长达两年多的蜜月合作。

我不是君子么?我一直在朋党。我也不知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