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长篇连载》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 2 萨评版 原作 无语中 -- 萨苏

共:💬129 🌺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六十五章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也不知道慈禧现在有没有入宫,如果已经入宫了她好像是叫兰贵人还是什么的[萨评:慈禧是1851年入宫,按照时间推算太平军进攻北京是1853年,这时候应该已经入宫了,初封为兰贵人,此后晋为懿嫔,懿妃,懿贵妃,按照部队的说法,是排长,连长,营长一步一个台阶升上来的,其实很多嫔妃都是如此,致使这个职业熬不得资历,晋位无期而青春有尽,是为宫中一大悲哀也。]记不太清了,不过叶赫纳拉这个姓是不会错的,倒可以打听一下。对肃顺李富贵就有点矛盾了,这个家伙最后是要被砍头的,不方便和他走的太近,可是这些年他又是很有权势,该如何对待着实要费一番思量。[萨评:李富贵这样想是政治斗争的经验,“井水不犯河水”在政治斗争中几乎不存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成熟的官场上都奉行公孙痤举荐商鞅的原则 ?C 对人才如能用,则用之,如不能用,则杀之。经过文化大革命,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对于政治斗争的经验,即便是当年的政坛老匪,只怕也要叹为观止。]

  ±±“这件事李大人交给我可以绝对放心,您别看我这些年混得不太好,与这些牵线搭桥的没什么联系,可咱的消息还是灵通啊,您又是圣隽方隆,与那些跑来求官的可大不一样,这事好办,我帮您指路,您拿点银子铺上去,没有什么不成的。”桂三看到李富贵沉默不语,以为李富贵信不过他,急忙尽力的推销起自己来了。

  ±±“这件事还少不了要爵爷帮忙,不过现在还不忙。今天天色已晚,兄弟我倒是游兴正浓,不如爵爷给我说说这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天色已到这个时候了,不如大人再等一会到八大胡同去转转。”[萨评:有名的大清红灯区八大胡同基本集中在韩家潭一带,现在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地方,可是想想隆中草庐没有诸葛亮来住,不也是很不起眼的地方?放进姹紫嫣红,自然十里闻香]

  ±±又是妓院,早就听说过这个地方,“兄弟官职在身,不太方便到那种地方去。富贵是武人,对这京城的各处军营倒是很感兴趣,爵爷看看能不能帮我进去转转。”

  ±±“其实大人是完全不用怕的,那些巡街御史抓那些大烟鬼、糟老头子的确是手到擒来,可象大人手下这样的身手,他们那里抓得住咱们,不妨事的。大人想参观军营嘛,好办得很,我有个叔叔就是禁军的守备,明天我约几个军官大家一起喝喝酒,等到混熟了,就算您不提他们都要把您老往军营里带。”桂三以为这是李富贵在出题考他,因此格外的卖力气。

[萨评:其实桂三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不管他是不是当过勇毅伯,看起来一样的不重要,但是这样的小人物却往往是通向大人物的桥梁而价值倍增,比如戴笠成功之前,对蒋介石的手下如卫士,厨娘等无一不加孝敬,该因为他们虽然不是龙,却是龙身上的鳞甲了]

  ±±第二天桂三帮李富贵安排了日程,上午去见一个古董商人,下午和他叔叔一起喝酒。这家古董店门面不大,布置的倒是极为雅致,不过那些古董怎么样李富贵就看不出来了,老板乾荣[萨评:姓这个姓,显然也是满州子弟阿]也看不出多少市侩气,桂三对乾荣非常推崇,什么肃中堂面前的红人哪,什么豪气干云哪,什么急公好义呀,至于李富贵自然也被放大了很多倍,搞的李富贵都不知道他在介绍谁。第一次见面,双方没有谈及实质性的问题,倒是乾老板教了李富贵不少送礼的常识,可惜门路过于复杂,而且那些隐讳的说法李富贵也不是完全能搞明白,最后走之前李富贵直接问道:“不知要想买个巡抚要多少钱?”[萨评:清朝最高的捐官只能达到道台,这是典型的外行话,跟大和殿一样是装糊涂]结果让正在喝茶的乾荣差点被呛死,“咳咳,李大人说笑了,那有卖巡抚的道理。”

  ±±下午的应酬倒是让李富贵开了眼界,在座的全都是军官,可是李富贵始终挑不起关于军事的话题[萨评:这倒不见得是军心涣散,虽然十分可疑,因为兄弟是做IT的,但是和朋友吃饭还谈IT,就很躁狂了。]这些家伙个个都是自来熟,两杯酒下肚就变得好像和李富贵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一般,席上的话题总是脱不开鸟、蟋蟀、女人,[萨评:其实还有京戏和老黄狗,都是旗人的专长,不过那个时候黑背在中国还是没牌子的呢]说到女人李富贵还真有问题要请教他们,因为这次来北京李富贵对自己的桃花运还是有一点期待的,毕竟是天子脚下,可是事实却是不但见不到几个漂亮的,就算是偶尔碰到一个那一身已故国母宋庆龄般的装束总是能够浇灭李富贵的邪念,看来我们的老祖宗在灭人欲这方面做得还真是不错,[萨评:冷不丁想起一个问题来,把当年的女子描述得如此可怕不知道是李大人怕老婆避嫌呢?还是当真有所依据而作如是说,假如是后者,莫非这也是明清同性恋盛行的一个原因?]可为什么北京的女人都不穿旗袍呢?难道旗人的女子都不上街吗?在座的几个都是旗人,他们的回答让李富贵很失望,似乎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李富贵印象中的那种旗袍,真是奇怪,旗人居然不穿旗袍。[萨评:现代的旗袍是在二十年代才奠定样式的,可以对比一下旗人的服装与旗袍,区别还是不小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于李富贵想参观军营那几个家伙倒是大包大揽,当晚在酒桌上就敲定第二天早上由查文贤带李富贵去参观神机营的军营,[萨评:神机营是清朝最早是用火器的部队,和虎神营都算得上朝廷的中央军精锐,可此处看来战斗力已经很差了,他们在1900年北京保卫战等战斗中的表现也证明此处的描写不是夸张。军队是不能单单养的,要不断地作战和流血才能保持战斗力]顺便看看会操,查文贤官职不大是个千总,明天正好当值。李富贵对这次刺探相当重视,因为目前李富贵有两个自相矛盾的情报,其一、满清自己手上的军队数量非常少,好像也就几十万,战斗力那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萨评:这个是正确的看法,实际上这几十万军队中大部分还是蒙古兵,因此清军一度被洋人称作“鞑靼”,清禁军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鸭绿江保卫战,日军一阵枪击,数百清朝的禁军掉头就跑,反而坚定了日军渡河作战的决心];其二、满清在后期内忧外困的局势下基本上保持了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湘军、淮军以及早期的北洋军都没有形成军阀,[萨评:那时候大一统深入人心,还没有谁有兴趣和魄力做军阀,另外,清朝的政治驾驭能力比它的军事领导能力要高出一截,加上那个时代人才辈出,都是其苟延残喘的道理,不过我以为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外国势力的威胁下,整船的东方封建力量都感到了灭顶之灾,因此自觉地站出来补漏堵洞,自强不息,外来的压力促使了他们团结。可惜东西方差异太大,经过五十年的努力,最终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这条船实在补不得了,需要换一条带蒸汽机的。]直到袁世凯的上台才出现清廷无法自如调动北洋军的情况。这事在李富贵看来很怪异,所以他才这么费心的想亲自看看禁军的实力。

  ±±第二天李富贵一早就拖着桂三出了门,到了地方以后查文贤在校场边上远远的为他们俩摆了一张桌子沏上茶水在摆上一碟瓜子,一边布置还一边埋怨他们来得太早,安顿好他们之后到了一声慢待就到一边忙去了,[萨评:有一种可能,李富贵将来可能扶植查文贤,使其成为清朝中央政权中军事方面未来的骨干,不然何必点这个名字呢?哈哈,推测,且看作者后面会不会想起他来]。早上有点雾,李富贵和桂三一起喝着茶吃着瓜子聊着天,校场上慢慢的热闹起来,可是让李富贵纳闷的是校场上的人就没有见到哪个是穿着戎装的,桂三在旁边向他解释,那些空手的都是来操练的士兵,拿着兵器和烟枪的大部分都是仆人,[萨评:大概清朝的官兵们是关公戏看多了,都要周仓带马的派头。古代欧洲战场上骑士们也是这个派头,带着仆人上战场的,仆人要负责很多事情,从扶着主人上马,到主人掉下马来后用螺丝起子帮他松开盔甲等等,就是不参加打仗。作战只能是骑士老爷之间的事情。这在今天枪子儿不长眼的战争中不可思议,但古代欧洲战场就是这个样子。这种迂腐的规矩永远会用血来抵偿,欧洲后来遭到亚洲系的匈牙利马扎尔人横扫血洗,骑士们的感触大概不亚于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面对三线射击的英国远征军]至于提着鸟笼架着鹰的那就不一定了。李富贵只见校场上面的那些家伙不停的作揖打恭,再就是围着鸟笼在那里评头论足,虽然有不少人带着全套的大烟工具,不过这会倒没见到有人抽,大概都是过过瘾以后才出门的吧,“难道他们一上午都这样吗?”

  ±±“是啊,大家一起聊聊天,,等一会人来起了了个队,会操就算结束了。”

  ±±“既然是这么一副样子,朝廷干什么还要继续操练,不如让他们回家待着了。”

  ±±“不然,大家在这里挂个号经常来操练一下还能领到一笔银子,而且这种大操已经成为一种应酬的活动,若是隔几天不来操练这么一下,还真是浑身不舒服。”[萨评:有意思的是兄弟这里常常看见日本自卫队的训练有些类似这样的场面,虽然没有这样严重,但是一边放一大箱汽水,一个小时大家休息几回来喝喝水,下了雨就赶紧收操一点儿也不新鲜,要再来一次中日之战,单兵野战能力可真没法看好武士道了]

  ±±就在李富贵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的时候他又看到两个人被人背着进了校场,他瞪大了眼睛用手指着那两个人半天才结结巴巴得冒出一句话:“爵爷,这也太夸张了吧,病得都下不了床了还要来参加社交活动。”

  ±±桂三却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那两个老西,到了天子脚下还敢摆他们那套山西土财主的谱,我呸。”[萨评:骑人能舒服吗?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派头。对派头的追求过了头就有些可笑。想起来有位朋友当年请客,用XO,问他好喝么,他苦笑道:灌吧,别管味儿了,一千多块一瓶呢。]

  ±±李富贵无语望天,想起了一句老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面对此情此景又怎么能不让人发思古之幽怀叹世事之无常啊,想来那些彪悍的蛮族首领们现在大概正在坟墓里打滚吧。[萨评:这句老话是当年对努尔哈赤的祖先们说的,努尔哈赤就是在萨尔浒之战前兵力刚刚到达一万,只打得债帅杨犒的八万大军落花流水,此后和明军对战,都是弓箭对火器,打赢这种装备上跨了两个时代的不平等战争,靠的是女真的剽悍 ?C 大队骑兵冲向明军,第一排被打倒,第二排就在明军来不及装填火器的这个时间差里面把马刀砍到对手的脑袋上。蛮族,往往意味着军事的强盛,因此可以战胜文化上优势的对手,但是因为军事的一枝独秀,往往导致整个民族文化的畸形,而在被征服者的包围下被同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常见的现象。顺便说一句,这个不但是民族之间的问题,冯玉祥的西北军军事素质可算一流,但是太过清贫,因此在战争中自己训练的部队却一支一支倒向敌人,又从另一个角度铨叙了这个道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