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纳粹将星之三:费格莱因和党卫军第8骑兵师 -- 史鉴

共:💬14 🌺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白俄罗斯的游击运动

当地的沼泽和密林对游击很有帮助。那里也是游击队真正得到人民广泛支持的唯一地区。不过,在战争初期,由于纳粹占领受到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广泛欢迎,游击活动很吃力,采取了一些引火烧身的做法,以便让群众“动起来”,比如在村庄附近伏击德军。此外,对一些成立农民自卫队驱赶游击武装的村子也实行类似的惩罚措施。有趣的是,莫斯科直属的敌后破坏部队反而不愿做这些事,倒是自发游击武装和红军残部最积极,这是因为后者受到更大的生存压力。

德军“解放”后的白俄罗斯出现很多流亡回来的沙俄力量,成立了地区自治委员会,但德军司令部对他们缺少真正尊重。尽管占领当局恢复了工业生产和教育,使得工人和中产阶级比较安分,但在农村却实行残酷扫荡。一次扫荡中为了惩罚当地农民,德军把几千个孩子当着他们母亲的面扔进河里,成为著名大惨案,农村局势便完全不可收拾。

当地农民的反犹太情绪曾被德军利用,但随占领军而来的德国商人对农民的搜刮使得部分农民很快开始支持游击武装;农村出现分裂,一个家庭常有人既在自卫队也有亲人在游击队,势不两立。德军遭到大量袭击,便开始组建“猎人部队”,即反游击作战的特种讨伐部队,取得不错的战果,不少游击队被全歼。此时,一直对自发武装很冷淡的莫斯科,为了配合反攻开始着手收编工作,并进行一系列大范围破坏活动(百队大战?),但这些活动的效果并不如后来吹嘘的那么好。在对铁路进行破袭时,虽然炸掉车厢的总数极其庞大,但常常搞错袭击对象,或为了等上级指示眼看着军车开过去。游击战最好的效果还是在它的自发阶段。

战后,斯大林于1948年发起最后一次大清洗,数百万人被捕,包括许多抗德游击队员。1956年他们被赫秃子平反。白俄罗斯后来的第一书记(名字忘了)就是当年的游击队长,很受欢迎,有问鼎总书记的实力。他于80年代初车祸死去,成为晚期苏联历史一大疑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