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克里姆林宫的周期律(下)不要得罪伏特加! -- 路人癸
——苏联禁酒口号
有人说,俄国史就是伏特加史。这话可能有点过,但是酒——尤其是伏特加——在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地位确实是无可替代的。
俄罗斯人好酒是源远流长的。据说988年“罗斯受洗”的时候,弗拉基米尔大公抛弃伊斯兰教就因为伊斯兰教禁酒。他的名言是:“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不过那时候还没有伏特加,最早的伏特加据说是14世纪由意大利人传入的。从此以后,俄罗斯人民在喝酒的道路上前仆后继——
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律的同时,不仅仅贡献了伏特加酒的标准配方(40%的酒精兑60%的水),甚至连伏特加的名字也是他取的。
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经常往返于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每次必备的行李就是一大桶酒,沿路每经过一个小站,他就根据对这个小站的喜好程度,斟上数量不等的伏特加。他曾经说,如果一路无酒,那才是“苦难的历程”(《苦难的历程》三部曲是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包括《两姊妹》、《1918年》、《阴暗的早晨》)。
1977年,波兰人声称自己才是伏特加的真正原产地,苏联无权使用“vodka”这个名称。紧张的苏联人将为伏特加正名的重任交给了历史学家波赫列布金,后者不负众望,著文论称波兰人酿造伏特加晚于俄罗斯数十年。——若干年后,波赫列布金在莫斯科南郊的家中被杀,传说是波兰人下的手……
当然,对伏特加影响最大的还是政府。早在彼得大帝时代所颁布的法令,沙俄士兵每天能得到两大杯酒。彼得大帝还建立了国家对伏特加生产的垄断机制,并用这笔收入负担战争经费。而尼古拉二世为保证战争经费,曾在“一战”中同样把持着伏特加专卖权。随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克里姆林宫重新成为苏维埃俄国的核心,伏特加和政府的关系也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禁,还是不禁,这是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克里姆林和伏特加之间产生了各种纠结。当然,在多次纠结后,诞生了另外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不要得罪伏特加,否则你会挂的很难看!
无厘头的是,据说十月革命也与伏特加有直接关系。——托洛茨基在《伏特加,教堂和电影院》一文中说,革命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工人的八小时工作制和伏特加专卖权。 (这个庸俗的托派头子……)但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一度实行禁酒政策。伟大的列宁同志教导我们:“伏特加和其他流毒会把我们领回到资本主义时代。”
问题是,让俄国人不吃饭可以,不喝酒?没戏。看到情况不对,在群众的压力下,上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政府不得不撤消禁酒。不过作为伏特加的替代品,苏俄开始生产一种叫“里科夫加”(以财长阿列克谢·里科夫命名)的含酒精饮料,此酒因酒精含量稍低而较伏特加更为温和。不过这个“稍低”是多少呢?35%。
斯大林上台后,伏特加的生产继续受到扶持,甚至上升到国防的高度。1930年9月1日,斯大林在给莫洛托夫的信里说:“我认为需要增加(尽可能地)伏特加酒的生产……以使我国的国防得到真正和认真的保证。”苏德战争打响后,伏特加更成为红军战士的必备武器,每名士兵都有定量的伏特加配给。战士们不仅可以在冰天雪地的战壕里借酒驱寒,喝光了的酒瓶子还可以用来调制“莫洛托夫鸡尾酒”还对付德国坦克(这是俺的演绎,好像战士一般用金属的酒壶更多)。不少俄罗斯人至今还认为,苏联之所以能打赢纳粹,靠的是两样:伏特加和喀秋莎。结果是,42年12月一个月,红军就喝掉了569万升伏特加。当然,伏特加给了斯大林巨大的回报——苏联从莫斯科一路打到柏林,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彻底歇菜,苏联成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还控制了半个欧洲。
斯大林之后,是逢斯大林必反的赫鲁晓夫。当然,在酒的问题上赫秃子也改弦更张了。赫鲁晓夫本人也不好酒,(当然也有人说赫鲁晓夫在小范围内酗酒很严重)据说他有一个特制的酒杯,这个酒杯乍看上去不小,不过只能装一点酒,却看着像一大杯酒。赫鲁晓夫不仅自己不喝,还不让苏联人民喝酒。1958年5月,在赫鲁晓夫兼任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两个月后,赫鲁晓夫就以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名义发布禁止酗酒的命令,冒冒失失向伏特加开炮了。然后?然后赫鲁晓夫同志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1964年,他被勃列日涅夫等人一脚踹出克里姆林宫,被解除一切领导职务,从此退出苏联政坛。他的死讯应该是苏联领导人中最寒酸的:“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个人退休金领取者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逝世,享年七十八岁。”(《真理报》)
赫秃子是第一个败在伏特加面前的,但不是最后一个。
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是个伏特加的疯狂爱好者。虽然有资料说1972年,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下文决定加强措施打击酗酒行为,但是这根本没有效果,甚至连勃列日涅夫本人也明白——1970年的某天,葛罗米柯和勃列日涅夫共同返回莫斯科。车上葛罗米柯开口说道:“列昂尼德·伊里奇,我们得管管伏特加了。人民就要全变成酒疯子了。”勃列日涅夫沉默不语。五分钟后,勃列日涅夫突然说道:“安德烈,俄罗斯人民离了这个什么也做不了。”——更神奇的是,据说勃列日涅夫时代,政治局成员们在甚至能在红场阅兵的时候,站在列宁墓上的讲台后偷偷喝酒!
跳过老安老契两个老病秧子,下一个就是(背书)伟大的资本主义战士、资产阶级革命家、地下工作者、米帝国主义的忠实盟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苏联首任兼末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同志。他也是反对伏特加的先锋——当然,他最后输的很惨很惨……
话说1985年5月,刚刚当上两个月苏共总书记的他便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从此,苏联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次反伏特加运动就拉开了序幕。
为了打倒伏特加,戈尔巴乔夫采取的手段不可谓不血腥——大量伏特加酒厂被关闭,大部分酒类商店遭取缔,就连苏联驻外使馆也禁止用酒,甚至不少地方用来酿酒的葡萄园也被铲平。于是乎,戈尔巴乔夫被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授予了一个光荣称号——“矿泉水总书记”。
问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课不是中国人民的特产。被酒逼急了的苏联人民的创造性也是相当可以的。不是不让卖了吗?我们自己做“萨马贡”(自家酿的白酒)。结果就是,用来酿酒的白糖迅速脱销。如果再不行,或者一时找不到应急解馋的,就找各种含有酒精的东西来替代,哪怕是不能喝的东西——比如古龙水和工业用酒精等。对了,另一个后果就是,啤酒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可是直到现在,俄罗斯人也不认为啤酒是酒精饮料……
可能戈尔巴乔夫本意是好的,但是这对被“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这种种口号折腾下的的苏维埃政权来说后果是严重的。因为禁酒,戈尔巴乔夫更加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以致有人说,真正把苏联闹解体的,是戈尔巴乔夫的禁酒令。
一个著名的笑话——
——小样,跟伏特加过不去?不仅你下去,连这个国家也得跟你一块搭进去……
苏联解体后,上台的叶利钦,那可真是个能喝的主,每次出访都要带上成箱的伏特加。当然老叶喝酒也喝出很多段子,诸如因为喝酒曾经耽误了和爱尔兰总理雷诺兹的会谈,命令已婚的副总理涅姆佐夫将瑞典公主娶回家,还抢过军乐队的指挥棒硬充指挥……
说明一下,老叶喝的不是伏特加,是白葡萄酒
叶利钦之后,接班的是纯爷们、真汉子普京同志,然后是则是梅德韦杰夫。不过,两个人都不是伏特加的爱好者——普京喜欢啤酒和葡萄酒,而小梅同志则直奔没度数的矿泉水。在他们的带动下,伏特加逐渐又开始不被待见。事实上,自打普京上台禁酒的措施就一直没断——当然,事实上也没多大作用:
2000年2月,刚刚上任的普京就要求将伏特加的价格在本月底前至少提高30%。
2006年8月30日,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个新禁酒令《限制零售及饮用啤酒及其制品的法律》。
此外在普京的提议下,俄国家杜马曾通过《广告法》修正案,禁止电视台在每天早上7时至晚上22时的时段内播放啤酒广告。
就在不久前,梅德韦杰夫命令还普京制订限酒法令外链出处。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虽然得罪了伏特加,但两人的支持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下滑。甚至普京还受到很多群众(尤其是女青年)的欢迎。也许江山变色后,这条规律也就失效了?
最高指示:
酗酒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全国性灾难。——梅德韦杰夫
在这样的前提下,普京和姐夫恐怕不会对下面的产品感到高兴——
普京牌伏特加
姐夫牌伏特加
结论:
“不管谁当政,俄国人永远都是被伏特加劫持的人质。”
——不管是喝酒的还是不喝酒的,都是。
下面是几张苏联时期的戒酒海报(只翻译大义,不保证精确)
酒精——生产的敌人
伏特加的后果(那几个俄语词懒得查了,大概意思也就是喝多了就挂了)
反对酗酒不能光动嘴皮子
别扎堆喝酒了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克里姆林宫的周期律(下)不要得罪伏特加!
🙂【文摘】更多的苏联笑话! 14 红十月 字7207 2009-12-22 06:29:18
🙂我也说个关于苏联与酒的笑话 11 kd 字647 2009-12-18 05:35:47
🙂这个笑话是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沃尔特斯 1 包子也吃13个 字54 2009-12-20 06:27:12
🙂好象说的是赫鲁晓夫 沧溟之水 字0 2009-12-20 05:56:53
🙂刚看到一篇正宗的俄罗斯笑话 84 寒声碎 字485 2009-12-13 18: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