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重症监护室(ICU)见闻 -- 牛铃

共:💬135 🌺58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作为一个癌症病号的家属强烈反对你的话

“这是医疗技术不发达或者医疗误入歧途的产物。这种延续生命的做法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明显是吸收生产力的黑洞。”

这句话的逻辑,和前阵子讨论大学生该不该下水救人是一样的逻辑。理性地去衡量花钱的价值,和理性地去判断救人产生的价值没有啥区别,但是别忘记了除了钱我们还要考虑道义。

我曾经思考过如果亲人离开,我该怎么办。也有过你的想法,但是最后感觉到,如果真的亲人离我而去,我将是多么的痛苦,我愿意尽我所能让这个时间晚到来一分一秒。

你的逻辑,如果延展下,很多人可能就不养老了,任其自生自灭。

“实践也证明,不仅我国现在无法支撑,未来估计也无法支撑,美国仍旧无法支撑。这种手段下,全民“生得起病”必定无法实现。”

实践证明的是,现在各国都在发展临终关怀事业。

其实现在支撑不起的不是正常的医疗费用,很多人得病没有那么拉扯,并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有部分病人,如癌症等,才会失去劳动能力,在病榻上备受折磨,大把花钱,也拖累家人。即使对于这些人,不同的治疗方法、照顾方法产生的效果和花的钱也是不一样的。而医院往往给予的是产生最大利润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会给你一个花费巨大的感觉。

我姥姥97年去世,食道癌。去世前一直在治疗,那个时候她是农民,没有公费医疗。我们家大概出了相当大比重的医疗费用,我爸爸常跟我妈妈吵架,但是关于给我姥姥看病的事情花钱太多我几乎从没有听他提起过。我记得的仅仅只有一次,他从病房里出来,慨叹这样看病也拖累活人。

孝养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关怀病人也是世界共有的基本道德。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讨论余地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