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北京棋事 -- 史文恭

共:💬86 🌺2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天地间”的推特

001 晚上看比赛,迫不及待向大家报告:俺昨天去“天地间”参拜了。

002 主席和裁判长不约而同都要俺写帖子详细汇报。适逢二位对局者是美学派棋士,对局时间也充足,大家观战之余,天也聊得尽兴,也想看看俺的帖子乐呵乐呵。哪知俺也是美学派的,半夜时分还一个字没写呢。于是,牙关一咬,决定以“推特”形式“推出”。

003 俺之前拜读过教头关于“天地间”指导书若干次,包括回帖。本着按图索骥,安步当车的精神,实践了“最好打车去”的理念。事先俺还在网上google了几次“天地间”地图,清楚记得是在“珠市口大街”,隐约记得是在“5号”。但是,是东大街5号呢,还是西大街5号呢?

004 出租车司机说,一条大街只有一个5号,东西方向叫“大街”,街南边是双号,街北边是单号。5号到了,光明日报。

005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过了过街天桥。顺着楼下小路,一直往东走。没有“天地间”的招牌啊。一直走啊走,拐了两个弯,来到崇文区文化馆3楼网吧,又google了一遍,发现,刚才应该往西走。光明日报西门2楼即是。

006 事后我才知道,昨天上午11点钟,河里有比赛啊。可惜我在网吧只顾查地图了。

007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来到了天地间。之前看了一个帖子,一哥们儿说他是常客,所以下班后来天地间看看,结果前台服务员还找他要门票钱。我认为进门交门票钱是合理的,于是赶紧把准备好的钞票递上。服务员MM问我,“喝茶?”我果断答道:“不喝。”MM说,“茶水免费。”“哦。。那就来一杯。”

008 天地间上午好像是10点开门,此时大约11点。屋里只有2位落座,面前都是一块棋盘,各自埋头摆谱。

009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蹑手蹑脚看了看墙边的书籍,基本都不是棋书,似乎是某个图书馆里的藏书。于是我壮起胆子到前面那位的身后拿了一本厚厚的围棋年鉴,回到俺自己桌前,摊开。一边偷偷瞄着前边两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010 看了一阵,似乎看出远方那位,是王元八段。小平头,上次在电视上看见他好像还是分头来着。我等待着王先生翻看吴清源的棋谱,并发出忘情的赞叹。等了半天,没等着。

011 MM端来茶杯,问,“给您拿盒棋?”我说,“不用。我就看看。”这里的棋盘棋子都不错。棋盘很厚实,不知是不是整块木头做的。棋子是双面凸的,白子好像叫做“雪蛤”,可能是一种贝壳做的吧,上面有隐约的花纹。

012 不久,又进来一位,径直走到前面那位打谱的面前,二人打个招呼,就对弈起来。一个说,“得让先了吧。”我一看,赶紧把年鉴扔一边,凑上前去,确认方便后,搬了一把宽大舒适的椅子坐下,看他俩下棋。

013 打谱的这位,落子较慢,棋力似乎略逊一筹。邀战的那位,似乎是上手,落子飞快,几乎不加思索。每次打谱的刚一落子,他就紧接着落子,然后盯着对方看看。几个局部战役下来,打谱的形势落后不少。一手棋下完,邀战的说,你可真是不如流啊。打谱的也不说什么,看来习惯了。

014 这时,又来了一位,留着长长的刘海,坐到打谱的旁边。高手嘛,总是选择帮助弱者的。打谱的实地不足,于是选择破空,凌空吊了一颗。刘海不禁夸赞,“才华的一手。”可惜最终也没折腾出名堂,只好中盘认输。仨人短暂复盘,在即将把棋子全部抹掉的时刻,我伸出左手二指,点了点打谱的两颗子,问,“你先粘在这里,后来又走了下面的扳?”他一看,说,“是。”我说,“那你等于在这里花了两手棋。”这一句显得我很高。他忙说,“是啊,这个时候花了两手棋,真是很浪费。”对面那位上手忙请教我,“你是说他不该粘那颗?”我说,“我不知道啊。”心说,我9级不到,怎么知道该粘不该粘呢。他眼神中流露出茫然。旁边那位刘海也暗自沉吟,搞不清我的来路。

015 二位又开始新一盘对局。不知何时,周围观战的人多起来了。一哥们也被我刚才的高谈所蛊惑,轻拍我肩膀,问,“你有事么?咱俩下一盘?”我忙说,“我不会下棋。”怕他茫然,我忙接着说,“我9级还不到呢。”他哈哈一笑,说,“怎么可能?”旁边一位大概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在大脑中校正了一下听到的信息,说,“照你这么说,不到9D的都不算会下棋的,我们就都别下了。”我说,“我是不到9级。。”一边用手在空中书写了“级”字。邀请我下棋的似乎信了,问,“你学棋时间不长?”我点点头,心说,学棋20多年了,水平20多级。

016 随着二位对局的进行,棋盘周围棋子越来越多。我不禁抓了一颗白子在手里把玩了一番,心想,没白来。

017 中午时分,下棋的人越来越多,大约都是常客。一位年轻人,刚从瑞士回来,和众位寒暄过后,便开始下棋。一边下棋,还一边寒暄。和他对弈的,显然是位上手,和他约好,“一盘一升降哦”。依据他俩的历史升降记录,棋分是让3子或者4子了。还有一人,坐在年轻人旁边观战。时而年轻人一子落下,他就把棋子重重移到另一个位置,说,“补棋你就补踏实了,你挤那个和他外边双那个交换,并不便宜。”年轻人说,“哦。。”支招的说,“下回知不知道怎么走了?”年轻人说,“知道了,知道了,下次一定。”支招的说,“你知道个P啊,下回你肯定还是走你那一套。”周围人都笑起来,店里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018 有时来了熟识的棋友,支招的就向他们介绍说,“这位,就是臭名昭著的刘先锋。”回来我查阅了天地间的论坛,才知道年轻人是刘3段。而这位支招者,似乎是“一刀切”。

019 对面墙上,悬挂着“第3届天王山擂台赛”的横幅。随着进来的棋友越来越多,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也有比赛啊。我看了看表,下午1点多了,估计比赛是2点开始吧。相关人员还摆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用来转播比赛。

020 会所里阳光明媚,棋桌宽大整洁。服务员MM不时前来添茶倒水,中午的时候还可以帮忙订餐叫外卖。棋友中不少吞云吐雾者,好在似乎有中央空调,并不让人感到窒息。外面一间是“本手道场”,专卖各种棋具和棋书,自然还有《围棋天地》杂志。我挑来挑去,只买了一本不太成功的书。而那遥远的卫生间,确实对读秒能力要求较高。

021 回来之后,重新拜读了一遍史教头的帖子,发现自己看贴太不仔细了。很多细节我亲身经历的时候都晕晕乎乎的,其实帖子里都介绍过了。就好比“天王山”擂台赛,我看到的时候,只是随便一看没多想,回来研读天地间论坛的介绍,才明白原来是取“天”地间、“王”汝南棋友会、燕“山”手谈社这3队名称中的各一个字而凑成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