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为什么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 高士奇
这篇文章对从总体上了解中国经济情况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对中印经济发展道路之辨也提供了重要参考。文中分析了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稳定,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和积累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本文也和不才前一段谈到的中国经济与城乡差距、农业问题有很多联系。看看行家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对不才之言论进行批判。呵呵。
一、前言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4.3%,而实际失业数字可能要比这个数字高得多。另外,我国农村还有富余劳动力1.5亿,表明农村的就业压力比城镇还要大。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都与就业增加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就业压力就会逐步缓解。一些国家在持续一个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失业率都会明显下降,有的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劳动力供给短缺现象。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出现反常的失业率上升,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长期失衡(农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使得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相对较少所致。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大部分是在第三产业工作,而我国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还不到30%。
要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就需要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失衡的产业结构,就应该调整我国的需求结构,提高居民对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取决于需求结构。我国需求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第三产业是为居民和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当前需要大力扩大消费需求,使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因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着力点应该是逐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更快地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加公平,逐步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投资的比重。
二、产业结构失衡是经济高速增长而就业压力不减的基本原因
1979-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1.3%,第三产业增长10.0%。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0.0%、38.5%和21.5%演变到2003年的12.8%、59.5%和27.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仅上升了6.2个百分点。按照现价计算,200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4.6%、52.3%和33.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3%。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为4%:32%:64%,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左右。其中,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分别为2%:30%:64%和10%:36%:54%。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3个百分点。
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手段来启动国内需求,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逐年下降。结果导致本来就很高的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没有明显提高。有关国际统计数据表明,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我国第三产业也是劳动力密集行业,它对劳动力的边际需求弹性比第二产业大很多,但是由于规模相对太小,导致其吸纳的劳动力比较少。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部门一直是全国劳动力的蓄水池,非农业部门不需要的劳动力基本都滞留在农村。因此,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实际上并不是农业生产活动真正需要的数量,农村有许多富余劳动力。因此,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农业劳动力数据计算的亿元农业产值需要的劳动力并不是农业部门真正需要的劳动力,所以也就没有实际意义。这里,我们只比较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亿元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按照现价计算,2003年第二产业亿元产值需要的劳动力约2630人,而第三产业亿元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高达5639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2.14倍。第三产业边际产值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更是大大高于第二产业。2003年第二产业的亿元边际产值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391人,而第三产业则为2030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5倍多。若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3年第二产业亿元产值需要的劳动力约4363人,而第三产业亿元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高达12694人,后者是前者的2.91倍;2003年第二产业的亿元边际产值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588人,而第三产业则为6760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11.5倍。可以看出,在经济规模相同的条件下,如果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若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是33.1%,而是40%,即比2003年的实际比重上升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是52.3%,而是45.4%,即比2003年的实际比重下降6.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保持14.6%不变,那么,第二产业的就业岗位将减少2120万个,第三产业将增加4559万个就业岗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个部门合计将比2003年的实际增加2439万个就业岗位。这样,我国城镇的就业问题基本可以解决。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就业压力上升的根本原因。
三、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就业结构失衡
在过去25年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随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我国的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已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了2003年的49.1%,与此同时,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则分别由17.3%和12.2%上升到了21.6%和29.3%。但是,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依然太高,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明显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反,我国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又明显偏低,既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2000年西方七大工业化国家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平均为68.2%,马来西亚为49.5%,印尼为38.9%,泰国为32.2%。
尽管第在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很低,但是它却创造了近一半的新增就业岗位。2003年我国总的就业人数达到了74432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34280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了8228万人,占总就业人口增量的24.0%;第二产业增加9132万人,占26.6%;第三产业增加16919万人,占49.4%。过去十年的数据更表明,第三产业创造了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1994-2003年我国就业人口共增加762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减少了1134万人,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分别增加了1112万人和7646万人,第三产业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占我国非农部门新创造就业岗位总数的87.3%。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太低,新创造的就业岗位比较少。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占GDP的比重太低,使其新创造的就业岗位的增长慢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失业压力不断上升。1994-200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平均需求弹性分别为-0.09、0.06和0.54。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个负数,表明尽管我国农业在过去十年保持年均3.5%的增长,但是其吸纳的劳动力却不断减少,今后农业是向社会排放劳动力的部门。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个很小的正数,说明第二产业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少,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进步大大提高了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数据分析表明,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若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保持10%,其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几乎为零;增长率低于10%时,就业岗位将会减少,即就要向社会排放劳动力;只有增长率超过10%时,才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约为9-10%,要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增长率就要低于GDP的增长率,因此,今后在理想的情况下,我国第二产业的增长率需要低于10%,所以,一般说来今后第二产业将会逐步释放少量的劳动力。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第二产业的9倍,表明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今后我国要想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
四、需求结构失衡是导致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基本上取决于需求结构。过去25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逐步上升,而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导致我国目前的最终需求结构严重失衡。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5.4%,资本形成率为42.9%,其中固定资本形成率为42.8%。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固定资本形成率为23%。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1.6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9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消费率太低,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最近两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消费低速增长的趋势还在继续,按照1990年不变价计算,2002和2003年我国消费的年增长率分别为6.2%和6.3%,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长率则高达16.7%和24%。而且,我国劳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又比较低,例如,2000年居民劳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约为27.6%。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第二产业的高增长,而消费的低速增长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果导致第三产业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更明显慢于第二产业的增长,其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产业结构失衡状况继续恶化。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压力必然会继续上升。
五、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消费比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出发点
很显然,正是由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导致了产业结构失衡,才不断加大了就业压力。若不尽快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调整已严重失衡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将会继续恶化,就业压力还会继续上升。因此,当前在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消费率,降低积累率。同时,要把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上来,使消费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
数据分析表明,最近几年农民消费增长缓慢是我国总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1998-2003年我国政府实际消费年均增长9.2%,快于GDP 8.0%的增长。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年均增长10.1%,也快于GDP的增长。而同期农村居民实际消费年均只增长了4.1%。消费是收入的函数,1997年之后农民收入持续缓慢增长是我国消费增长显著低于GDP增长的直接原因。199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9%,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前者显著慢于后者。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已由1985年的1.86:1上升到1990年的2.20:1,1995年的2.71:1,2000年的2.79:1和2003年的3.23:1。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所享有的各种福利,比如,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农村居民并不享受这些福利。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福利因素考虑进去,有专家估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收入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1998-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年均增长6.7%,农村居民仅增长了4.2%。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8265元,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仅为2399元,前者是后者的3.45倍。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力,逐步使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趋于协调,引导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的关键问题之一。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已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今年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上半年农民的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1%,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增速。但是,由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根本性因素没有大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是不牢靠的。许多研究表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改变我国的二元结构。因此,应当尽快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这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我国的消费率,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基础。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地区之间、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因此,也需要关注贫困地区的城镇低收入人群,要通过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逐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中国经济信息网首席经济师,梁优彩)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文摘】为什么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油油又胡说。高兄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位作者还有中国经济网? 西风陶陶 字0 2004-09-20 11:50:36
😄中国经济网的文章质量高。 Chieftain 字0 2004-09-21 12:12:57
😜惭愧,不才了解的也不多 高士奇 字116 2004-09-20 23:33:09
😁找到一个作者简历 高士奇 字137 2004-09-21 03:50:52
😁谢谢高兄,刚看了一下,有身入宝山之感。 西风陶陶 字0 2004-09-21 11:57:54
😜实在眼睛挣不开,高兄就不能给些容易的,明天一定拜读。 西风陶陶 字0 2004-09-20 01:49:25
😄跳着看,只看一二三四五 寒冬雪 字67 2004-09-20 0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