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一) -- 井底望天

共:💬129 🌺10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五)

其实当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政权时,他在政府体制的传承上,基本上有三个来源。第一个就是他本人和其他反元武装在兴起时,借助的民间宗教势力。在董仲舒汉朝时候,将儒家建立成官方意识形态之后,儒家思想中那些积极和革命性的主张,比如说孟子关于革命的看法,已经非常弱化,儒家思想更是变成了保守维持的政府工具。在中国后来的多次改朝换代中,民间宗教成为了主要的思想组织手段。

比如说在宋朝出现的钟相、杨幺起事,和方腊起事,都是源于来自于波斯的摩尼教,就是中国的明教。在宋朝和元朝的打压之下,以佛教为外衣,从净土宗源生出的白莲教,供养的是代表光明的阿弥陀佛,就是明王,其实和摩尼教的明王崇拜已经融合。这个教派宣扬的光明战胜黑暗的宇宙真理,人死后上西方净土白莲池过好日子,再加上佛教天台宗的各种戒律,已经慢慢在民间占据重要地位。

另外一只净土宗衍生的弥勒教,就是信奉弥勒佛,其实和白莲教、摩尼教差不多。白莲教在元初时候,就有教徒杜万一用五公符和推背图来号召大家起事。这个其实和后来清朝出现的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太平天国,用的是基督教的拜上帝会,发动的反清斗争,走的是同样路子。其实看一下中国共产党靠的共产主义思想来改变中国,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建中,如何思考宋明理学的弊病,重新寻找儒家原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是中国未来文化重建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方面的仔细探讨,俺会在说文论武的文化篇里面展开叙述。

朱元璋的第二个来源,就是源于中国传统儒家的文官体系。在明朝建立政权以来,科举制取士,在南宋灭亡之后,大概已经中断了100年了。因此明朝的建立,在某种情况下,肯定要满足宋朝因为活字印刷术普及之后,带来的教育普及和读书人增多这个出路问题。

在元朝时代,读书人受到压制变成了臭老九,于是大家的精力用到了文化建设,在宋朝开始后中国出现的城市化产生的大城市中间,发展起来小说和元曲之类的市民文化。元朝的仁宗在(公元1313年)算是恢复了科举考试,但是得其名而不得其实。明朝的建立,就给了大家要求回到政治权力的一个好机会,在1373年恢复了科举制度,重新恢复到政治由文人主导的局面。

朱元璋本人出生贫寒,但对知识分子比较尊重,但是他对文臣的厚待,一方面仍然受到敌视屁民的一些文人的抵制,将朱元璋这个红巾军看着红寇。另一方面,又受到了老大粗行伍出身的武将们的反对。朱元璋曾向武将们解释,世乱用武,世治用文,不是俺偏爱读书人。就有武将说,你信得过这些酸臭书生吗?张士诚也厚道文人,你知道这些人怎么玩他吗?张士诚本名张九四,是在漕运码头上,扛盐袋子上船的搬运工出生,真正苦大仇深,大字不识一丁的主儿。后来也参加红巾军起义发迹了,于是找文人们给起个名字,叫做士诚。朱元璋回答,这个名字不错啊。嘿嘿,武将们笑道,这个名字来源于《孟子》,叫做“士诚小人也”。你看看,这些文人是啥好东西啊!

中国人起名字比较讲究,认为名字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不光是官宦富裕人家起名字,非常讲究,要在《诗经》、《楚辞》、《左传》、《论语》等等古籍中找典故,就是大字不识的穷人,也要找一下村子里的私塾先生,来取个好名字。但是在元朝的时候,小屁民们是不给起名字的。可是大家总得有个叫法吧,于是一个方法,是按排行,比如朱元璋本来叫朱重八,前面堂兄弟们当然就是重一到重七了。朱重八的老爸叫朱五四,当然就有五一到五三,这三个伯父或者堂伯父。因此张九四的来历,也是差不多。

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朝初期读书人势力还是比较弱小,靠的是草莽出生的武将们撑起局面,必须有一个过渡时间来完成这个转折。建文帝的新政,必然牵涉到这样一个权力转换带来的动荡。在这个时候,匆忙削藩,显然时机上不是太合适。

朱元璋的第三个来源,就是继承了元朝的政治传统,尤其是军队建设上的传统。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就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如何向游牧民族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士,从战国的赵武灵王,到汉武帝,到唐太宗,都一直没有松懈过。自从唐朝灭亡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一直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独大的场面,因此对朱元璋来说,如何建立一支可以和蒙古铁骑相似的明朝军队,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通过对征兵制和募兵制的比较,朱元璋在和刘基长期讨论后,最后得出了用卫所制度的结论。征兵制,和现在很多国家实行的义务兵制比较类似,而募兵制则和志愿兵制比较相近。征兵制的好处是,有战争大家来报到,平时就在家务农,平时军费开支小。但坏处就是,如果战争时间长,农业生产就耽误了,而且平时训练,就是所谓后备役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临时召集后,又没有太多时间训练,战斗力不行。募兵制的好处是当兵为职业,可以保证长期训练,军队战斗力要好。但不好处就是军费负担太重,国家财政是个大问题。

而实行卫所制度,就是将军人列入军籍,搞职业军人家庭制度,可以说是向游牧民族学习了。这些军人户籍完全不受地方政府管理,而是归入都督府管理。为了降低平时军费的负担,这些卫所平时需要耕种来负担自己的生活。但是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人家平时的生产活动,比如说围猎等等,就是好的军事训练,而农耕生产活动,和军事行动不搭架,只好拿出专门时间来做军事训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