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哈哈镜中的真实——笑话里的苏联史 -- 路人癸

共:💬371 🌺1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笑话里的苏联史6-冰原下的火花(下)

一艘苏联核潜艇和美国核潜艇在公海相遇。苏联潜艇又旧又破,满是锈斑,美国人的潜艇则非常整洁,苏联人邀请美国军官们到自己的艇上参观。

美国军官们经过通道来到潜艇主控室参观。

突然,陪同他们的苏联艇长歇斯底里的暴怒起来:“塔玛德!是哪个混蛋把这该死的靴子扔在控制台上的??!”

美国人得意的说:“在我们美国潜艇上,从来没有……”

苏联艇长怒气冲冲的说:“美国?已经没有美国了!到底是哪个混蛋把这该死的靴子扔在控制台上的??!”

苏联人造卫星试验中动用了以下力量:

东德的火箭

罗马尼亚的能源

捷克的电子设备

俄罗斯的狗

上回说道,这苏联的技术虽不高深,但是一样能攒出来非常牛叉的装备。

苏式装备素来以简单活糙而抗造而著称。其代表如PPSh-41冲锋枪,如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当然还有大杀器——卡拉什尼科夫。不过这些虽然强悍,但是不满足我们另一个要求——设计思路诡异。

其实很多人已经猜到我要写的一个主角了——米格25“狐蝠”截击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东西实在是变态的紧——三马赫的速度+几乎全不锈钢的结构,后面是火箭前面是微波炉,这样的东西真的很可怕……

先说材料,三倍音速的玩意,一般人的想法就是要疯狂的减重,什么钛合金什么复合材料能招呼的尽量招呼。苏联人的思路真的不是一般的诡异——为了对抗热,宁可用上钢。问题是,钢这东西多沉的啊……反正钢就钢吧。据统计,米格25的原型机E-155(又称YE-266)80%的材料是钢,8%是钛合金,11%是D19抗高热铝合金。问题是,苏联人造米格25不用铆接,基本上是全焊接完成(为什么我想到了坦克?!)当然,有付出就有回报,米格25虽然沉,但是也秉承了苏联货抗造的特点——原型机在实验中中曾顶住了11.5个G的高过载。

为了这个全钢结构的三倍音速飞机,超牛叉的发动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图曼斯基等人专门为他研制了R-15B-300涡喷发动机——我不知道苏联人的脑子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发动机还是全钢结构的…………反正飞行员的说法就是“我像坐在火箭里,只能看见前面,飞快的往前冲,射完就跑,我根本看不见我身后发生了什么。”于是,全钢结构和三倍音速这两个不可思议的特征,就这么结合起来了……虽然这样发动机的寿命只有150小时。这也再次证明了金庸同志在《射雕》中教育我们的,“钢不能久”。(什么?错别字?没有啊……)

(稍微澄清一下,米格25,尤其是其歼击型其实很多时候达不到3马赫,空速表上M2.8处就有告警红线,只允许进行3分钟(后来放宽到8分钟)的M2.83极限速度飞行。除了极其危机的情况,是不允许飞过2.83的。)

更BT的是米格25的电子结构——这里说强大,不是功能多么先进,而是相反,非常落后。在西方已经开始玩集成电路的时候,苏联人还在用电子管(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往飞机上装。结果就是,米格25成了一个高空高速微波炉——苏联人造了个功率空前强大的磁控管,于是这部这电子管雷达的持续发射功率达到了500-600千瓦左右。结果就是,据说如果在米格-25在100米超空飞行时这部雷达开机,能够靠电波杀死前方地面1公里内的飞奔的野兔;苏军规定,禁止在地面维护时启动这部雷达,以免把不慎站在前方的地勤人员“烧死”,或者烧成精神错乱。还有一个事实可以为这些电子设别的低端而彪悍做出一个小小的脚注——这些玩意工作的时候,是要靠液氮冷却的。(……)

狐蝠的首次露面时在67年,并且很快投入了在中东等地的实战。1971年,以色列在一次空战中派出当时最新的F4迎战苏制的米格25R侦察型。F4发射了AIM-9“响尾蛇”,随后马上发现——导弹居然追不上开了加力的狐蝠!后来判定,狐蝠飞到了3.2个马赫。这件事让西方为之震动——苏联的技术居然如此先进,且不说无数的高度速度爬升率的记录,单单三倍音速这一条,就意味着苏联钛合金的加工工艺有了超级的突破。有这样的技术这样的装备,我们凭什么保护我们的人民能够继续享受自由的空气而免受红色共产帝国的威胁呢?当然,西方后来也了解到,这家飞机的发动机也烧坏了。(这也证明,狐蝠不被逼急了,还是飞不出三倍音速的。)

直到1976年9月6日,西方才从狐蝠的噩梦中醒来——这一天,苏联空军飞行员维克托·别连科中尉驾驶一架“狐蝠”叛逃到了日本。如果至宝的日本人和美国人马上进行了彻底的研究,结果却发现——这架飞机没有任何先进的技术,准确的说,绝大多数技术都非常落后。西方这才反应过来——合着我们这么多年都被老毛子玩了啊!!!

不过毕竟是老一代技术的结晶,八十年代后,苏联的狐蝠逐渐退役淡出历史舞台,不过世界其他地方的狐蝠仍在坚持战斗。据称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5至少击落了一架F/A-18战斗机。最新的消息是——

2002年12月23日,伊军出动的米格-25战机成功击落了美军一架“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在战斗中,“捕食者”的地面操作员和米格-25战斗机飞行员均发现了对方,并几乎同时发射了空空导弹。“捕食者”发射的“毒刺”导弹被米格-25发射的导弹红外信号干扰,偏离目标,而米格-25发射的导弹将“捕食者”击落。

老将出马,依然牛叉。

虽然很强悍,但是归根结底,米格25之所以能飞起来,还是靠伯努利原理——这一点和其他飞机没什么差别。而下面要说的另一类神奇的玩意儿,我也说不清丫是怎么动起来的——以“里海怪物”为代表的的地效飞行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里海怪物(Экраноплан),一个足够丑陋的家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鹰级(Орленок)地效飞行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联“雌鹞”(花尾鸽,Лунь)地效飞行器。背上的?那是三套KT-152二联装3“白蛉”(“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发射装置。可惜这东西只生产了一架。

地效飞行器,或者叫地效翼艇、冲翼艇,其飞行的原理不同于飞机,是这样的——

当飞行器贴近地(水)面飞行时,由于机翼下表面离飞行界面很近,气流流过飞行器装有的固定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水)面将产生一股反作用力,阻挡飞行器机翼下坠。地(水)面与飞行器机翼间的气流受到压缩,机翼下面的压力升高,这样机翼的升力就增大了,blah blah blah...

其实,这东西的技术并不特别先进,很多国家都有过研究地效飞行器的历程,但只有苏联的研究坚持了下来,而且有两个设计局在进行研制——以设计水上飞机著称的别里耶夫飞机设计局和造船工业部的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前者早在1923年就由尤里耶夫等人领导展开了相关研究,而后者则生产了“里海怪物”和“小鹰”级。

早在1966年,苏联的“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就已经成功。怪物最怪的地方,大概就是其动力设备——10台 VD-7 涡喷发动机,八台在机翼上(这个位置老实说我觉得已经很奇怪了),另两台最初在尾部,后来又被挪到了驾驶舱上方——这使得整个飞行器看起来更加的别扭……而这东西的航速也很让人费解,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在水上跑的玩意——300节(550多千米/小时!!)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的侦查卫星才在里海上面发现了这个邪门的玩意。

相比长相奇特的里海怪物,有使用价值的小鹰级看着就顺眼多了。

小鹰级地效飞行器,于1973年在下诺夫哥罗德下水。和里海怪物相比,小鹰的航速慢了不少,125节,载重量最多为300人或数十吨货物。军用版曾搭载AK230型双30mm机关炮和对空搜索雷达。

不过,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地效飞行器也是如此。里海怪物在诞生过程中,曾经在1969年和1980年两次发生事故。更彪悍的是小鹰级,1975年的一次试验中,一架小鹰级的机尾掉了下来——然后被同志们开上岸了……

不愧是苏联货啊!

里海怪物共制造两架,由于是实验型号,没有投入量产。小鹰级则“差一点”被投入量产——苏联海军一度计划装备120艘小鹰级用于登陆作战——可以想象这事真成了是什么结果:一百多架“飞机”在数米左右的高度,无视数米高的海浪,以200公里的时速冲过雷区和铁丝网后,放出整连整连高喊着乌拉的士兵……诺曼底?out啦……

可惜,海军最后订货的数量是——3架。由于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逝世,继任的索科洛夫砍掉了小鹰级的订货,将银子用在了潜艇的研究上。最终,小鹰级也没有真正大批量的投入使用。

可惜,可惜。

其实除了这些,苏联还有大量的挑战人类想象力的神奇装备。比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尔法级核潜艇,全壳体用钛合金制造。其最大潜深达914米;水下航速42节。不过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事故频发,90年代已经全部退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35重型坦克,算是坦克“多炮塔崇拜教”时代较著名的产品。T35有5个独立分两层排列的的炮塔,武器装备有76.2mm坦克炮1门、45mm坦克炮2门、7.62mm机枪5挺,载员11人。不过由于不实用,最终只能少量生产。

…………

但是1991年那个冬天,红旗在克里姆林宫降下后,这个曾经无比强大的红色北极熊走向了灭亡。那种种的传奇,光荣和非议——从阿芙乐尔的炮响,经过内战,大清洗,光荣的卫国战争,秘密报告,布拉格之春,出兵阿富汗,八一九,最终全都化为乌有。只有那些传说,还在讲述着那个红色帝国的种种传奇和是非……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过如此。

【完】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橡树村, 通宝推:小白1,好知明言,阿多尼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