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时评]我们在怀念朱镕基什么? -- 黑暗森林

共:💬405 🌺1057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到个说朱问题的帖子,转过来

朱镕基的十大善政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2887750

摘录

农业:统购统销恢复文革做法,粮库粮未满人民心寒。恢复旧政策为啥子?因为他说大话说全国三年粮食不打都可以(98年记者会),圆他言数错,只有强行收购农民的粮食,严格限制粮食自由流动买卖。 到胡温时期才敞开、自由、有最低限价(朱镕基的最低限价不仅低,而且有配额,不是敞开收购)的收购农民粮食,允许农民买卖粮食。

…………………………

战略储备:1998年国家计委要搞石油储备的方案报给了朱镕基,朱镕基说:油价这么便宜,搞石油储备干什么!当时国际油价每桶不到20美元。2002年又提出了石油储备问题,朱镕基说,油价已经这么贵了,现在搞石油储备不合算。当时美国发动对伊战争迫在眉睫,油价每桶三十几个美元 。也就是说在朱镕基任内,如果有战争,海外运输线被切断,全国的大部分民用油不够维持半个月。结果等胡温上台,油价突破60美元,国家才开始进行石油储备。

………………

金融:朱搞分税制和费改税(不给地方补助的费改税)。分税制60%的税收归中央(关税100%归中央),到县乡这一级,用20%的税收,要养活人数占全国教师总数80%的教师、公务员,要给义务兵家属补贴,要办社会福利,要养警察,怎么养?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大事卖地为生,让地产商这个喝血集团崛起。而中央财政则终于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提高了中央集权,只是苦了老百姓,因为分税的转移投入基本是个空谈。大规模售国有股填补社保基金造成股市崩溃。所谓的“股改”,改出大量空壳套钱公司,导致资本市场凋敝。金融改革,国家出钱填坏账,再加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剥离,从数字上看坏账率是下来了,但是真正的问题没有解决,结果没几年就又要国家动用外汇储备消除坏账了——然后在国家出钱填补坏账后,把银行在国外上市,让外国股东掌握优质资产。直到胡温时期修改商业银行法,才让外国资本也要为银行不良资产买单。银行是他主抓的,他刚下台一帮亲信(诸如建行行长)就进去了,他没责任,谁有责任?列几个上述行为的数字:十多万亿元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三万五千亿元的银行烂帐,两万五千六百亿元国债,仅二○○二年的财政赤字就高达三千零九十八亿元。全中国当时的货币流通量,才二十万亿多。朱镕基担任总理一直提倡“保八”(保持经济增长8%)。某年10月,李鹏在人大听取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等汇报工作时,却告诫“国民经济目标是指导性的,不要追求目标,造成虚假。财政投入靠发债维持,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看仍应实行适度从紧和减少赤字的方针。”12月,中央召开会议讨论经济工作,19999年经济增长定在7%左右,赤字1250亿元。李鹏在日记透露,“国务院领导同志(暗指朱镕基)说赤字可能还要增加。我说,明年增加赤字尚可理解,但从总体看,终非长久之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999年6月10日,中央召开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今年要增加六百亿赤字,李鹏先后两次发言,强调“扩大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大日记》透露,这次会议还提出,国务院要改进工作办法,事先多和人大酝酿,六百亿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报人大常委会审议。 通胀严峻形势比如今更危险,不是李鹏带领人大常委会否决,恐怕现在我们已经在吃100块一斤的猪肉了。为什么那时候老百姓都感到支出暴增,但公布的消费指数却非常平稳,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这个指数中没有房地产价格,教育、医疗权重极低。人大限制了他那些作为,而这种限制是未导至了问题最后烂错。事实证明,那些烂了的事,没有一件是因为受了限制而烂的,而是因为没限住而烂的。所以结论是,人大对他的限制力,不够。事实上,许多恶政,是直到猪下台,新一界才刹住的。人大看到了他一些施政的错误,但因主客观原因,制约不得力。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