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起源 -- 花大熊
可以在专业的书籍里找到答案。我这里大概的说一下。
寒热温凉被称为中药的四性。最初是从机体对药物的感觉上来定义的。比如生姜吃上去的感觉HOT,就认为是温热的(确切说是温),薄荷吃上去感觉清凉,就是寒凉的(确切说是凉)。
后来发觉这样的定义太粗糙,拓展到病理状态下机体的反映。比如金银花,吃上去或许没什么太明显的感觉,但是对于发热的病人可以降温,就被定义为寒。诸如此类。
四性是有程度差异的,但是并没有定量。个人理解你说的定量是用数字的那种,比如温度降一度,是凉性,温度降两度是寒性。不知对否?很遗憾中药没有这样定量过。但是动物实验的数据和临床使用的结果有支持这种定量的,比如生姜(温性)发热的能力就不如肉桂之类大热的药物。据我对西药简单的了解,也没有西药这么定量的。以种类比较丰富的抗高血压药为例,大致可以按照降压的能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血压用药,但也没有说用具体数字衡量的。
你所谓的标准化的中药方法目前有很多的学者在做,但是进展不理想,因为标准化用在合成的化学品上比较容易,用在植物上比较费事。甚至有学者提出,这根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因为你见过把生物标准化成功的实例么?呵呵,把猪按体重分的这种标准化不算。
你对中药的这种去神秘化,精确化的期望很是代表了非专业人士的共同愿望。也是中药目前努力的方向之一。可惜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中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短期内这种愿望还看不到实现的前景。
具体内容我会在未来的一些帖子中涉及。
另外,我个人认为看伤寒论和黄帝内经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怎么看。相反,有些动不动就更新的东西反而让人觉得不靠谱。一个体系核心的东西三天两头变动至少让人觉得还不够成熟。比如基因和干细胞的研究就发展的很快,但还远未达到可以应用的程度。作为科技前沿,经常变动是可以接受的。作为临床治疗的标准,经常变动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中医有它文化符号的意义在里面,不过如果你深入的了解中医,就会明白它不是生来就为了当文化符号的。好比汉字生来不是为了被老外刻在身上做纹身一样。
谢谢你对中医药的信心。不知道我是否回答了你的疑问。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三国演义里有华佗用灸疗的故事 4 左手拈花 字555 2009-09-13 09:10:37
🙂医圣对药学研究是个挑战 花大熊 字172 2009-09-13 09:35:21
🙂提个问题。 1 曾自洲 字706 2009-09-13 07:46:00
🙂你提的问题有些
🙂嗯,讲的深入浅出,让俺这样的外行又长知识了。 辉汉如雨 字125 2009-09-30 00:47:43
🙂就标准化的讨论 2 曾自洲 字594 2009-09-13 08: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