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厂城记 一 工厂城市 -- 月树

共:💬27 🌺2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厂城记 二 沉默的驭电者

怎么来说这个Y厂呢,它有近1.2万在职职工,同时它还有约7千离退休职工。它的资产大约60个亿,年产值林林总总加起来应该有80多个亿,不过它的年利润是多少呢,大约7~8千万吧,单就规模而言,不说在全国或者行业内,就是在这座城市里,它也只能算老二^o^。不过它的资历真的很老,将近要80年了,就算把港澳台的企业统统算进去,能够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到现在的企业也不多吧,有趣的是,从诞生之日开始,它就是国企,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没有发生变更。就从这点来说,我觉得在它面前谈什么国企的优与劣有点不对题,这是出身,改变不了的,是优是劣也就这么走过来了,而且这么走下去悠然过八十问题应该不大,当然,要过百还得看造化。

说了这么多,Y厂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它干的活有很多,但归结起来这么多年来它就做了一件事:驭电;为了能够更好的驭电,它还掌握了另一件事情:金属制件能力。这两门手艺积攒了近80年,应该说是很不错的;因为高超的金属制件能力,这座工厂里不止一个工人因此获得“工艺大师”的称号并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通过驭电,则攒出了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不但研究产品,而且还被授权制定相关产品的行标与国标,算起来有近百了;周边有民营制造企业凭借自身努力,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披红挂彩,四方传颂,广泛运用,但即使在这个城市里也很少有人知道,Y厂的手中,拥有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7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只不过不能声张,因为这些成功属于“大家”,而不是单纯一个工厂,此外,这些成果在国家意志控制下,只被允许运用在某些特定领域,对于公众而言,自然是云遮雾绕,于是工厂也被忽略了。

被忽略的工厂终究还是要面对市场生存并且发展下去,凭着左手握电右手持金的本事,Y厂由此及彼,接了很多活。有些活做完了就做完了,封存起来的图纸一堆就是一米多,有些活做完了就转让了,连人带图纸,渣都不剩,真正留存在工厂的活并不算多,却很杂,此产品与彼产品差别之大,相当于两个不同行业。因此Y厂在外人心目中的印象很不明确。如果单纯从它的原始厂名“××市××厂”来解读,人们或许会认为它是一家市属集体工厂,一个千人规模的电气工厂,我自己首次听说这个厂名第一感觉就是这样。而如果从它旗下的上市公司角度来看它,说不定你会认为它是一个电力企业,事实上,当这家企业上市时,确实因为它的产品和有意营造的概念,曾经被划分到了“电力板块”,殊不知虽然Y厂的产品基本都带“电”,却和整个国家电力系统在产品营销上井水不犯河水,很少和“国家电网”或者“发电厂”这样的名词搭钩。而从它的主打产品来看,人们可以把它看成小松或者别拉斯一类,但是在国内任何一本工程机械车辆企业名录里都没有Y厂条目,这类产品对于Y厂而言是核心产品的延伸,可以配套,但Y厂选择自己生产;也可以把Y厂看成是阿尔斯通或者庞巴迪一类,这个国度最早的电力机车就和它息息相关,可有意思的是它所生产的相关产品却与铁道部井水不犯河水,那些产品所运行的铁轨都与铁道部无关;还可以把它看成是施奈德或者ABB,但它的相关产品却根本不投放一般的民用市场,而只用于某些特定产品的配套。面对这样一个四六不靠的古怪工厂,我自己更愿意把它看成一个迷你版的西门子或者GE——不带“金融”的那半边。

可是引领我了解并且激起对Y厂兴趣的朋友告诉我,Y厂不能和别的企业瞎比,Y厂就是Y厂。它四六不靠的原因是由于它真正依靠的行业其实是“国防”。按他的原话来讲就是:象这种能够“制造”又是“重型”的大工厂,有几个不和“部队”扯上关系的。虽然它的资产也就牵扯到省国资委一级,可它实质上是中国若干个军工联合体中某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通常由大学机构、科研院所与工厂共同组成的军工联合体虽然大部分只是生产协作方面的联合,却在国家意志的严密控制下长期各自承担着某类产品的研发制造,有的十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Y厂,就是这样一个工厂的代表。虽然它和“兵器工业集团”从来就没有什么关系(又一个四六不靠),但在它的总部里,海陆空与二炮四大军种,都有军代表长期进驻。确切的说,自从它诞生起,就承担了为政府大型军工产品配套的责任,近80年,一直如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的两次国庆大阅兵,都有与Y厂相关的产品通过天安门,即便就是这一次,我在预演的方阵里,依然看见了与Y厂相关的产品通过天安门。可以说,这些荣耀足以让Y厂光彩。

但朋友告诉我,Y厂真正的光彩不在天安门,而在台湾海峡,在南海,在对马海峡,在冲绳,在巴林塘海峡,在关岛,在夏威夷,那些让对手无法安宁的C牌声纹,充满了Y厂的心血。一直以来,Y厂都在为其提供配套,正因为这种长期优异的配套服务,在筹备已久的大舰工程中,Y厂也参与其中。朋友谈起这些,真的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也让我真正对Y厂产生了兴趣。

我想或许正是Y厂若隐若现的国防色彩,才让它显得四六不靠,因为国家意志对它的要求,使它养成了万事内部解决的风格,一件成型工业品的相关零件,从电缆到金属结构件,从发电机到电动机,从变压器到变频器,能够自制绝不外协。这些零部件如果单独拿出来或者延伸开来,可以形成上百种行业产品推向市场,而在Y厂,这些东东只是为了最终产品的配套。想到这里,同样也是厂矿子弟的我不禁对这个Y厂的生产制造能力肃然起敬。虽然它不是中国工业500强,虽然行业内有着如东电、西电、哈电、沪电、许电这样的知名企业,但是我总觉得,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把Y厂被遏制的产能释放出来,它的市场地位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事实上,在它现在所经营的那些特殊而狭小的市场里,它的份额近乎垄断,即使是那些国外知名企业参与进来,也能与之正面抗衡。例如,某项轨道交通的配套市场,在全国范围内,Y厂始终保存着市场份额第一,而那些排在其后的企业是谁呢?西门子、阿尔斯通、GE、东芝、庞巴迪、日立、ABB、东洋……,没有华资,只有外资。

这个被当地人称为“十里电城”的工厂群落,实在是有太多事情值得记录了。所以,我回朔时间80年,回到起点,回到还是近万亩农田的原始状态。这天,这片农田来了一帮人,10几个短衫人簇拥着的,是3个洋装先生。

此刻,是1935年。

关键词(Tags): #厂城记#驭电通宝推:一无所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