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为什么说75事件对于维族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影响 -- yuwei

共:💬91 🌺15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低价与廉价是一个意思

但中国的经济所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是这样,那么非洲国家比中国更有优势。中国的真正优势,或者用你的话说,“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在内的综合体系,而这个综合体系绝不是随便哪个国家可以复制的。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政策。你看看左大培先生是怎么评价中国的经济政策的:

到现在为止,中国仍然实行保护程度相当高的对外贸易政策,没有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有赖于中国实行了这样明智的经济政策,中国才没有发生俄罗斯那样严重的经济灾难。

中国这20年中对进口品所设立的贸易壁垒,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高但是暂时还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那些产品。这样的进口壁垒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它的保护下,在国内市场中互相激烈竞争的中国家用电器生产企业有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具有了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的汽车产业也有了急剧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进步。

英国周刊《经济学家》2001年8月25日一期发表了一篇文章《一只大熊猫打乱了队形》,生动地描述了中国的经济如何在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下崛起。

正如这篇文章所说,人们通常都以“雁行式经济发展”来描述东亚各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国家是以生产简单产品——如鞋类或足球——然后将产品出口起家的。它们将获得的利润再投资,并使它们的实际资本得到升级,以便出口更多的先进的产品,如半导体和便携式电脑。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向着富国的水平发展”。

该文指出,中国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模式来发展:“中国不是雁阵中的一只雁。它没有肯定这种陈旧的模式,因为它在生产简单产品的同时又生产先进的产品,既有简单的绒毛玩具,又有集成电路”。“任何产品在中国实际上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设在香港的摩根—斯坦利公司研究亚洲问题的经济学家安迪—谢说,如果有同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相类似的模式,那就是19世纪的美国。劳动力过剩使工资下降,但是,由于物价的下降消费量却在增长”。于是中国就在工业上崛起了。

——引自《混乱的经济学》第七章

正是这个体系让中国具有了一个当今世界任何其它国家都没有的能力:“任何产品在中国实际上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这才是中国“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