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砖家总是不甘寂寞,44个汉字要整容。 -- 非闲人

共:💬160 🌺20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事实上是恢复了几个繁体字。

不过给出的理由算是比较充分,也是考虑到部分人确实有这个使用习惯,所以不反对。

妥协什么,我就不明白13亿内地人凭什么要去妥协不足五千万的港台澳人去恢复繁体字,而且事实上由于内地发行的简体字书籍种类齐全研究深入价格便宜,简体字书籍早就在港台大行其道。再加上内地的网络资源丰富,特别是BBS等的发达,吸引大批港台年轻人,识简已经慢慢普及。香港的学生中文考试,由于时间有限,繁体字耗时不利答卷,早就宣布考试可以写简体字。

移居海外的华人早由港台主力变内地主力,海外华文教育开始全面转向简体。外国人的中文教育更不用说,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外国人会去学繁体,简体字的字体简化,拼音注音,教育规范,再加上内地的吸引力,让简体字全面超越了繁体字。

在这次新汉字表中,仍恢复了51个异体字,调整了6个繁体字。

  “氾”、“仝”、“谿”、“缐”、“甯”,这些字曾被视为“泛”、“同”、“溪”、“线”、“宁”的异体字或繁体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其实原本也是姓氏。出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在此次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这些汉字首次以姓氏用字的身份,被保留在三级字表中。

  王宁以“缐”字举例说,以前我们把它简化成“线”,有群众说:“我就愿意用这个姓,我这个姓是泉,泉水是流动的,多吉利。”还有“哲”,有些人名字中不愿意用这个字,因为此字有折断的意思,有人说:“哲学的哲有一个异体字‘喆’,两个吉多吉利。” 再比如“淼”,现在老百姓有时说五行缺水,来三个水不好吗?这牵扯到民众用字的心理和民俗。

  不过这些异体字和繁体字并不能任意使用。王宁解释说,字表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字只能限用于特定的地名或姓氏、人名用字;在一般意义上使用文字时,还不能随便写异体字和繁体字。

在这次调整中,教育部的砖家是被敲打了,才搞了个小步前进,以人名和地点为由恢复个别繁体字,以规范为由对汉字实行整容,注意,并不是44个汉字都减了笔划,是进一步简化(而这个简化还是仿台湾所谓“正体”字的简化),有一个字是增加了笔划。“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此门一开,我都可以想像砖家接下来会怎么折腾法,最恶心的是那个“67%”支持、“6%”的反对。教育部再次展现了他们的“民煮”特色,所谓公开征询意见又是走了个过场。

就这种执政方式,还想人民群众信任你什么?信用是被自己毁掉的!

你认为调整这44个汉字是瞎折腾吗 (必选)

不是

27,305 (5.66%)

434,846 (90.14%)

无所谓

20,250 (4.20%)

通宝推:frnk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