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和一个新疆的朋友的聊天记录 -- 青瓜

共:💬244 🌺780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应该是有政策的。

从经验看,应该一直有政策支持,具体执行如何,没做过研究。仅提供几个个体样本,分别从维汉两个角度聊聊我所知道的双语学习。

维族学汉语,这个政策支持是摆在明面上的,并且一步一步深入,从以前的成人到现在逐步深入到幼儿园,十几年的跨度,进步还是很可观的。

记忆中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上半期,汉族学校和维族学校的结对活动,一直没有停过。从小学到高中,分别和不同的维族学校结对。交流交流感情,表演表演节目,打打球,记得最清楚的是,维族学生似乎有很高的足球天赋,后来在内地上大学,以院系为单位组织足球赛,代表我们学院出战的维族班取得前三的好成绩。那时候学汉语的主力军是在汉族学校读书的维族学生。这部分人数较少,主要以公职人员子弟为主。由于是民考汉,照顾加分,所以考上大学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有很优秀的,比如某维族同学,从小学开始就上的汉族学校,后来凭实力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学牙医,也有混日子的,高考二百多分上重点的(后来比较了才知道,这个分其实并不低,俺一汉族同学,青海某牧区来的,分数和我相差二百多分,也进了我那个学校)。国家政策支持的另一方面,表现在维族学汉语的另一部分,是以维语教学的学校,一部分学生可在高考后选择预科2年,学汉语,然后再经过汉语等级考试,进入其他大学继续深造。这部分是我接触中感觉最有趣的。举我接触了解比较深的5个个案,个人认为挺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为了便于说明,分别以当事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代表。

同学T,家住喀什城区,父亲为政府工作人员,其本人在当地维族重点中学毕业,考入新疆工学院,预科2年后考入内地某校。在新工的主要功课是汉语。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因为既懂维语又懂汉语,还懂点英语,且在内地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单位很重视,是着力培养的对象。现在已成为TG一员。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维族,在计划生育上还是比较守规矩的。这哥们本世纪初初为人父,到最近才准备根据政策要第二胎。这第一胎是个古丽,上的就是汉族幼儿园。

同学S,家住某县农村。那里盛产驰名天下的甜瓜,一些地方长期以来饮用的却是涝坝水,直到九十年代初。解放军和汉族工程队长期以来一直帮助他们打井,改善饮水条件。S同学预科也是在新工,令我至今不解的是,生长在农村的S,却居然会当地疆普的俚语。该同学长得五大三粗,却心思极细,一手吉他弹得是天花乱坠。学校附近某维族饭馆是我们常聚的地方,盖因那里能听到木卡姆和其他新疆摇滚音乐,这个是学校清真食堂所没有。每次聚餐,弹起吉他,整条小巷的人都会聚拢围观。更绝的是,这哥们嗓音嘹亮,拿过学校美声唱法比赛的冠军。快毕业那年,他椎间盘有问题,住在骨科医院。得到消息的我和另两个维族老乡赶去看他安慰他,没想到,维吾尔族性格中的豁达幽默和乐观使他成为挤了二十多病号的病房里的明星。远远的就听到他在唱那首神秘的雾的歌,连护士都站在门口,舍不得走。记得很清楚的是,我当时安慰他说“你要是走不动,我们抬也把你抬回去”他却嘻嘻一笑:“你说什么,你要抬我?”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哈哈大笑,而两位在内地上预科的维族同学却不明所以。我由此判断他肯定在家乡就会一些汉语。

同学S毕业后回到新疆某大学,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除了教书育人,S还有一件事,正是这件事,让我始终对维吾尔民族充满了信心。

关键词(Tags): #闲话南疆(王树)通宝推:苍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