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杨尚昆简历[转载]看中共历史---早期和红军时代 -- 乔治华盛顿

共:💬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从杨尚昆简历[转载]看中共历史---早期和红军时代

1907年8月3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末六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四川省撞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号诚五。父亲杨宣永,号淮清,母亲邱氏,四哥杨阁公。

1913年(6岁)入家塾,读《百家姓》、《千字文》,后去成都进私塾,读《诗经》等书。1915年(8岁)年底,靖国军攻打成都,随家庭避居重庆,入私立泰邑小学。

1920年(13岁)随四哥杨阁公去成都,入吴玉章任校长的高等师范学校补习,翌年转入本科。在校期间,结识了一些进步青年,加入“社会科学读书会”,阅读了《新青年》、《中国青年》杂志及《欧洲社会主义思想史》、《劳农政府》等进步书籍。

1925年(18岁)夏,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毕业,下半年回重庆,经中共重庆地委委员童庸生、张锡涛介绍,加入共青团,并在地委机关帮助做油印、文书及交通联络工作。

1926年(19岁)春,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夏,由中共重庆地委介绍,出川进入上海大学学习。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前,参加训练工人纠察队的工作。11月,离开上海由中共重庆地委选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20岁)

年初,入中山大学,学号453,俄文名沙狄克夫。翌年夏编入翻译班,担任特别

班的译员。该班学员是中国大革命失败后赴俄学习的干部。杨在校期间,比较系统

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1929年(22岁)夏,在莫斯科和李伯钊结婚。10月,被推选为中山大学党的支部局委员,任宣传部副部长,并在共产国际东方部为业余实习生。

1930年(23岁)秋,考入中山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为研究生。中大停办后,任职工国际中国代表团(团长是刘少奇)译员。

1931年(24岁)2月17日 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年内,曾先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在险恶环境下,积极恢复工会组织,发展党员,发动工人罢工。

1932年(25岁)一二八事变后,领导在上海的日本内外棉纱厂工人罢工。不久,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领导“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秋,调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联系“左联”、“社联”、“记(者)联”和“教联”等进步团体。

1933年(26岁)

l月初 进入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苏区中央局宣传部干事,参加党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和党刊《斗争》的编辑工作。3月 任中共临时中央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前身是苏区中央局党校)副校长。6月 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随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转战前方。年底回瑞金,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开始,接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和彭德怀

一起奉命东征福建延平、沙县。

1934年(27岁)1月 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第二届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月25日 和彭德怀军团长一起指挥红三军团攻克沙县。2月 参加指挥三溪圩反击战。4月,参加指挥广昌保卫战。8月初 参加指挥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下旬,参加指挥保护山、蜡烛形战斗。9月 在石城阻击强敌,27日,奉命放弃石城,撤出阵地。10月中 红三军团整理补充后,和彭德怀军团长一起率全军1.77万余人,于16日傍晚,在零都河旁出发长征。11月11日 先后突破敌汝城、郴州、宜章三道封锁线,中革军委通令表彰红三军团“彭、杨及全体指战员”的“英勇与模范的战斗动作”。11月底 在强渡湘江中,和彭德怀一起指挥三军团掩护中央和军委纵队渡过湘江。12月20日 和彭德怀联名致电中革军委:坚决支持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决定,建议首先赤化遵义、桐梓、绥阳、循潭、凤岗、思南6县,南扼江,北控娄山关,扼制长江方面的来敌。

1935年(28岁)

1月5日 和彭德怀一起率红三军团开始渡乌江北进。7日凌晨和红一军团配合智取遵义城。二月中 出席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月24日 奉总部令,和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为左纵队,向黔西北赤水河东的土城速进,25日到土城附近。1月27日 奉中革军委和毛泽东今,由彭、杨指挥三军团、五军团及红二师消灭追敌4个团等,当晚进入阵地,进攻受阻,发现来敌是3个旅近9个团,当机立断,报告军委脱离此敌,29日凌晨,西渡赤水,向四川南部古蔺转进,即一渡赤水河。2月7日 由于部队落伍较多,和彭德怀联名建议军委改变渡长江入川计划,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并向扎西(即威信)转进。当日,军委同意以川黔边为向东发展的地区。2月9日 和彭德怀率部在扎西附近改编。为充实和加强各连的战斗力,军委命令缩编各军的战斗单位,红三军团取消师部组织,编足4个团,直属军团部指挥。2月19日 为迅速摆脱川滇敌尾追和侧击,红军决定渡赤水东移。和彭德怀率部为左纵队,在二郎滩击溃黔敌一个团,二渡赤水河,向桐梓西南前进。2月25日 和彭德怀一起报告朱德:十三团已向娄山关前进,建议“以迅速动作歼灭此敌”。军委令“坚决消灭之”,决定一、三军团及干部团“统归彭杨指挥”攻占娄山关,乘胜夺取遵义。26日敌向遵义方向溃逃,彭杨率部跟追。2月28日 和彭德怀率部,与红一军团协同再克遵义新老城,3日内击溃黔敌8个团,消灭蒋军吴奇伟部两个师,俘虏约3000人,取得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第一个大胜利。3月16日 红军前敌指挥部拟在鲁班场歼灭国民党军周浑元部3个师,因时间局促,地形不利,和彭德怀一起向前敌司令部提议“应迅速脱离当前之敌,控制仁怀(今茅台)西渡,吸引滇、川两敌向西,来寻求机动。”15日,红军进攻鲁班场受敌南北夹击,遂决定撤出战斗。晚,和彭德怀率三军团袭取仁怀城,向西三渡赤水河。3月21日 敌50万,紧密衔接进逼红军。20日前敌司令部决定“出敌不备,折而向东”,和彭德怀率部从太平渡四渡赤水河。3月25日 为摆脱强敌,转移战局,和彭德怀致电朱德:红军“转向到东南之乌江流域比较有利”。28日,受命指挥红一、三军团向乌江前进。31日,出敌不意,连夜渡过乌江,跳出敌重围。4月7日 和彭德怀一起,指挥红三军团一部佯攻贵阳,主力乘隙在贵阳、尤里间越湘黔公路南进。4月13日 奉命向西进军途中,和彭德怀一起向中革军委建议:红军应迅速渡过北盘江,袭取黔滇咽喉之平彝、盘县,“目前,只有争取时间,才能有空间”,改推进为疾进,迅速入滇,“只要给滇敌一个较大的打击,使我机动区域更大”,敌封锁困难。经前敌司令部同意,18日和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西进,连克贞丰、兴仁、普安、品甸。23日进入盘县入云南省境。4月25日 在云南沾益县白水镇以东地区,遭敌机空袭,右下腿受伤。4月29日 政治局决定北渡金沙江入川建立苏维埃根据地,即动员部队以日行80公里的速度,向金沙江疾进。5月4日 和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大部赶赴绞平渡。7日渡过金沙江向会理前进。5月12日 在会理的铁厂打麦场上,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天险大渡河,到川西会合红四方面军。6月1日 渡过大渡河,向天全推进。6月13日 和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两个团,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纵队翻越夹金雪山。18日,完成掩护任务后,抵达想功东南的达维镇三军团驻地休息。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您功城内天主堂召开干部大会,并在城隍庙举行胜利会师联欢会。6月28日 政治局两河口会议决定:集中红军主力向北进攻,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以北地区,向甘南前进。和彭德怀一起率红三军团翻越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7月3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长板山。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打鼓山。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拖罗岗(又名仓德山)。7月18日 在政治局芦花会议上张国焘接替周恩来为红军总政委。21曰,中革军委通知原红一方面军一、三、五军团改为一、三、五军;九军团改为三十二军。在此前后,张国焘为拉拢干部,曾分别请彭、杨吃饭,企图拉拢。杨和彭不为所动。7月下旬 驻黑水河旁的芦花城,主要任务是保护交通和筹粮,任中央筹粮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为刘少奇。8月初 沙窝会议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总部,周恩来任司令及政委;提升陈昌浩为政治局委员,并接替博古兼总政治部主任。8月8日 和彭德怀率红三军随右路军北上过草地,向班佑、巴西推进,以贯彻执行中革军委制定的《夏挑战役计划》。8月下旬 调离红三军,继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行前,毛泽东就两军团结而叮嘱:切记要做拉不断、扯不折的“牛皮糖”,不要像玻璃那样一撞就碎,一碰就裂。即率原总政治部干部100多人,到红四方面军和新任的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共事。8月29日 走出草地。中共中央在巴西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成立宣传委员会,由凯丰、杨尚昆、李维汉3人组成,并出版《干部必读》和党中央机关报《斗争》等。9月初 在四川潘州出席总政治部主办的《干部必读》编委会,主编张闻天。会上,陈昌浩激烈反对张闻天撰写的关于红军北上、南下的路线是非的文章,为照顾团结,张作了让步。9月8日 红军前敌参谋长叶剑英告知,张国焘起歹心,来电速令右路军南下;为避免两军冲突,中央断然决定单独北上。9日凌晨2时,以南下筹粮为名,集合原总政治部的干部,离开潘州,向红三军驻地巴西行动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会合。9月12日 出席在甘肃送县俄界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并将北上的红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彭德怀为司令员,王稼祥、杨尚昆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会后,随陕甘支队沿白龙江向东进军。18日,通过天险腊子口,到哈达铺休整。9月20日 列席在哈达铺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议,得悉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和刘志丹等在陕甘地区活动,并有根据地,决定争取红军落脚陕北。27日,随陕甘支队抵通渭县的榜罗镇,政治局常委决定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10月18日 抵达陕西保安县铁边城附近,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与地方党组织和陕北红军取得联系的情况。时敌人由追击改为“围剿”,司令部、政治部特发出训令:一,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二,与群众建立很好的关系,扩大红军,组织游击队;三,解决物资器材,过冬的服装自己解决,不麻烦二十五军和二十六军。11月2日 为粉碎敌“围剿”,陕甘支队决定从吴起镇南下与红二十五、二十六军会合,毛泽东、彭德怀从甘泉县下寺湾电示林彪、聂荣臻等并转杨尚昆:沿途群众热烈欢迎,须准备回答的口号;与红十五军团会面应注意说话分寸;注意军容,力求清洁、整齐、有礼节,要打草鞋、洗衣洗澡,补充粮食等。11月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杨尚昆为政治部副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12月24日 根据瓦窑堡会议通过的渡黄河入晋东征计划,毛泽东、周恩来电示彭德怀、杨尚昆,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和左权,要求以40天为期,完成准备工作。

1936年(29岁)1月14日 毛泽东电令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27日开达延长城”。31日,毛泽东在一方面军司令部主持召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就渡河东征问题发扬民主,统一认识,进一步加紧准备工作,保证黄河各渡口畅通,使东征军(又称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进退有据。2月上旬 和叶剑英参谋长一起,到清涧县的渡河口,组织渡河,叶为渡河司令,杨为政委。2月12日 东征渡河命令下达,毛泽东、彭德怀电示叶剑英、杨尚昆及军团首长,限13、14两日向部队传达解释,政治上着重解释俘虏政策,对商人、对富农、对小地主的具体政策,并要一军团扩大教导队,准备将来使用的于部等。15日开始,部

队及方面军直属队向清涧的河口、绥德的沟口开进,待命渡河。2月20日晚 红一方面军主力强渡黄河向石楼疾进。对日上午,和叶剑英一起,按毛泽东电示在河东适当地点布置直属队的宿营地,严密配备警戒,构筑工事,并派小分队向上下游堡垒线各十里以上侦察游击。3月2日 与毛泽东、彭德怀联名致电各军首长,转告地方武装首长,重申优待俘虏政策,特别优待长官;对于大小军官,一经解除武装,一律不得剥衣,不得搜身,不得打骂,不得捆绑,不得讥笑,以诚相待,瓦解敌军。3月17日 与毛泽东、彭德怀联名致电各军首长,通报驻晋西大麦郊一带部队违反纪律,没收富农、中农财产,破坏学校用具,乱向商人捐款等严重现象,要求立即纠正。4月17日 为配合红一军团在晋西南的永和、大宁间作战,和毛泽东、彭德怀联名责成林彪、聂荣臻和二十八军军长宋任穷,在吕梁山西麓的大宁、蒲县、永和区域,创建300人左右的游击支队,配备干部和武装,以备红军主力转移时,晋西南化为苏区的力量。4月28日 接毛泽东、彭德怀电,因阎锡山和蒋介石以51个团取堡垒主义向东征军推进,山西已无作战的顺利条件,东征军决定返师陕北。5月2日,随一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5月13日 在延川县相国寺出席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大会,总结东征。5月15日 在延川大相国寺,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了接待美国新闻记者斯诺来陕北苏区采访的态度问题。5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致同意毛泽东提议:建立红军大学,教育委员会由林彪、罗瑞卿、毛泽东、周恩来、杨尚昆、周昆6人组成,杨兼教员。6月1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在瓦窑堡举行开学典礼。5月28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制定了与东北军、十七路军联合争取酉北国防政府胜利的方针。6月12日 在瓦窑堡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研究“两广事变”及形势发展的问题。6月23日 国民党军高双成部乘虚袭击瓦窑堡,随中共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安全撤出,西移保安。7月21日 在保安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财经问题。为适应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今后对小商人等“没收的范围缩小,没收的条件要修改”,“给以更多的商业自由”,要“允许商会存在”;军委“应有财政处”,给以“独立权限”。7月22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为使民族战线扩大,会议决定发出《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其中有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但分给耕种份地及必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生产工具不没收;苏区内允许土地出租等规定。7月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指导性的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由王稼祥、李维汉、杨尚昆、林育英、吴亮平、博古、张闻天为委员,王稼祥负责。7月27日 列席讨论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7月30日 列席讨论白区工作问题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8月10日 列席讨论国共关系与统一战线问题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8月12日 毛泽东、周恩来和杨尚昆联名致电彭德怀等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将领,提出“为加强统一战线的运动与争取白区工作,需要从前线俘获的白军官兵中,施以着重的政治教育并特别优待,以便训练出一批可以奔走的人才,至少可做联络交通。”8月18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中央财政部长林伯渠发布筹款训令,指出:据中央土地政策的新决定,对于不反对抗日红军的地主,应避免用没收办法,而以募捐方法使其尽量拿出金钱、粮食和物品;在苏维埃法律范围内,给商人以适当保护,在不损害商业的条件下,向富商作深入的救国宣传,募捐抗日经费等。8月19日 与毛泽东联名致电彭德怀及西方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刘晓:对哥老会,是以统一战线的策略争取其大多数到抗日战线上来,不应勉强使回民哥老会与汉民哥老会合并;必须坚持回人事情由回人自己处理的原则。8月25日 列席中共中央讨论肃反工作的政治局会议。9月15日 毛泽东、周恩来与杨尚昆致电彭德怀及红一方面军负责人及陕甘宁省委负责人,要求9、10两个月用全部精力进行宁夏的军队运动与回民哥老会运动,务必取得决定性的成绩。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10月11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红军政治工作问题的会议,并就此问题向中央作报告。10月13日 毛泽东、杨尚昆电复彭德怀及一军团有关首长,同意一军团党务委员会的决议,盼深入干部中去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与发展思想上的斗争,将干部的政治、军事、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一步。11月15日 山城堡战役前夕,和周恩来一起去甘肃洪德河连湾(今属环县)接朱德、张国焘到保安。30日接回保安。12月7日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毛泽东为中革军委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委。任命王稼祥为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副主任。12月门日 为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5周年,和彭德怀、任弼时及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致电,向毛泽东主席和全体苏维埃中央执委致敬,表示一致拥护停止内战、援绥抗日。12月12日 西安事变发生。12月22日 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红军主力南下。和彭德怀、任弼时联名发出《关于扩大红军指示信》,要求兵团必须抓紧时机扩红,争取1937年2月底扩大一倍。12月30日 在前总所在地庆阳,和任弼时、彭德怀通电全军祝贺1937年新年,并号召全军努力学习,提高政治和军事技术水平,猛烈扩大自己,“真正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团结的核心和模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