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58年,彭德怀周小舟韶山行---马社香[转载] -- 乔治华盛顿

共:💬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1958年,彭德怀周小舟韶山行---马社香[转载]

彭德怀在参加了1958年11月21日至27日的“武昌会议”和11月28日至12月10日

在武昌召开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之后,想了解一些第一手材料,去了湖南。《彭德

怀自述》称:“先到了乌石、韶山两公社,后又到了平江县。”确切地说,彭德怀

当时在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的陪同下,于1958年12月16日上午,先到达湖南湘

潭县的黄荆坪。黄荆坪是周小舟的老家,和彭德怀老家只10华里路,属一个公社。

彭德怀上午在黄荆坪召开了公社干部座谈会,中午在公社食堂吃的饭。然后回到老

家湘潭县乌石镇“彭家围子”,轻车简从,彭德怀只带着一个警卫员。彭德怀亲自

到地里去了解收成,发现1958年的亩产量是假的,不可能超过1957年,中央公布19

58年生产的粮食翻了番,一定有水分。乌石的粮食数字就是虚报的,其他地方虚报

的又有多少呢?

  第二天上午,周小舟从黄荆坪赶来,彭德怀和他与乌石的社队干部一起到公社

食堂、敬老院看了看,核实了一些情况。离开家乡时,彭德怀针对问题给当地干部

提出了“八不准”:不准搞瞎指挥,不准浮夸,不准说假话,不准搞强迫命令,不

准打人,不准罚口粮,不准拆社员房屋,不准毁风景林。彭德怀说话之间,当地干

部一个个记不赢。彭德怀摇摇头说:“记在本上没有用,要真的把群众的利益记在

心里才行。”

  1958年12月17日中午,彭德怀和周小舟在乌石公社食堂吃的中饭,饭后没有休

息,两人一起去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

  从乌石到韶山专车行驶约一个半小时,车下车轮滚滚,车上彭德怀和周小舟谈

兴颇浓。周小舟在老家叫周怀求,和彭德怀老家虽近,由于年龄相差14岁,两人在

家乡只见过一面。这次彭德怀回湖南,两人同行数日,想不到这一武一文两位同乡,

在许多问题上的认识竟有惊人的一致,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彭德怀是个直爽人,和周小舟一谈得投机,话题自然越谈越深,对毛主席也习

惯地用起战争期间的称呼“老毛”。彭德怀眼睛望着窗外起伏的山丘,感叹地说:

“我这一生最心服的就是老毛。当然在一开始,也不是那么心服口服。这个心服是

经历了好多血的教训换来的。年纪轻的同志难以理解,老毛刚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

的艰难和伟大深远精神。”彭德怀嘴角有力地抿了抿,“1928年初朱德的队伍在湘

南失败了,老毛那时刚上井冈山不久,自己的脚跟都不是站得很稳,却派井冈山的

队伍去接,并要求他的部队见面只能说好,不能说坏,要有利于团结,这就是要在

最艰难的时候把自己的一碗饭给别人吃半碗,这就要有一种伟大深远精神。1928年

7月平江起义后,遵照省委指示,我将队伍组建为红五军,当年11月也上了井冈山。

这一来,红军的力量加强了,可当地的粮食却不够吃了,又是老毛和朱德商量,主

动带领红四军到赣南和闽西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把所有的粮食都留给我们。你知

道吗,我那一次可把井冈山弄丢了!”彭德怀侧脸盯着周小舟眼镜下面专注的眼神。

  周小舟摇摇头。

  “说来30年过去了,那是1929年1月,红五军700壮士和红四军红五军800伤病员

留守井冈山,不久白军约二十五个团分五路对井冈山进行‘围剿’,敌众我寡,最

后不得已突围,井冈山又被敌人占了去,不少战士和伤病员都牺牲了。这件事给我

的压力很大。第二年,红四军红五军在瑞金会合,有的同志对丢了井冈山有看法,

老毛主动担了担子,说红五军初来乍到,敌人来势凶猛,留守井冈山是个非常艰难

的任务,是个牺牲个人,成全整体的任务。如果说从井冈山转移有责任,他难脱其

咎。这么多年过去了,老毛说这话点着自己心窝的样子,我记得清清楚楚。”

  彭德怀侧脸望了望窗外蜿蜒起伏的山丘,“说个不恰当的比方,苏区时我们都

只看到山,前后都是山,只有毛泽东看到山中不同的路。但当时我们许多人对毛泽

东的正确,并没有看到,我也是。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的前委书记就被

选掉了,我也投的反对票。我们那一批人当时革命都不怕死,也有一种精神信念,

就是一时摸不清正确的道路和领路人。遵义会议才找到。”

周小舟边聆听边颔首,“遵义会议你参加了,斗争激烈吗?”

  “遵义会议我只参加了一半,前方三军团在刀靶水遭敌袭击,我中途退席返回

了前线。”

  专车进入韶山境内。彭德怀吩咐停车,和周小舟两人下车走在韶山冲的土路上。

离毛泽东故居不远有个小招待所,专车“嘎”地一声在招待所门前停了下来。韶山

人民公社党委“一书记”张维国(时兼任湘潭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等人高兴地

迎了上来。

  据张维国回忆,彭德怀没有休息,当天下午就要张维国“吹一吹”韶山公社的

一些情况。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湘潭县委书记王三明和大大小小的秘书都参

加了。彭德怀边听边问韶山公社的生产情况和社员的口粮标准。问得非常仔细,连

幸福院老人的生活情况和狮子山铁矿石的含硫量都问到了。听到幸福院老人生活水

平不高时,彭德怀直截了当:“现在的幸福院还算不得幸福,只能算饱肚子院。”

  天黑后,彭德怀同大家一起吃了一顿家常饭,只有平常几个菜,没有烟酒。饭

后,继续开会。彭德怀听完所有的情况,张维国顺势要求彭德怀元帅批给韶山10部

卡车,彭德怀高兴地答应了。

  12月18日,天空刚刚吐出鱼肚白色,彭德怀第一个起床,扒了两口炒饭,便和

周小舟以及韶山公社的几个干部向毛泽东故居走去。

  1958年冬到处仍在大跃进,“以钢为纲”大办钢铁,一清早韶山冲的土路上挑

柴推车的,人来人往,谁也没有格外注意这几个穿着便服的中年汉子。直到一个到

韶山学校上学的半大男孩迎面走过,眼睛突然睁得圆圆的,这不是学校里贴的十大

元帅像里的彭德怀吗?“彭老总?彭老总!”他高声一叫,路上、山上的人们呼啦

一声都围了过来。周小舟笑了起来,心想彭德怀本来来个“静悄悄”,这倒好。彭

德怀望着乡亲们也笑了,指着周小舟介绍:“老乡们好啊,这是省里的周书记,我

们一起来看毛主席故居的。”

  彭德怀话音未落,乡亲自觉地让出一条道。彭德怀脚下生风,和村民们边走边

聊,很快来到故居门前。故居工作人员毛乾吉一听到路边的喧闹声,早早站在故居

前翘盼了,一见是彭德怀,毛乾吉高叫着跑了过来,“彭老总,你来了。”像老熟

人一样伸出手来。50年代的干群关系比较融洽,见到大干部小干部群众都敢主动握

手。

  彭德怀大手紧紧地握住毛乾吉的手,问:“到毛主席故居工作几年了?”彭德

怀和毛乾吉一边说着话,一边率先进了故居堂屋。

  毛泽东住房里挂着毛岸英1950年回韶山和家乡亲人的一张合影。讲解员汪久成

怀着沉痛的心情按照常规讲了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故事。对影思人,彭德怀的

心一片揪紧。他扬起脸对周小舟说:“毛岸英是我见过的最不错的年轻人,很难得。

我真愿意美国飞机炸死的是我。”彭德怀如此自责,周小舟不知说什么好。

  此时,毛乾吉双手奉上故居的留言簿,请彭老总题词,彭德怀侧脸问周小舟

“写什么?”周小舟说:“签个名吧。”彭德怀一笔一划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周小

舟笑着说:“写个日期。”彭德怀又认真地写上“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从故居出来,彭德怀的心情仍然沉浸在悲痛中,公社干部请他和乡亲们照张相,

彭德怀满口答应。那张相片上他却仍带着几丝深思和悲戚。

  照完相,彭德怀指了指对面墙上歌颂公社食堂的大标语,问毛伟昂:“这里食

堂怎么样?”

  “不一般齐。有的群众满意,有的群众叫吃不饱肚子。”

  彭德怀又指了指对面,“这家食堂呢?”

  “群众有些意见,我们正在想办法改进。”毛伟昂谨慎地说。

  旁边一个老农说:“家有千贯,不能放开肚子吃饭。吃食堂,人人都放开肚子,

吃吃就吃穷了。再吃遇上灾年怎么办?谁家都没有一点粮食了。”

  一个年轻人说:“有国家撑着,怕什么?又不是哪一家哪一户?”

  彭德怀没有讲话。彭德怀刚才指的这家食堂叫谢家屋场。次年6月毛泽东回韶山,

恰好进去这里坐了坐,听到的恰恰是这家食堂不错的消息。

  彭德怀提出想到路过的韶山学校去看一看。毛伟昂问是不是把车开过来?“哪

有那么金贵,一起吹吹走走。”

  彭德怀一行人走着谈着来到学校,正逢学校食堂开饭。大办食堂时学生口粮都

留在学校,一律在学校吃“团伙”。1958年冬天学校食堂已经捉襟见肘了,每个学

生一碗菜煮饭,碗中的米粒没有多少。彭德怀凑近一看,低声对周小舟说:“唉,

学生伢口粮少,又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下去小孩子身体会坏的。是不是粮食放

在各家里,对孩子们会照顾得好一些?”周小舟心有同感地点点头,又尴尬地笑了

笑。

  要离开韶山了,彭德怀依次和韶山的干部、群众握了握手,在乡亲们的欢呼声

中登上了专车。

  一上车,彭德怀直言不讳地对周小舟说:“看样子公社食堂不应办下去了,大

跃进叫得高,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并不多。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这样搞下去,一

遇灾年怎么办?老百姓吃什么?”

  周小舟也有彭德怀一样的担心,可他又比彭德怀乐观一些,总觉得毛主席是不

了解基层的具体情况,了解后,开一个会就解决了,有意地将话题转移开去,问道:

“彭老总,你和主席在一起几十年了,除了昨天你讲的深远精神,另外给你最深的

一点还有什么?”

  彭德怀闭上眼睛,说:“还是讲我自己。我感到老毛能够‘兼听则明’。这是

古人说的成语吧。”“魏征对唐太宗讲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周小舟插话。

  “对。抗战爆发后,老毛提出了‘持久战’,要以游击战对付日军,我觉得除

此以外,阵地战也是不能完全排除的。老毛当时仔细地听了我的意见,在党的决议

中补充了此条。但抗战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才是胜利的法宝。解放

战争中,我在部队中根据俘虏多是国民党抓来的壮丁,就采取了忆苦思甜新式整军

运动,老毛一发现,认为比过去他在部队推行的老一套思想政治工作好,马上就在

全军推广开来。抗美援朝定下的第四次战役那种打法,到朝鲜后,我发现行不通,

自己做主从前线回来叫醒午睡中的毛泽东,修改了意见。”

  在谈到最兴奋的时候,彭德怀突然对周小舟说:“我们不慌回长沙,我还想到

平江去一趟,了解一些那里的情况。”

  专车从花明楼开始改变方向向平江进发。在平江彭德怀发现了比湘潭更为严重

的问题,在座谈会上,一位起义退伍的老红军递给他一张纸条:“谷撒地,薯叶枯,

青壮炼铁去,收获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呼’。”咙呼是当地

的土话,大声说话的意思。彭德怀的浓眉凝得更紧了。

  1958年12月,彭德怀的瞻仰韶山和湖南之行凝聚了庐山会议彭德怀向主席反映

情况的决心,但以什么形式以什么机会反映,彭德怀此时心里还没有谱……

  (摘自马社香著《韶山档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