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清代文官制度概述 -- 冷逸

共:💬97 🌺8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9、吏部铨选与考核(下)

严密的官员回避制度

官员回避,这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长期以来都得到坚持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整个社会的差序格局,重视家族关系、重视人脉联系,必然也会影响到官场。虽然这种文化传统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对于官员忠实于统治者克尽职责却可能存在消极影响。因此,对于回避有着相当严密的规定,在官员铨选中需要仔细审查。

最重要的回避是亲属回避,这个制度在今天也并不陌生,在“家国天下”的体系中,其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而由于中国古代重视宗法伦理,亲属制度十分复杂,相应的回避制度也就跟着复杂起来。针对京官和外官之分,以及不同的等级与亲属关系之分,回避各不相同,基本原则是官小者回避、幼辈回避和后任者回避。如果三项原则之间出现了冲突之处,则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例如当亲属关系中的双方一方是京官堂司,另一方是外官中督抚两司或是道府州县长官,那么官小者回避,其他关系中一般是幼辈回避。另外,父系亲属的回避要严于外姻亲属。京官的亲属回避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尚书以下、小京官以上。如果是嫡亲叔伯兄弟在同一个衙门,官小者回避;同衙门职位相同的,后任者回避。如果是祖孙父子,一般都由子孙回避,即使祖父后任或是官小,只有在同时任堂官和司官的情况下,才打破幼辈回避原则,由司员以下官员回避。而是外姻亲属的情况下,如果有人任堂官,那么官小者回避,否则无需回避。京官的第二层次是笔帖式。如果嫡亲叔伯兄弟出任本衙门堂官司官,那么笔帖式回避,如果都是笔帖式,后任者回避。祖孙父子除了补放堂官之外,都由笔帖式回避,如果是司员一级,那么仍然是子孙回避。外姻亲属补放本衙门堂官,笔帖式回避,否则无需回避。外官中,如果宗族外姻亲属中有人现任督、抚、藩、臬和统辖全省的道员,官小者必须回避,而对于那些虽然同在一省但不统辖全省的道、府官员则不需要回避。要是道、府以上官员有同胞同祖兄弟、叔侄在同一省内担任同知、通判的,官小者需要回避。而祖孙、父子、伯叔、兄弟的亲属关系,从道府以下,无论官职大小都不能任职于同一省。如果是佐杂官员,同祖兄弟和应当回避的外姻亲属,不能在同一府当差,官小者必须回避。

籍贯回避规定的也相当严格。一省之内都必须回避,不得在籍贯地任职;即使是在外省,如果距离籍贯地500里以内,仍然需要回避。对于总督而言,由于管辖了好几个省,所以都需要回避,例如籍贯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就不能出任两江总督一职。籍贯回避甚至也适用于京官,例如户部与刑部的司官,就不能担任他们本籍所在省份的清吏司郎中。但规定的严格并不等于执行也同样严格。在和珅权倾朝野之时,为了拉拢某一官员,在京察记名之后安排他外放上海道,可这位官员提出,上海属于原籍五百里以内应该回避,和珅说:“君太迂,此细事,何足问哉!”没想到这人是个死脑筋,到任之后自己主动申请和江宁盐道对调,把和珅气得不行。这一制度,当然也很好理解。因为重视家族关系,各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又很少,原籍地的人和官员常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熟人,就难免不能拉下面子秉公执法,国家制度就难免得不到遵守。因此需要严格的籍贯回避,避免官员“胳膊肘向里拐”的偏私行为。而籍贯回避的范围扩的如此之大,古代又交通不便,那些外出做官的人就不免感慨宦游漂泊,回家不易,往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种情况下也就不容易受到亲戚朋友的太多影响,只能老老实实地在陌生的地方扎下根来建功立业。这种回避甚至扩展到官员所聘请的幕僚,如果幕僚的籍贯或是家属居住在该官员任职地方本省五百里内,就不能被聘请。不过,这一点影响并不大,因为官员既然需要回避,而幕僚又往往是他们从外地带来,自然符合回避要求。大概也正是这样的制度,倒是使得幕僚这个市场没有封闭起来,绍兴师爷成为遍布全国的第一品牌。不过,籍贯回避也有一个很严重的弊端,在中国这个方言众多的国家,在那个普通话尚未普及的时代,那些外来的官员们如果语言学习能力弱一点,和本地人的交流难免会有鸡同鸭讲之嫌。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常常会与当地居民交流不畅,难以了解真实情况,自然必须依赖于本地的书吏、衙役和士绅,这就给了他们操纵地方官场的机会。

师生回避,是另一重要的回避内容。因为大部分官员都是科举出身,而科举又最讲师生之谊,众多官员争相出任考官就是为了将当年考中的士子收作自己的门生,将来可以成为官场之羽翼。例如道光朝的大学士穆彰阿,三典乡试,五典会试,再加上复试、殿试、朝考、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于是“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时号为穆党”。针对这种情况,虽然这种师生关系已经渗透到整个官场的方方面面,但还是不能太过于明显地影响到官员的公正性,更不能因此使得朝廷的官员变成了某人私人的官员,自然要建立起师生回避制度。师生回避制度所指的师生,限定为乡会试的同考官与在其管辖下考试及第者。如果学生已经官至督、抚、司、道,而考官还在下级,官小者需要回避。如果是考官官至督抚,学生是其下级属官,则报吏部备案,将来如果有人弹劾时必须声明这一关系。考官任司、道一级而学生是其属下,则需要报督抚备案,遇到弹劾时与督抚一并声明。知府与所属州县的官员,如果有师生关系,则官小者都必须回避。如果是受业师生之间,也必须和乡会试师生一样回避。

除去最主要的三种回避之外,针对一些承担特殊职责的官员,还有一些特殊的回避要求。例如科道人员,身负监察之职,就有着更严格的回避。如果父兄现任三品京堂或是督抚,子弟不允许考选科道,如果先已经担任了科道之后父兄才上任的,也必须马上回避,改任各部郎中。又比如如果某官员的祖孙父子、嫡亲叔伯兄弟中,有人经营盐业的话,就不能在户部任职。

论资排辈的考核制度

在铨选时“论其资考”,本来说的是综合考察任职的资历和考绩的等级,来决定官员的升转。不过,在考绩中被评定为卓异从而可以优先升转的官员通常只是少数,大部分官员就只能根据资历来论资排辈了。

这种论资排辈,当然不是清朝人的发明,而是历代所一直沿用的。毕竟,论资排辈是一个最简便有效的对官员进行排序的方法,吏部在无法充分了解所有官员的才能与政绩的情况下,只要根据资历一排便可一目了然。另外,论资排辈,也显得相对公平,毕竟这资历年头属于人人可见,又能明确量化的,少了许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长官意志。因此,对于大部分官员而言也显然更加拥护这一制度。他们既不擅长政绩工程,也没有多少资本去向上级打点,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着耗年头,就能成为最稳定的升官渠道,这才像是辛辛苦苦考来的铁饭碗。因此,为官之道,便尽在这《一剪梅》之中了: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也谥文恭。

(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

论资排辈的具体操作,称为计俸升转。也就是计算官员们在任上的年头和拿到的俸禄,在比较两个官员的任用先后时,早上任的那个就排名靠前。但根据不同的官员,还有一些不同的调整办法。满蒙官员的计俸就要优于汉官,员外郎以下的满蒙官员,现任与前任可以累积在一起计俸,而汉官除了内阁典籍可以累计当内阁中书时的年俸以外,一律都要根据现在的任职重新计算。京官的计俸也要优于外官,京俸一天算外俸一天半,京官只需两年就算是俸满,外官则要三年。外官则还要再分地区,根据地理、气候、人口、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将各道府州县分成腹俸缺、边俸缺、沿海缺、沿河缺。腹俸缺因为条件较好,因此需要积满五年才能升迁,三年才能转。边俸缺大多是当时穷山恶水之地,其中有烟瘴缺,包括广东崖州、感恩、昌化、陵水,广西百色、太平、宁明等地,都是“城上高楼接大荒”之地,被分配去的官员不免要伤感“好收吾骨瘴江边”;还有苗疆缺,包括云南元江、广南、昭通、镇雄、永善,贵州古州兵俑道、镇远、铜仁、清江,四川马边等地,都是民风彪悍难以管理的地方。因此,这些地方任职的官员,计俸升转的要求与腹俸缺不同。而至于包括上海等地在内的沿海缺、沿河缺,在当时可不像今天的沿海沿江开放地区那样属于美差,而是和边俸缺一样同属于条件恶劣地区,都只要三年俸满,没有差错便可以升用。如果烟瘴缺之地出缺,而又还没有积满三年之人,不必计俸也可以升调。而广东水土最为恶劣的地区,只要两年或两年半就算是积满。如果在铨任过程中,出现边俸与腹俸相当的情况,边俸优先升转。总而言之的原则就是要照顾那些在条件艰苦的地区“扶贫”的官员,否则的话,这些地方就没人会去了。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rynax,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