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血液班开课了】关于献血的讨论 -- 京虎子

共:💬235 🌺4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三课】义务献血

既然说义务献血,在西方往往是献血车开到街上,呼啦大家派上队一个接一个,在中国谁见过这种情况?中国的义务献血是所在单位、学校号召大家自愿报名。

按说单位、学校帮血站号召一下没什么,可实际情况是不号召不行,跟计划生育、征兵一样都是有硬性指标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你单位必须有几个人到某血站,挺好的发扬共产主义觉悟的机会改成修长城秦始皇陵了。

原因倒不是咱政府计划命令惯了,是因为中国人的固有观念。西方人献个血没什么,一升华屁颠屁颠的。中国人讲的是毛发受之父母别说献血了,自从抽血那天起,自愿的不是没有,杯水车薪而已。在毛泽东世代,大家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血源不成问题,也没什么成本。党叫干啥不干啥时,血源成问题,成本也越来越高,义务献血就成了摊派。

志愿献血者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校学生,基本上就拿血站的营养补贴。另一部分是企业事业单位职工,除血站的营养补贴,单位还有出钱给假。高校学生好动员,单位职工就难了。

用高校学生做献血主力的办法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做法,高校学生其实是体质最弱的人群,老师我就见过有的同学献血后身体垮了。老师上学时没赶上献血,老师当然主动要求献血啦,可惜学校献血是各班轮流,没有轮到老师的班级。为甚么?有人说老师班里学校子弟太多,所以。。。当然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没有证据嘛。一定是校医室疏忽了,工作太马虎,害得老师没有为国家做贡献。

企业事业单位为了鼓励员工献血,实行物质鼓励。以老师工作过的单位为例,90年代初的情况。那时候各科室实行两年轮换一次,老师所在20几人的科室每次两个名额。第一次老板说研究生是科研主力不能参加,老师又没献成。结果组织献血的同事说他算一个,还有一个年青人站出来说谁也不许跟他争,其实根本没人争,那同志是想去北戴河没钱没假。除了血站的钱,所里还给,加起来一共三百,科室还要多发奖金,具体数目不知道。此外给二周假,当然了你说献血缓不过来想歇二月也没人敢说什么。再轮一次老师要出国了,医务室大夫认为老师我有空,就把找献血员这个光荣任务交给我了,因为就要走的人了,不存在以身作则的问题。老师找了半天只有一个觉悟高的,后来室里那位老肝炎说算我一个反正也不合格。这次多少报酬不知道。不过梦里依稀同学说的对,当时旁边的工厂就给一千都没人去。而青方同学后两次每次才一百这个单位有文章。

那给一千没人去的地方只好找人顶替,一次两次行,后来血站发现怎么每天不同的单位全是这几个人?开始严格管理就差按手印了。为甚么?因为来顶替的都是以献血为生的,这种人叫职业献血者,血的质量比青方同学这种义务献血的差远了。同样是人,怎么血质还有区别?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讨论。

下课以前提醒一下某同学,这里是经济系,虽然你有一定的血乎乎基础,还有考虑其他同学的接受能力。这里许多同学不久前才知道手脚加起来一共多少个指头,血细胞与血浆的区别也是通过老师的粥与大小便的比喻才分清楚的,再灌输血细胞分多少种直到那种病毒爱吃那种,同学大眼瞪小眼瞪成对眼你负责?上次课后老师在回答西风陶陶同学的问题时不是也讲了嘛,馒头要一口一口的吃,砖头要一个一个的拍,老师这门课才开始讲嘛,记住老师是戴了钢盔的穿了铁屁帘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